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备忘录#
公元1618年4月13日,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告天”誓师,并宣读了对明朝的七大恨讨明檄文。随后便率领一支由两万人组成的八旗大军,声势浩大的开向了明朝的抚顺城。同时这也是努尔哈赤用兵三十五年来,首次与大明军队正面交锋。然而就是这首次的正面交锋,却给努尔哈赤带来了一次大丰收。让原本物资匮乏的八旗大军,一下子充盈了起来。
在明清之战中,清军(后金)之所以可以多次取胜,除了八旗大军的悍勇之外,剩下的就是来自明朝内部的原因了。其中明朝内部最严重的一个原因就是,明朝内部出现了很多叛将,这些原本负责守卫大明疆土的官员士兵。在面对清军时,却纷纷倒戈,将刀口转向了自己曾经效忠的国家。
其中最有名的明朝叛将像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洪承畴等人。但是在众多降清的明朝将领中,只有一个人才是人生赢家。他叫李永芳,是明朝第一个投降清军的政府官员。投降后的李永芳不仅攀上了皇亲,而且还获得了免死三次,其子孙后代更是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李永芳,辽东铁岭(今辽宁铁岭)人,原为明朝抚顺千户所备御官,因为辽东采取的是军卫管理体制,所以李永芳就成为了抚顺的最高长官。当努尔哈赤率领他的八旗大军兵临抚顺城时,这个抚顺城的最高长官李永芳,并没有什么准备。反倒是被努尔哈赤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李永芳之所以会被努尔哈赤打了个措手不及。首先在努尔哈赤进攻抚顺城前,早已经派出了一部分人化作商人。
偷偷地潜入了抚顺城中作为内应。其次努尔哈赤的八旗劲旅足足有两万人之多,而李永芳所率的明朝游击仅仅只有两千多人。可以说兵力上相差十分悬殊,然而面对如此窘况,李永芳作为大明的一位边关守将,他既没有与敌军血战到底的勇气,也没有以死殉节的骨气。
他竟然屈膝于努尔哈赤,成为了大明王朝第一位投降清朝(后金)的政府官员。投降后的李永芳不仅被任命为了清军(后金)的三等副将,还迎娶了努尔哈赤第七子贝勒阿巴泰之女为妻。刚刚投降,一下子就攀上了皇亲,成为了努尔哈赤的孙女婿。因此李永芳也被称为抚顺额驸、抚西额驸或李额驸。
在此后的清军(后金)入侵大明的战争中,李永芳几乎是一次不落,每场战役都有他的参与。毕竟只有自己人才了解自己人,在清河、铁岭、辽阳、沈阳等多次战役中,他屡立战功。直接搞垮了大明军队十万余人,因此又被努尔哈赤授予了三等总兵官。李永芳在战争中不仅多次拒绝辽东巡抚王化贞的招降,还策反了很多明朝的官民投降大清(后金)。
努尔哈赤再一次看到了李永芳的忠心,便赐给了他,免死三次的特权。我们都知道清朝初年,汉人在清朝为官,是会被歧视。而且清朝一直都是重满轻汉,所以清朝一些重要职位都是由八旗亲贵所担任。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清中后期才有所好转。但是李永芳却不同,据说当时李永芳麾下的军队(汉人组成)“不下万余”。可见当时努尔哈赤对其十分信任。
1627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继位,派贝勒阿敏征讨朝鲜。李永芳也随军出征,但是多次受到八旗亲贵的歧视,等到1631年,清朝(后金)开始设立汉军旗时,李永芳的势力就被大大削减了。不过1634年,李永芳又被封为了三等子,而且是世袭罔替。不过也就在这一年,李永芳因病逝世了。
而关于李永芳的后代,也有一些小故事流传了下来。据说乾隆年间,李永芳的玄孙李侍尧被破例任命为了满洲副都统。因为在当时这种情况是严重违反祖制的行为,所以遭到了吏部的极力反对。但是乾隆帝却驳斥道:“李永芳的玄孙,怎能与其他汉军相提并论?”从乾隆皇帝的话语中足见清朝李永芳的认可。
虽然我们常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但是以背信弃义与背叛国家为代价,显然不是我们应有的价值观念。虽然在李永芳投降时,也提出了误伤百姓的条件,但是也难逃骂名。我们不崇尚愚忠,但也不提倡贪生怕死,如果我们每个人,在面对侵略时,都以被逼无奈,识时务者为俊杰为由。那我们的国家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