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国最后一位状元的试卷真迹,手写字体让人自愧不如,堪比印刷体
迪丽瓦拉
2025-09-17 06:03:28
0

他凭借一手精湛的书法和一个独特的名字,成为了状元,而那个理应名列状元的学子,却因名字的缘故暂时屈居第二。巧合的是,这两人恰好同年参加科举考试,并且名列前茅,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和第二。然而,因慈禧太后的插手,他们的名次发生了颠倒。谁也没料到,这一变化,竟将他们的人生带入了无法预见的波澜……

本该成为状元的朱汝珍,是一位清朝的天才少年。出身贫寒的他,自小便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才华。在乡试和会试中,他一举中榜,最终成为了名震一方的举人。这个二十多岁的青年,逐渐吸引了光绪皇帝的注意。光绪皇帝直接任命他为官,虽然一般来说,官职的提拔应当等到最终考试结束后,但朱汝珍却因光绪皇帝急于培养自己的亲信而被提前任用,成为了其中一员。

然而,朱汝珍并不关心朝廷的纷争,他一心只想着通过科举考试来获得更高的荣誉。他对于状元的目标毫不犹豫,决心一举成名。当他站在殿试的考场上,挥毫泼墨,用他引以为傲的楷体字写下了一篇震惊四座的文章。当阅卷官员看到他的试卷时,纷纷为之称赞。然而,在另一个阅卷官员提交的文章与朱汝珍的文章比肩时,官员们陷入了两难境地:究竟该选谁为状元呢?

大部分官员心中已经有了倾向,朱汝珍的文章内容犀利,针砭时弊,且字迹规整,笔力雄浑。可以看出,朱汝珍不仅具备学识,更显得是个栋梁之才。然而,最终决定权并不在他们手中,而是交到了慈禧太后手上。

当慈禧太后看到朱汝珍的试卷时,她没有仔细阅读,只是简单地看到整齐的字迹便心生好感,满意地点了点头。然而,当她看到朱汝珍的名字和籍贯后,表情立刻变了。那个“珍”字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个被她丢进井中的珍妃。这一切勾起了慈禧对过去的痛苦回忆,使得她心中涌上了不安和愤怒。更重要的是,朱汝珍的家乡广东正涌现着一批具有改革思想的青年,这让慈禧愈加焦虑。

因此,朱汝珍的名次从第一掉到了第二。大臣们无奈地互相对视,只能接受这一现实。尽管如此,朱汝珍并未对此产生过多抱怨,因为他依然可以继续在朝中任职。然而,因遭到慈禧的排斥,朱汝珍最终在朝中屡遭冷落,最终选择了出国寻找救国之道。

这段时间,他逐渐意识到商业的重要性,摒弃了“农本商末”的思想,提议大力发展商业,以期改善国家的现状。然而,随着各路革命力量的崛起,清朝的崩溃似乎已是注定。在看到溥仪登基为帝时,他明白清朝的灭亡已不可避免。于是,他选择过上偏安一隅的生活,致力于开办工厂、设立学院,虽然并不完全认同清朝遗老的复辟想法,但他也拒绝了溥仪的招揽,最终选择站在了革命的一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爱国者,投入到国家的安全与稳定的事业中。

尽管名次被颠倒,朱汝珍依旧不以此为意。他把国家与民族利益放在心头,虽然没能成为状元令他有所失望,但他并未因此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而与朱汝珍的命运截然不同,成为状元的刘春霖又是怎样的一番际遇呢?事实上,刘春霖的文章与朱汝珍的几乎不相上下,都堪称精品。当看到刘春霖的名字时,慈禧太后眼中一亮,因为她觉得这个名字象征着希望,“春雨落甘霖”寓意着清新的开始,令人感到一丝轻松和希望。正值清朝危机四伏,内外矛盾激化,慈禧太后从名字中汲取了某种安慰,因此,她毫不犹豫地将刘春霖的试卷压在了朱汝珍的上面,最终让刘春霖成为了清朝最后一位状元。

成为状元是荣耀的象征,然而,成为最后一位状元却意味着更多的无奈与残酷的现实。刘春霖成为了进入官场的最后一批学子之一,随后的任职变得更加简单,官员们的任命往往因关系而成,逐渐失去了真正的才华与能力。而随着革命的爆发,刘春霖的状元头衔逐渐变得毫无意义。

刘春霖之所以能成为状元,除了因为他的名字,也与他的字迹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相比于朱汝珍笔力劲拔、刚劲有力,刘春霖的字更加端庄秀丽,典型的馆阁体字形优雅,规整精美,这使得慈禧太后一眼便为之倾倒。尽管朱汝珍也被誉为书法家,但他的书法并不如颜真卿的大楷那般雄浑,而刘春霖的小楷则独具风韵,成为后世争相模仿的楷模。

