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魏和西晋都是权臣篡位得国,为何这个时代篡位成功率这么大?
迪丽瓦拉
2025-09-13 13:33:20
0

在秦汉的激烈战争后,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历经波动,曹魏与西晋的崛起则在某种程度上是篡权的结果。曹丕和司马炎两次篡位的成功,使得皇帝的控制力几乎降到了荒诞的程度。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两次篡权显得如此轻松而几乎没有受到有效阻力?

首先,曹操与司马懿两位权臣在历史上对君权的压制几乎没有遭遇实质性抵抗。事实上,中国历史上政治权力的此消彼长,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曹魏与西晋的出现,可以看作是经过秦汉长时间对君权的压制后,臣权的自然反弹。而背后的核心因素,是士人集团对君权的漠视,正是这种冷漠使得篡位者能够获得高成功率。

汉朝的灭亡与曹魏的建立,源于一系列由军事权臣主导的政变。混乱的天下局面令皇帝无法有效整合朝廷力量,导致权力失衡,篡位也因此变得更为容易。接下来,探讨这种乱局下的政治循环。

乱局中的权力循环

1. 汉与曹魏的灭亡:长期军事割据的必然结果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君主最大的优势就是依靠绝对的权威来平衡大臣间的权力。在许多情况下,大臣之间的最大敌人往往是其他怀有敌意的大臣。东汉末年,天下动荡,经过长期割据,直到三国归晋才略有平息。汉献帝和曹奂的退位,事实上只是晚期结果的体现。早在此前,政务的失控与权力的丧失便已是根本原因。献帝在曹操面前的处境艰难,正是这一乱局所造成的。曹操虽然是众多军阀中的“较为友好”的存在,但曹奂的悲剧,尤其是曹芳时期的无力,也可以看作是这片乱世的牺牲品。

2. 军事权威对朝政的把控

曹操与司马懿不仅是军事巨头,他们都掌握了强大的军权。曹操凭借一支完整的军政班底,基本上将刘协置于名义上的皇帝位置,实际控制权却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曹操的每一个军事决策,献帝几乎没有反驳的余地。曹操的连胜进一步提升了他的威望,也使他在士人集团中的地位稳固。司马懿虽然起初并非曹魏的核心人物,但其出色的军事才能让他最终成为国本之重。尤其是在关中地区,司马懿成功击败了诸葛亮,确保了曹魏的稳固。蜀汉虽然实力较弱,但其强大的号召力让曹魏无法轻视,正是司马懿的统帅才能让魏国免于崩溃。

3. 政变中的孤立皇帝

当曹丕与司马炎开始实施篡位时,朝廷内外的变动几乎是公开的秘密。汉朝末期与曹魏的末代皇帝,长期以来被削弱至几乎无权可言。对于汉献帝而言,唯一的反抗时机可能只是在短暂的叛乱之中,而曹奂则是在高平陵事件后已经无法再做任何反抗。大权已定,变更朝代对于篡位者而言,几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无论是谁处于帝位,都难以改变大势所趋,文武百官早已为新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士族阶层的冷漠:篡位背后的深层原因

1. 对忠臣的逆向淘汰

许多忠诚的大臣,如伍孚、丁管、祢衡、李丰和荀彧,都以忠君之心,最终遭遇不幸。而那些阿谀奉承、投机取巧的权臣却风生水起。很多重臣选择在王朝更迭中站在一旁观望,其实他们的策略无往不利。无论谁上台,最终还是需要他们来治理政务。曹丕时期的叛乱和淮南三叛,看似以“清君侧”为名,实则是军阀间的争权夺利。曹魏与西晋,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上的“黑洞时期”,士族和高门大族通过篡位,获得了巨大的政治与经济利益。

2. 篡位与士族权力的强化

曹操作为雄才大略之主,采取了分化合作的策略,确保士族集团的稳定与平衡。即便曹操去世,曹丕依然没有对士族进行大规模打压,反而通过九品中正制加强了与门阀的合作。司马懿的篡位则更加直接,他对门阀的合作并非要求其支持,而是通过政治让步,获得了门阀的默许与支持。这种策略为司马家族稳固了政权。而对于高门大族而言,他们获得的政治利益远远超过了反对篡位的成本,因此大多选择支持篡权,参与政治利益的分配。

3. 皇帝缺乏基本盘的事实

曹丕与司马炎进行篡位时,那些末代皇帝甚至连最基本的亲信与支持者都无法获得。曹家与司马家族长期对皇帝进行监控与限制,确保皇帝无力反抗。即便有文官和武将的存在,他们往往对篡位者保持沉默,或因个人利益选择支持新势力。儒家的“君臣有别”思想在这一时代并未深入人心,权臣的篡位已然成为不可逆的趋势。

