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的建立过程中,努尔哈赤作为清太祖,受汉文化的深刻影响,逐渐开始采用明朝的继承制,决定以嫡长子为继承人。努尔哈赤最年长的嫡子是由其发妻佟佳·哈哈纳扎青所生的褚英。褚英自幼便随父亲征战四方,屡立赫赫战功,是后金的开国功臣之一。作为嫡长子,褚英理应继承汗位,而按照明制,他更是有资格担任皇太子的职位。
然而,褚英虽然在战场上威赫一时,却性格残暴且自私。在担任皇太子期间,他不仅未能尊重“五大开国功臣”,甚至要求弟弟们誓言放弃分得家产。这一举动激怒了后金的“四大贝勒”和“五大臣”,他们纷纷在努尔哈赤面前控诉褚英的所作所为。为了维护后金的稳定,努尔哈赤最终做出了废除褚英太子之位的决定。此后,褚英因诅咒大臣和弟弟们而被软禁,最终在两年后被处决。
尽管如此,努尔哈赤并未因褚英之死而对其子孙冷漠。努尔哈赤依然照顾褚英的三个儿子,给予他们机会参与朝政。特别是褚英的嫡长孙杜度,他在父亲被废后已经19岁,正值能建功立业的年纪。努尔哈赤给予杜度台吉的职位,并让他随贝勒代善出征,立下了赫赫战功。虽然如此,杜度的地位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继位,虽然杜度继续参与各大征战,但他始终未能获得足够的荣誉。
杜度的父亲褚英被处决后,杜度作为褚英的长子,理应有更高的地位,但在皇太极的治下,杜度始终未得到提升。杜度虽然屡立战功,但始终未能突破“安平贝勒”的爵位,这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不满。尤其是与其他贝勒相比,他的待遇显得尤为冷淡,甚至连最基本的奖赏都未曾得到。
杜度之所以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或许与他血统和身份有关。作为太祖的嫡长孙,杜度的父亲褚英因其性格暴虐被处死,而杜度本身作为太祖的亲孙,又身为“罪臣之孙”,始终无法完全获得皇太极的信任。在皇太极的眼中,杜度始终是一个威胁,特别是在杜度屡次立下赫赫战功之后,这种不信任愈加加深。
尽管杜度不断展示出自己的忠诚与能力,皇太极的冷遇依然没有改变。皇太极将其他的亲王、贝勒提升,而杜度却始终被限制在安平贝勒的地位,这无疑加剧了他内心的失落与愤懑。即使在崇德年间,杜度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屡屡为大清立下战功,但在封爵时仍未得到任何晋升。
最终,杜度的战功虽被认可,但他并未获得应有的荣耀,直至崇德七年因抑郁病逝。皇太极得知杜度去世后,曾一度给予杜度儿子们爵位继承权,然而杜度的家族在经历了多次波折后,依旧未能恢复到应有的高位。
然而,杜度的后代中,确实有一位突出的角色。杜度的儿子穆尔祜的长女嫁给了顺治帝最宠爱的董鄂妃的父亲,这使得杜度家族的血脉通过董鄂妃得以与皇室紧密相连,最终杜度家族的后人居然成为了皇后。
这一切的发生也许正是命运的巧合,穆尔祜的后代通过婚姻得到了与皇室的联系,而在顺治、康熙和雍正的朝代,杜度家族逐渐恢复了名誉。虽然杜度未能在生前得到应有的荣光,但他的血脉却通过后代得以复兴,并最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