与朱汝珍类似,刘春霖也曾出国深造,回国后,他便在学校任职,专心从事教学。然而,随着清朝的灭亡,他渐渐意识到自己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只能选择安稳度日。他成了最后一位状元,却也见证了国家的衰败。

在袁世凯的手下,刘春霖被迫从事一些文字工作,内容多是阿谀奉承,这让他深感厌倦。虽然他因做事谨慎而屡次晋升,但内心早已对腐朽的体制丧失了信心。在经历了多次的权力斗争与勾心斗角后,刘春霖终于选择辞职,不再参与其中。在隐退的日子里,他潜心研习书法,他的字风也悄然发生变化,从原先规整的馆阁体转向更加自由流畅的字体,仿佛映射出他内心的波动与不甘。

尽管他的书法发生了变化,但依旧被誉为“模版”般的存在,许多书法家都在临摹他的字。而他坚韧的气节也与他的字迹一样,展现出他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情怀。直到国土沦陷,刘春霖毅然出山,用自己所学为国家贡献力量,致力于通过教育唤醒国人对报效国家的热忱。

晚年时,刘春霖为抗日筹集资金,他将自己的字画作品出售,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支持抗日事业。尽管他的资产早已消耗殆尽,但他依旧坚持不懈地为国家捐献。他的字画,虽已成为他生前的珍贵财富,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依然为抗日事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持。

无论是朱汝珍,还是刘春霖,他们都身处乱世,没有被封建思想所束缚,也未曾被权力的欲望蒙蔽双眼。最终,他们都选择了投身国家的救亡事业,成为了拥有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明中期景德镇青花瓷考古持续深入 近年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工作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一号沉船被确认为明正德年间商船,...
原创 五... 五代十国:安重荣起兵造反,冯道负晋主托孤 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冬季,晋主忆起桑维翰之言,北巡邺...
浙江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晚清货... # 浙江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晚清货币改革的实物见证与收藏珍品 在中国近代货币史上,光绪元宝铜元是晚清...
原创 他... 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杰出的武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传奇故事至今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像三国时期的张飞和赵...
原创 汉... 刘协不缺杀掉曹操的心,也不缺杀掉曹操的机会,缺的是杀掉曹操后还能保证自己没事儿的方法。如果杀了曹操一...
原创 印... 在17世纪的北美,随着第一批欧洲殖民者的船只驶入这片未知的新大陆,他们带来了全新的贸易模式。这种模式...
吸引人的短视频有爽剧 还有红色... “名侦探小宇”团队正在制作道具。受访者供图 “郝家豁”团队正在拍摄。受访者供图 “以吾辈之青春,捍...
原创 为... 中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建筑,其中故宫无疑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之一。从明朝开始,故宫就成了皇帝的居住地,并一...
原创 低... 1.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讲到崇祯皇帝自杀的悲壮时,故事戛然而止,许多人因此感到遗憾。虽...
郑佳明:湖湘文化与湖南伟人 一、近代湖南的辉煌业绩和伟人、英雄群体 近代史有一个说法,就是从1840年算起到1949年为止,是1...
原创 赵...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这场战争让赵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几乎导致了国家的崩溃。然而,令人...
原创 国... 1934年10月,因红军领导人博古和李德在指挥上犯下严重错误,导致中央苏区在蒋介石第五次围剿中惨败。...
原创 日... 最近日本闹翻了,不是动漫,不是关税,而是翻出了一个已作古快80年的人——王仁三郎。 曾几何进,这位爷...
原创 西... 西晋时期,有一位非常出名的富豪,那就是石崇。提到石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他和王恺的斗富故事,这段往...
原创 为...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些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它们的影响依然深远,如同一圈圈涟漪,始终在触动着后...
原创 狄... 唐朝长安城中有一座名为太极宫的宫殿,而在太极宫的东北角,有一座特别的建筑——凌烟阁。这个凌烟阁因唐太...
原创 原... 秦朝末年,天下动荡不安。首先是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率先揭竿而起,接着项羽也带领着8000名来自关东的勇...
原创 成... 成吉思汗:草原上的传奇 成吉思汗,这位曾统一蒙古各部的伟大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
原创 夷... 夷陵之战,深刻地改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尤其是蜀汉政权的命运走向。这场战争的胜负并不是由一场突如其...
原创 曾...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延续了五千年。从文化到皇权的推动,汉族最终统一了中原,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