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究竟有没有想过要成为皇帝?
从刘备为儿子们所取的名字中,我们可以窥见他的抱负与志向。刘备的大儿子叫刘封,二儿子名为刘禅,三儿子则是刘永,四子叫做刘理。这四个名字串联在一起,寓意为“封禅永理”。而封禅则是一种只有皇帝才能进行的盛典和仪式。如果刘备对称帝毫无意图,何必在儿子的名字中体现这样深远的含义呢?
刘备虽然并不愿意直接宣示自己的皇帝野心,但通过与儿子命名的方式,他却无形中将这一想法传达了出来。在其一生中,刘备做了一件令自己深感悔恨的事情,那就是亲自杀了养子刘封。刘封跟随刘备征战四方,立下赫赫战功,后又镇守上庸,守卫边疆,稳定局势,可谓功勋卓著。
当关羽败走麦城之时,曾向刘封求助,但刘封却未能及时出兵救援,导致关羽最终被敌军杀死。尽管关羽之死与刘封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也并不算罪无可恕,但刘备却借此事将刘封判死。原本对刘封没有杀意的刘备,因为他是自己的养子,感情深厚,并且罪不至死,然而,急于为关羽报仇的他却被诸葛亮的一句话所动摇。
诸葛亮曾在一旁悄悄对刘备说:“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这句话的意思显然是在提醒刘备,刘封性情刚烈,将来可能难以控制。刘备于是蛛丝马迹地听从了诸葛亮的劝告,做出忍痛割爱的决定,将刘封杀了。等刘封自尽后,刘备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悔恨之情油然而生,悲泣道:“诸葛亮害我!”
实际上,刘封之死极为冤屈,关羽的败亡是因为他自身的原因,与刘封并无实质关系。而且,刘封的刚烈性格也并不足以成为杀他的理由。难道说,如赵云那样武艺出众,打不败的人就要将其杀掉吗?这种逻辑显然是站不住脚的。蜀汉本少有杰出将领,刘备对此不应珍惜,而是选择内斗以致滥杀,难以想象蜀汉的军事力量如何再度强大。
如果刘封能够幸存,他必定会在诸葛亮北伐时担任主将,而战事的成功也不是没有可能。可惜的是,这位能征善战的虎将并没有死于战场,而是在内乱中落到了自己人手下,实在令人深感遗憾与痛心!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这篇文章,如果您对这篇文章感兴趣,欢迎留下您的评论、点赞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