1947年冬季,在豫西的平汉战役中,国民党第五兵团在李铁军的指挥下,死死盯住了陈赓的部队,始终不放。面对这种情况,陈赓只得决定紧急召开一次战时会议,商讨接下来的应对措施。
在讨论过程中,一名将领对陈赓说:“李铁军嘴上总是叫您大哥,但他实际上却紧追着我们不放,根本没把您这位大哥放在心上!”陈赓听后大笑着回应:“既然他这么称呼我,那我就坐下来,真正做一回这个大哥!”
听到陈赓的话,大家瞬间意识到他已有对策,于是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那么,李铁军为何会在战场上称呼陈赓为“大哥”?陈赓又是如何应对这一局面的呢?
陈赓,1903年出生于湖南湘乡的一个富裕家庭,在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个性格开朗、心怀大志的年轻人。1915年,他进入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在那里接触到了新思想与新教育,开始了解不一样的世界。
1916年,原本陈赓打算继续读书,努力学习更多的知识,未来报效国家。但不幸的是,父亲为他安排了一场包办婚姻,这让陈赓无法忍受。于是,他决定反抗这种封建束缚,离家出走,投身湘军。
然而,陈赓在湘军的经历并不如他所想象的那样充满理想。在他看来,士兵们并非拿起武器保护百姓,而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争斗,军队内部充满了尔虞我诈。四年后,陈赓决定离开军队,转而到长沙做了一名普通的铁路职员。即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仍然抽空去毛主席创办的自修大学学习。
在这所学校里,陈赓结识了毛主席、何叔衡等革命先驱,接受了更为先进的共产主义思想。1922年,陈赓正式加入共产党,并在之后的日子里,无论受到何种威胁与诱惑,始终未曾动摇自己的信仰。
1924年5月,陈赓考入黄埔军校,成为第一期学员,并与蒋先云、贺衷寒并称为“黄埔三杰”。由于陈赓此前有过军队经验,并且成绩优异,他的人缘也十分好,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陈大哥”,李铁军也不例外。
李铁军比陈赓小一岁,来自广东梅县,家境优渥,但他并未因此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努力学习,最终成功进入黄埔军校。在这里,他与性格豪爽的陈赓相识,两人迅速成为了好朋友,关系深厚。
然而,随着“中山舰事件”爆发,蒋介石要求跨党人士做出选择,陈赓选择了共产党,李铁军则选择了国民党。由此,二人的关系从兄弟变为对立。
命运让他们在几十年后重新相遇,并且是在战场上。解放战争时期,陈赓率部南渡黄河,进攻豫西,打破了敌军的防线。1947年8月22日,根据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陈赓带领晋冀鲁豫野战军发起了渡河战役。8点左右,右纵队成功渡过黄河,翌日清晨,陈赓指挥三团兵力再次成功强渡黄河,并占领新安灯第,为后续渡河的部队开辟了通道。
两天后,蒋介石接到关于此事的电报,愤怒至极,连连走动后无奈地说:“陈赓突破了黄河天险,中原和陕东的局势危在旦夕!”
蒋介石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陈赓的兵团已成为对国民党巨大的威胁。而且,刘邓大军与陈粟大军同时进军大别山与豫东,三路大军相互配合,形成了对国民党无可忽视的压制。
为了应对陈赓的兵团,蒋介石立即指令李铁军从其他战场抽调部队,组成第五兵团,前来围剿陈赓。李铁军接到指令后,不禁感慨:“陈大哥,真没想到我们几十年后再次相遇,竟是在这片战场上。”尽管如此,李铁军依然毫不手软,紧追陈赓不放。
1947年11月,李铁军亲自率部尾随我军,企图在鲁山、宝丰地区与我军决一死战。此时的陈赓正带领部队刚刚进入豫西,这里没有根据地,也没有群众基础,想要在此扎根极为困难,兵力更是有限,只有五个旅的力量,如何应对李铁军几十万的兵力,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
陈赓深知此情此景,于是决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在会议中,一名将领向陈赓汇报:“李铁军虽然叫您‘大哥’,但他一点也不留情,反而紧追不放。”陈赓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既然他这么称呼我,那我就坐下来,做一回大哥。”
众将士听后,纷纷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意味着陈赓已有应对之策。接着,陈赓详细说明了他的计划:虽然暂时无法消灭李铁军,但可以通过巧妙的策略分散敌人的兵力,逐个击破。他打算派出一支部队伪装成我军主力,将李铁军引开,然后调动另一支部队迅速建立根据地。主力部队则隐蔽待命,一旦时机成熟,就可联合大别山的部队,迅速消灭李铁军。
“牵牛”计划开始实施,陈康带领的13旅和25旅伪装成我军主力,向镇平等地行动。陈赓叮嘱道:“李铁军老练,想要让他上当并非易事。务必小心行事,用疑兵战术迷惑敌人。”
初期一切进展顺利,但李铁军很快觉察到了异常,开始减少追击力量。终于,陈赓决定改变战术,命令部队转攻镇平,迅速让李铁军上钩。李铁军果然中了圈套,急忙调兵赶赴镇平增援。
等李铁军带兵赶到镇平时,陈赓却命令陈康部向西进军。李铁军误以为陈赓是在退却,未曾怀疑,继续追击。可是,由于李铁军的重型武器笨重,追击速度迟缓,陈赓趁机逃脱。
终于,在得知我军在平汉线大捷的消息后,李铁军意识到自己受骗,急忙转向平汉线增援。与此同时,陈赓调整战略,将“牵牛”计划改为“赶牛”,指挥陈康部反过来追击李铁军。
12月下旬,陈赓成功设下“宰牛阵”,李铁军的大部分部队被全歼,只有少数残兵逃脱。事后,李铁军感慨:“陈大哥不愧是陈大哥,他的‘牵牛阵’果真是绝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