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湖北军区正式成立,李先念被任命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而王宏坤则成为第一副司令员。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经验丰富的王树声却仅被任命为第二副司令员,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王树声、李先念和王宏坤都是红四方面军的核心领导者,他们都有过正军级的经历,其中王树声更是担任了红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从职务的角度来看,李先念和王宏坤实际上可以视为王树声的下属。
鲜为人知的是,王树声与王宏坤不仅是堂兄弟关系,还是王宏坤入党的介绍人,这层关系增添了他们之间的紧密联系。
三位领导者出身于军事指挥领域,但李先念早期主要从事政工事务,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才转向军事工作。在土地革命时期,他们积极参与鄂豫皖和川陕根据地的创建工作,为后来的战争打下坚实基础。
抗战初期,王树声的表现显得有些低调,而李先念则被调到鄂豫皖地区开辟新的根据地。这个地方不仅是他的故乡,也是他曾经战斗过多年之地,部队在这里得以扩编为新四军第五师,成为了一支关键的抗日武装力量。正因如此,抗战结束时,由王震领导的南下支队与王树声负责的河南军区,再加上李先念的部分部队,共同组成了中原军区,王树声担任司令员一职。
虽然中原军区的存在时间仅到1946年6月,但王树声在鄂豫皖开辟新区域、动员群众、扩充部队以及抗击日军方面的贡献是无可估量的。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李先念成功突围向后方移动,后来与刘邓大军南下大别山的战役中,积极率领部队参与了重大的作战任务,并担任新组建的中原军区副司令员。
此时,王宏坤从晋冀鲁豫军区率领十纵南下支援刘邓,开辟新的根据地,成立了桐柏军区。实际上,王宏坤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说是主动选择了降低职务,他原本是晋冀鲁豫军区的副司令员,需要承担更高层面的战略职责,如今却降到二级军区的司令员。
此后,王宏坤一直从事地方工作,负责地方武装力量的建设,解放多个县城,巩固根据地,并为主力部队提供支援等任务。
王树声在中原突围后转战至晋冀鲁豫军区进行休整,得知刘邓大军南下后,主动请求南下参与工作,随即率部开辟鄂豫军区,以协同刘邓大军的主力。他的职责与王宏坤并无二致。
这两位曾在红四方面军中风光无限的堂兄弟,在抗战开始后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然而他们的贡献并不容小觑,尤其在解放战争期间,他们愿意默默无闻地充当配角。
1949年,随着渡江战役的胜利,桐柏军区撤销,湖北军区与河南军区相继成立。上级本计划让李先念担任政委,并让王宏坤担任司令,但李先念当即表示愿意担任副司令员。于是,李先念不仅成了湖北的地方主官,也成为军区的领导者。
在湖北军区成立之际,王树声尚未到岗,鄂豫军区尚未完成撤销,因此还有许多善后工作需要处理。几个月后,撤销工作完成后,他才调任为第二副司令员,并开始负责鄂豫皖三省边界的剿匪行动。
不久之后,王宏坤被调任至海军工作,军区的军事事务交由王树声负责。随后李先念调任至中央,他也便接任了军区司令员的职务。直到1954年年底,王树声才被调离湖北,赴总军械部担任部长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