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何是在白帝城托孤?若他回了成都,蜀汉就亡了
迪丽瓦拉
2025-09-13 17:32:16
0

阅读此文之前,恳请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您能轻松获取我们的最新文章,同时也方便您参与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创作的源动力!

文 | 袁公博 编辑 | T

公元223年4月,刘备的健康急剧恶化,接近临终时,他将自己的儿子刘禅和大臣们召集在一起,并托付给诸葛亮和李严,最后留下了那句意味深长的话:“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这句话自古以来引发了不同的解读,孙盛认为这是“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高度评价其为君臣之间最崇高的互信和职责。乾隆皇帝则对这句话表示怀疑,认为它带有“猜疑之意”。

这句话之所以难以评判,正因为它充满了不确定性,尤其是“君可自取”中的“自取”到底意味着什么?究竟是指诸葛亮还是其他人来代替刘禅?这为后来的蜀汉政权埋下了许多内乱与变数。

从刘备兵败夷陵到“永安托孤”这段时间,刘备的动向常常让人费解。为什么他在八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回到成都呢?要了解这个问题,就得从刘备如何建立蜀汉政权谈起。如果当时刘备选择回到成都,可能会导致蜀汉的灭亡。

刘备的背景非常特别,家世显赫的他有着天然的领导潜质。虽然他曾经生活贫困,靠卖草鞋和织席为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出身低贱。许多人误以为刘备贫贱,却忽视了他家族的背景——刘备并非仅仅是汉室宗亲,而是一个地方豪族。刘备的家族背景为他后来的政治事业提供了支持。

他的父亲刘元起,将他送到名士卢植门下求学,学习的机会如同今天的黄埔军校,改变了他的一生。虽然刘备在学术上并不勤奋,但他通过这些人脉建立了自己的政治基础,认识了曹操、袁绍等日后成为强敌的角色。

刘备初期并未踏上正途,他反而沉迷于享乐,甚至让历史学家陈寿评价他具有“高祖之风”,即那种流氓气质。刘备辍学回家后,被父亲安排为团长,带领民兵。这个决定并非偶然,在地方豪强的庄园中,武装力量的扩展是必然的。

刘备凭借其雄才大略,迅速将张飞和关羽吸纳进自己的阵营。正因为刘备的枭雄气质,关羽和张飞才对他死心塌地地追随。与许多枭雄一样,刘备凭借个人魅力和领导能力,吸引了大量人才。

然而,刘备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并不是他的敌人,而是曹操这个北方的“钻石枭雄”。刘备选择南下荆州,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在荆州,刘备得到了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他与当地的豪族结盟,逐步建立起蜀汉政权。

虽然刘表曾压制刘备的影响力,但在刘表去世后,荆州的民心已倾向刘备,刘备逐渐掌握了更多的政治和军事资源。而当他进入蜀中后,蜀中的民众也迅速归顺他,刘璋感到威胁,不得不与刘备为敌,最终失去对蜀地的控制。

在刘备构建政权的过程中,最坚实的支柱无疑是荆州帮。许多荆州人将刘备视为自己的领袖,贡献了大量的精英力量。然而,刘备也清楚,自己政权中的东州人始终不够可靠,他们的忠诚度比荆州帮差,尤其是在面对利益冲突时。

夷陵之战后,荆州人的损失让刘备的政权基础发生了剧变。东州派的动摇让刘备的统治受到严重威胁,黄元的叛乱就是其中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刘备意识到,统兵在外要比呆在成都更为安全。

虽然《三国演义》将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原因归结为为关羽报仇,但这种说法并不符合实际。关羽死后,关家只剩下关兴,而关兴当时并不在荆州,而是在成都,负责传递消息。事实上,关兴并不是单纯的“通讯员”,而是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充当了人质。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真正原因,是想通过打回荆州,带领荆州人重建家园。战败后,刘备的政权基础几乎崩塌,刘备的犹豫不决表现在他对孙权使者的答复上,一方面是求和,一方面又通过信函威胁陆逊再战。

