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1931年的圣彼得堡老照片。那时圣彼得堡叫列宁格勒,1721年至1917年间沙皇俄国的首都设在这里。图片1就是当时的皇宫冬宫。本组照片是美国旅行摄影师Branson De Cou拍摄的,他擅长给黑白照片进行事后上色。这些照片如今保存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兹分校。这一时期,是十月革命胜利后的早期,也是苏联社会主义的初期,那时候苏联人看上去很土,但精神状态用得上一个中国词叫“扬眉吐气”。照片中有一个苏联男人对瓶吹白酒,表现了苏联人嗜酒的传统。
1931年的圣彼得堡(当时称列宁格勒)正处于苏联早期建设阶段,城市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与后来的二战时期有显著差异。历史建筑保存较好,海军部大楼、圣以撒广场等标志性建筑已建成,涅瓦大街等区域的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群基本保留原貌。
1931年苏联人的生活水平呈现显著改善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的特征,肉类、鱼类和水果蔬菜加工能力大幅提升,如鄂木斯克等城市新建10个中型肉品联合工厂,总加工能力达17.5万吨/班;41个新罐头工厂建成,总产能达12亿个罐头(含鱼品2.5亿个、蔬菜水果7.5亿个),远超战前水平;1926-1931年新建2900万平方米住房,包括提供食堂、幼儿园等服务的公社房,降低居民生活成本 ;1935年废除配给制后,面包等食品按统一价格在国营商店销售,价格降低,改善了商品流通 ;“斯大林卡”公寓(1930年代)提供独立厨房、卫生间,军人房租仅8戈比/平方米,多子女家庭享减免 ;化妆品(如“红色莫斯科”香水)和时尚服饰(连衣裙、珍珠项链)开始流行 。推行免费教育和医疗保障,劳动者平均寿命提高 。
1931年苏联在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进展,但饥荒、政治高压和物资短缺等问题仍严重影响部分群体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