篡位者的非偶然性

1. 权臣的奸谋与老练

与何进等屠夫出身的权臣不同,曹操与司马懿是通过长时间的军事斗争和政治博弈锤炼出的老谋深算之人。他们的政治布局严密无误,曹操早早建立了自己的权力班底,统治毫不受限。而司马懿则擅长演绎政治游戏,在曹爽妥协之后,司马家族的操作几乎无懈可击。司马懿的策略无懈可击,最终通过联盟加强军权,稳固了司马家族的地位。

2. 皇帝的不足与天命的缺乏

即使某些皇帝拥有一定智慧,如曹髦等,仍难以扭转命运。天时与运气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曹操的多次政治危机,若无王凌起兵或令狐愚病死,局势可能会有所不同。天命并未垂青汉献帝与曹家,历史的轨迹无法逆转。

结语:篡位的高成功率背后

从曹魏到西晋,篡位成为一项轻松的政治操作。曹丕与司马炎的成功,源于长期的政治布局与战略安排,权臣掌握军政大权,士族群体的冷漠与支持为篡位铺平了道路。没有有效的政治反抗,末代皇帝成为无力反抗的牺牲品。正是这样的大势所趋,使得篡位成为一种几乎无风险的操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清康熙墨地绿彩龙纹盘,龙纹密码... 清康熙墨地绿彩龙纹盘 龙纹密码与天价的碰撞 一、瓷器名称与基本特征 这是清康熙墨地绿彩龙纹盘,以墨...
原创 伤... 1937年11月,上海迎来了一场惨烈的战役,整个城市笼罩在悲剧的阴影下。经过三个月激烈的淞沪会战,中...
原创 朝...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愿这篇文章带给您愉悦的阅读体验。 ...
原创 张... 张鲁是三国时期一位颇具特色的军阀,凭借宗教背景和道教力量,他在乱世中成功建立了一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政...
《永乐大典》失佚记 经过数十年的酝酿和筹备,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名儒姚广孝、解缙等组织朝臣文士、宿学老儒共2169人...
黄河清风·丝路人物史话|奚康生... 奚康生(467年—521年),本姓达奚,北魏名将。《魏书》记载奚康生为河南洛阳人,其实这是当时对南迁...
原创 1... 1992年,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在苏联解体后首次访问美国,当时的美国总统是老布什。苏联的解体意味着曾...
原创 朱... 1941年初的某一天,朱德总司令突然召集了359旅旅长王震,告知他即将承担一项特殊而重要的任务。 ...
原创 东... 在西晋灭亡之后,随着皇室成员的南逃,经历过八王之乱的司马睿最终抵达江东。江东的地理位置远离中原战火,...
原创 1... 在山东省胶东半岛的西北部,有一个县级市,名叫黄县,也就是如今的龙口市。龙口虽然地理面积不大,但其经济...
原创 1... 1944年深秋,桂林城笼罩在沉重的硝烟中。守卫这座城市的不足三万士兵,面对的是日军的十万大军,他们装...
原创 唐... 公元755年12月,安史之乱爆发了,由于唐玄宗根本不相信安禄山会造反,所以也没有在军事上做任何准备。...
原创 曹... 在三国时期,各个历史人物的形象与性格各具特色,鲜明而独特。以曹操为例,他不仅聪明伶俐,而且擅长任用人...
前线战报、战役总结 33件百团... 据记者梳理,在最新公布的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有5个项目是抗日战争期间保存下来的珍贵档案...
原创 古... 西汉王朝的灭亡源于王莽的篡位,但在他短暂的统治下,由于一系列不合理的政策,新朝政权在建立之初便陷入了...
原创 姜... 有一位评论者提到,姜维作为一位打工人,竟比老板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因此,很多人将姜维视作三国时期忠诚...
原创 1... 1996年,考古学家们已经开始对秦始皇陵进行考古研究,然而由于当时技术手段的局限,许多关于秦始皇陵的...
原创 刘... 在三国时代,政局动荡不安,长期流传着一种说法,称若能得到“卧龙凤雏”,便等同于掌控天下。而在三国时期...
原创 《... 《藏海传》讲述的是藏海全家遭遇灭门之后,他侥幸逃脱,并怀着与仇人同归于尽的决心展开复仇的故事。失去了...
原创 张... “我和他在伦敦相遇时,谈到共产党的崛起,他满怀感慨,脸上甚至流露出一丝自豪。” 张学良回忆起这段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