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基于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见解撰写,文末附有文献来源及相关截图,请读者知悉。
蜀汉政权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君臣之间和谐融洽,兄弟间情同手足,成员们相处得犹如一家人。然而,在每一个集体中,总会有那么一位性格独特、特立独行的异类,蜀汉这“大家庭”也不例外。这个异类正是马超。究竟他做过哪些事,为什么会被关羽冷眼相待,被张飞视为死敌,却又被刘备视若珍宝?
关羽一生傲视群雄,尽管马超勇武惊人,但他依然对马超不以为然。关羽与马超的交集并不多,但从一件事中便能窥见关羽对他的不屑。刘备于汉中战役胜利后,晋封为汉中王,随即嘉奖南征北战的将领,特别封赏了“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
除了关羽因镇守荆州未能亲自到西川接受封赏外,其他人皆在西川接领封号。关羽接到消息时,立刻意识到自己已位列五虎之首,心中欢喜不已,但当他看见名单上的马超时,脸色骤变,喜悦瞬间转为愤怒。他公开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关羽认为,张飞是自己结义的生死兄弟,位列五虎理所当然。赵云多年跟随兄弟并多次立功,也值得入选。黄忠虽年长,却曾在长沙城与自己大战五十合不分胜负,同样值得尊敬。唯独马超不过是个刚被俘降的败军之将,既无根基也无战功,更未为蜀汉做出贡献,怎么能与五虎上将并列?这样的安排令关羽难以服气,甚至觉得丢脸。
关羽因不愿与马超同列,写信请求前往西川与他比武。此事让刘备和诸葛亮大为震惊,诸葛亮深知其中隐含的政治风险:关羽若离开荆州,荆州防线将岌岌可危。为此,诸葛亮写信安抚关羽,称马超虽然勇猛,但不过是匹夫之勇,远不及关羽的美髯公威名。关羽看后甚为受用,才暂时平息了对马超的厌恶。
然而,关羽对马超的嫌弃并未真正消除。襄樊之战中,关羽与庞德对阵,庞德曾是马超麾下,后投降曹操。关羽见到庞德,嘲讽他说,马超早已投降蜀汉,劝他也投降。这话双关,既是在劝降,也暗讽马超当年的威名不过虚张声势,真正强者怎会沦为“丧家之犬”投奔敌国?由此可见,关羽对马超的厌恶之深。
马超与张飞的交锋更是充满火药味。两人共交手两次,首次在葭萌关外,马超上来便嘲讽张飞是“村野匹夫”。张飞脾气暴躁,出身社会底层,家境虽有余资,但远不及马超这样的世家子弟,带着浓重的仇富心理,再加上自尊心极强,他自然无法容忍这种侮辱。
两人交锋五十回合,打得难分难解,张飞因此更痛恨马超。张飞自负异常,极不容忍武艺超过自己者。虎牢关初见吕布时,他因败北,甚至为吕布取了“三姓家奴”的蔑称。由此可见,只要是战场上打败吕布的猛将,张飞必定视为劲敌,马超自然而然成为他的敌人之一。
白天战斗未能令张飞尽兴,报复心极强的他夜晚又向马超发起挑战,双方激战一百三十回合依然难分胜负。更令张飞愤怒的是,马超还使出暗器,险些伤及张飞。张飞痛恨暗器这类阴险手段,认为战场应当光明磊落,暗箭伤人是小人所为。自己的性命差点葬送于马超之手,使他更恨马超,恨他的狡诈,也恨自己颜面扫地。
吕布死后,张飞自认天下第一,马超的强悍让他自尊心大受打击。他无法正视自己,更无法接受比自己更强的马超,交锋战绩险些毁了他英名,仇恨的种子在张飞心中由此深植。
此外,张飞性格嫉恶如仇,曾发誓要斩尽天下恶人,而马超身上确有污点。韩遂与马腾争夺地盘时,马超曾联合韩遂抗曹,却又背叛认贼作父,最终与韩遂反目,甚至砍伤昔日义父。这在张飞眼中与吕布杀义父无异,都是忘恩负义之徒,令他极度憎恶。
至于刘备与马超,两人之间亦有渊源。刘备曾与马腾共同参与衣带诏事件,堪称生死之交。事件败露后,马腾逃回西凉,刘备也逃亡,两人自此数十年未见。后来刘备得知马腾遇害,十分悲痛。马超投靠张鲁时,刘备觊觎西川,因而在葭萌关两军交战。城头的刘备见到马超,顿生好感,称赞其英俊非凡,不愧“锦马超”之名。
张飞听到刘备夸奖,心生不满,欲下关挑战马超。刘备则提醒张飞不可伤害马超。两人交手数十合,张飞情绪失控,刘备不得不鸣金收兵,可见他对马超十分器重,意欲招纳于麾下。后来张鲁对马超心生疑虑,刘备趁机派使者劝降马超,兵不血刃得人。随后,刘备让马超参与汉中之战,击败杀父仇人曹操。刘备称王后,竟提拔资历尚浅的马超为五虎上将。
蜀汉建国后,刘备更将重任托付给马超,命其镇守阳平关。阳平关是连接曹魏与蜀汉的咽喉要道,刘备让马超镇守,足见其对马超的信任与重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人物。马超的一生经历了被轻视、排挤,也获得过重用与尊重。人生在世,必然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能被人喜欢的同时,也必定有人厌恶。唯有专注自身,正如马超那样,无惧流言蜚语,方能铸就一世英名。
参考资料:
《三国演义》
澎湃新闻 2021-03-24 《马超,雄烈过人,定蜀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