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遥遥领先
编辑/遥遥领先
八百多年前,女真族完颜氏建立了强盛的金朝,其疆域广袤,涵盖了中国的华中、华北地区,东北三省,甚至延伸至俄罗斯远东的部分区域,成为当时东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政权。
尽管金朝最终在南宋与蒙古帝国的南北夹击下走向灭亡,但完颜氏的血脉得以世代相传。传闻在今天河南周口的鹿邑县,依然存在一个自称“完颜部落”的特殊群体。数百年来,这个部落严守女真族的传统习俗,遵循祖训,对岳飞相关的故事、典籍、戏曲绝口不提,甚至坚决不与岳姓人家通婚。
那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岳飞究竟对金朝做了什么,以至于让完颜后人至今仍心存怨恨,保持如此敏感的态度?
提及岳飞,不得不提金兀术——完颜宗弼,女真族的杰出将领,完颜阿骨打的儿子。岳飞自从淮西大战大获全胜,一战成名时,金兀术也开始崭露头角。两人在随后的数十年里,命运交织,在战场上你来我往,持续展开激烈角逐。
金兀术自幼随军征战,屡建奇功,不仅在战场上屡次击败宋军,也在朝廷上推动改革,令金朝国力逐渐强盛。他积极恢复经济,重建北方社会秩序,成为金朝难得的文武兼备的重臣。
岳飞则以用兵如神著称,麾下将士英勇无畏,屡次击退金军入侵。每当金兵逼近,岳飞总能以高超的指挥艺术调兵遣将,巧妙应对。尽管金兀术勇猛无比,多次亲临前线督战,但面对岳飞的强势攻势,败绩频频。
正因岳飞的存在,金军士气大受打击,金朝不得不转而与宋朝展开议和谈判。议和期间,金兀术深知岳飞这员猛将难以除去,便提出苛刻条件——必须以岳飞的性命换取和平。
可以说,金兀术是导致岳飞被害的关键推手之一。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这位南宋名将最终被奸佞陷害,遗憾死去。
尽管金兀术是岳飞的对手,但两人并非仇恨至极。由于立场不同,难免彼此针锋相对。我们不应用非黑即白的眼光评判历史人物。作为女真族的民族英雄,金兀术的功过自有公论。岳飞作为南宋的民族抗金英雄,他们在战场上的生死较量,正是各自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体现,值得敬重。
如今在河南鹿邑涡北镇,居住着一群特殊的居民,他们是金朝皇室后裔。经过数百年的生活融合,这些后人逐渐使用汉姓,讲汉语,过上了汉人的生活方式。但在许多传统习俗上仍保持独特,如忌食狗肉、不与同姓结婚,尤其谈及岳飞,始终避之不谈。
对这些金朝遗族而言,岳飞是极为敏感的历史人物。正是岳飞数次大败金军,致使金朝国势逐渐衰落,最终灭亡。金朝的覆灭对他们的族群是一场巨大灾难,因此对击败者岳飞心怀忌惮和深深的疑虑。
为了避免纷争,这些遗族世代遵循不提岳飞的约定,避开所有与岳飞相关的影视剧和文学作品。对姓岳的人也避免通婚,以示敬畏与谨慎。
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些金朝遗族才恢复使用“完颜”姓氏,正式成为中国56个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开始骄傲地讲述自己的历史和血脉。
长久的隐秘生活在他们的族群记忆中留下了一段沉默的空白。如今随着国家文化氛围的开放,他们逐渐卸下戒备,坦然讲述自己的身世。我们应以包容之心理解不同民族间历史遗留的敏感,尊重这段复杂的故事。
这些金朝后人虽居于河南,却始终牢记自己的根源,铭记自己完颜氏的血统。每逢祖先祭祀节日,族人会身穿满族传统服饰,念诵满语先祖的名字,虔诚地祭拜祖先。村中长者还会向孩子们讲述完颜先祖的英勇事迹,孩子们私下学习满语数字和民歌。
20世纪90年代,河南省鹿邑县涡北镇完楼村,一对年轻男女冲破了金朝后人不能与岳姓通婚的禁忌。男方姓完颜,女方姓岳。起初两家激烈反对,村中长辈也劝阻他们分开,担心旧日恩怨复燃。
然而时代变迁,历史渐远,这对情侣不愿被祖辈恩怨束缚。他们向村委会寻求支持,希望长辈能为这段姻缘开绿灯。村支书召集村民代表召开会议,最终一致认为新时代应宽容开放,年轻人有自由恋爱权利,应摒弃陈规陋习。会议决定取消跨姓婚姻禁令,允许完颜与岳姓联姻。
婚后两人生活幸福美满,双方家庭也逐渐释怀,逢年过节围坐一堂举杯共饮,展现出和睦团结的气氛。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时代以理性和包容续写着新篇章。曾经金兀术与岳飞战场上你死我活,如今他们的后代却能跨越千年恩怨,携手和解,笑谈往昔。
我们皆有一个共同的家,名字叫中国。唯有以开放的胸怀理解每个民族的苦衷,增进彼此了解,才能消弭历史遗留的隔阂,共同迈向繁荣与和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