这种矛盾源自“隆中对”的战略缺陷。隆中对理论中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尤其是“结好孙权”与“跨有荆益”两者无法兼得。最早提出这一问题的人是庞统,他建议刘备放弃“跨有荆益”路线,转而通过占领凉州和益州,再图全国。

然而,刘备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即使在永安临终时,他依然徘徊不前,留给后人一个摇摆不定的局面。他在托孤时,将儿子刘禅交给诸葛亮,表现出对未来的无力和疑虑。最终,刘备的这种犹豫和不决,成就了诸葛亮北伐的历史传奇。

参考文献

[1] 王瑰. 形式任务与现实利益: 刘备东征与东征失败原因新探[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 40(07): 9-14.

[2] 王前程. 诸葛亮与夷陵之战[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8, 39(12): 5-8 13.

[3] 朱大渭. 《隆中对》与夷陵之战[J]. 江汉学报, 1962, (09): 25-31.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谁不是汉人? 1912年,清朝这个统治中华大地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终于倒下,政权更替的风暴让它未能发...
探秘柴窑绿釉镂空双耳瓶:历史、... 在浩瀚的中国古代陶瓷艺术长河中,柴窑瓷器一直以其神秘而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收藏家和研究者的目光。柴窑...
河南洛阳佳话:温氏一门双进士 一门双进士,指的是明朝嘉靖年间,祖籍山东青州益都县、河南洛阳中护卫官籍的温如春、温如璋两位兄弟进士。...
袁崇焕到底是真英雄还是卖国贼?... 文|云初 编辑|云初 前言 袁崇焕到底是忠心护国的大将,还是暗通敌国的奸臣?崇祯皇帝在清军压境之际...
原创 他... 咱都知道,蜀汉有那声名远扬的 “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各个英勇非凡,他们的故事流...
原创 张... 提到西安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总是被提及为主要的事件负责人。但这场改变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究竟谁才是背...
原创 三...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尽管中原地区战火纷飞,内外矛盾激化,然而外族却并未趁机对中原发起大规模的入侵。这...
原创 元... 在元末那个风云变幻、战火纷飞的年代,朱元璋在江南地区逐步崛起,最终统一南方。这一过程中,元朝的表现令...
原创 彭... 我们总是通过历史的视角,耐心地劝说人们要提高理性思维和认知水平。生活是充满希望与期待的,我们可以向往...
原创 乔... 1949年的一天,毛主席在卫士的陪伴下悠闲地散步,突然听到了一件有趣的事儿:“主席,您知道吗?如今南...
原创 第... 大家好,我是「鉴古知今阁」阁主!千年历史烟云总在时光中留下斑驳印记,你是否常被史书里的宏大叙事吸引,...
原创 他... 地文星萧让:梁山权谋家的笔墨春秋与政治转身 一、圣手书生的文武悖论:被书法掩盖的江湖实力 济州城里...
刘备打仗为啥从不缺粮,诸葛亮北...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在古代,战争中的粮食储备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在那个冷兵器盛行的时代,战斗主要...
原创 诸... 开篇先点题,大家认为,诸葛亮希望庞统战死吗? 关于庞统之死,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可否认的是,...
原创 败... 请您在阅读本文前,先点击“关注”按钮,这不仅能帮助您方便参与讨论与分享,也能带来更独特的参与感。衷心...
原创 6... 1963年9月,中国大陆的一个访日代表团发生了一起不大不小的事件。代表团成员之一,周鸿庆,作为办事员...
原创 国... 1938年3月初,八路军115师获得了情报,日军的辎重车队将携带大量物资通过大宁县。这一消息让115...
原创 陈... 1949年5月,解放军展开了对上海的总攻。27军军长聂凤智此时正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陈毅多次打来电话...
原创 张... 张飞,无论是在历史记载中,还是在《三国演义》里,都是以勇猛无敌的形象示人。尽管他仅带着20骑兵,却大...
原创 蒋... 当然,我会根据您的要求改写这篇文章,调整文字,但保持原文的核心意思和语气不变,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