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看懂了刘备为何联合曹操,也就明白了,为啥德国总理朔尔茨要访华
迪丽瓦拉
2025-09-17 07:31:48
0

当然,下面是对你文章的改写版本,我保留了原意,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同时尽量保持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一、刘备的两大核心特质

读历史最怕的就是带入太多感情色彩,这往往会模糊事实。以三国时期的刘备为例,如果你跟着《三国演义》的节奏走,代入了情感,那么很多事情就难以理清。

举个例子,刘备到底靠什么起家?并不是靠“皇叔”的光环,也非凭借“仁德遍及天下”的美名,而是靠两个字——“能打”。

蜀汉名臣彭羕在煽动马超造反时,曾评价刘备:“老革荒悖,可复道邪!” 意思是说,刘备毕生都是一名老兵,不值得寄予太大希望。由此可见,三国初期的刘备究竟有多强悍。换句话说,他就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总能死里逃生,重新站起来,再次搅动风云。

因此,有人曾形容,刘备最初就是当时最强的“雇佣兵团”。这个说法虽然不严谨,却形象地揭示了他的本质。也正因如此,刘备走到哪里,总有人愿意接纳他——换个说法就是,他身上能够创造价值。

但想要他彻底归顺?别做梦了!连眼光极准的曹操都坦言:“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句话里面没有一点想收服刘备的意思。

刘备家世显赫,且自身能力与野心兼备,这就注定了他是个带着强烈“使命感”的枭雄。想要收服这样的人,简直是痴心妄想。

弄清了刘备的两大特征,我们也就明白了笔者为何喜欢将他与德国相比较——当然,千万别生搬硬套。历史是动态发展的,且在不同历史阶段会采取不同的战略。今天刘备可能像德国一样,而明天他又可能像俄罗斯,这全取决于所处的时代环境。

过去一提到中国,大家常用刘备做比喻,但现在还能这么套用吗?未必了。现在的中国更像逐渐羽翼丰满的曹操。即便如此,曹操依旧不敢轻易与二袁翻脸,正是实力演变和历史进程共同造就的结果。

所以,我们只需把握三国初期刘备的本质:能打(强悍的能力)与祖上阔过(使命感满满),这也解释了为何刘备最终被按制住了。毕竟,不论是袁绍还是袁术,都是靠吃大汉剩余资源(可类比二战后遗症)起家,怎么可能容许刘备再度崛起,演绎一出王者归来的戏码呢?

---

二、徐州失守,刘备濒临“断气”

所以,当刘备终于打出名堂,占领徐州时,袁术便开始盯上了他。

袁绍虽然表面上对刘备有所示好,内心却希望袁术和刘备互相残杀。那时袁绍正忙着与公孙瓒厮杀,所以对刘备的态度极为清晰:既要争取拉拢,又要分化牵制,同时还想借机拖住袁术。

然而祸从天降,袁术借助吕布之手,夺取了刘备的徐州。此刻的刘备几乎到了“断气”的边缘。

如果联系当下,为何北溪管道爆炸后,德国作为最大受害者却迟迟不敢表态?北溪两条管道直接供应德国能源。即使普京多次指责英国参与爆炸事件,德国仍然选择沉默。

这并非无奈,而是恐惧。就像刘备的徐州被袁术和吕布联手夺走一样,刘备的脖子已经被卡住,几乎喘不过气来,想活命只能先暂时认怂:“徐州早想给你们了,我去小沛也行。”这个策略是一样的,先保住性命,再图后路。

于是,刘备撤退到小沛。但对他来说,活着有两种选择:一是永远充当耗材、炮灰;二是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争取自主命运,不能永远做别人的雇佣兵。

显然,刘备追求的是第二种活法。

于是他与吕布翻脸,打不过就求助曹操,展开所谓“联合曹操”的策略。此时的刘备,已非当年初出茅庐、慷慨给曹操写信教训他的那个“面子很大”的人了。

分析刘备与曹操的联合,我们也能理解德国总理朔尔茨为何在此时选择访华,似乎忘了上台之初的豪言壮语。总结起来,原因只有两点。

---

三、刘备为何联合曹操?

首先,出于生存需要。刘备虽另类,但毕竟是袁术阵营一员。可没想到大哥袁术竟背后捅刀。

为何袁术会背叛?因为北方袁绍正与公孙瓒在幽州激烈厮杀,演绎“相煎何太急”的悲剧。

而这场混战正因袁术与公孙瓒结盟,令袁绍头疼不已。袁术趁机扩张势力,拿下徐州便成为关键一招,以夹击袁绍。而曹操控制的兖州,正是这场对抗的前沿阵地,曹操当然不会坐视不管。刘备看中了这个矛盾,抓住了机会。

有人会问,为何刘备不直接联合袁绍?理由有二:一是远水难救近火;二是袁绍正痛打公孙瓒,若此时刘备投靠袁绍,未免成为第二个吕布,前途堪忧。

综合来看,刘备算得很准:曹操需要他活着,哪怕刘备曾骂过曹操。

其次,无论联合还是投靠,刘备的最终目标是夺回徐州,获得生存空间和资源。

事实证明,打败吕布后,刘备立刻背叛曹操,重新夺回徐州自立门户。对此必须清楚:别误以为谁服了谁。

这背后更深的价值在于,袁术集团内部的矛盾被彻底公开化,但本质上是一种讨价还价的过程。

刘备向曹操拿出的是关羽和张飞,德国拿出的则是“汉堡港收购案”和“汽车芯片”。虽然表现出诚意,但实质上是在要价。大家都知道刘备的特殊身份,所以不排除他反复无常,一旦“袁术”集团提出更高条件,刘备立刻跳反。

但无论如何,刘备的出现对曹操来说,是最好的宣传。它能让天下英雄见识到曹操的胸怀与号召力,这些无形资产一旦用好,效果巨大。普通百姓或许只关心自己碗里的三瓜俩枣,但国家层面则要看大局。

最后必须强调,历史虽表面上不断分合,实质内容却与以往不同,玩法在升级。不要拘泥于形式,只需抓住本质,便能看清大体趋势。

所以,笔者才说,只要看懂刘备为何联合曹操,也能理解德国总理朔尔茨为何此时访华。此文仅为探讨,抛砖引玉。无论如何,谁不希望自己的国家日益强盛呢?

---

如果你需要进一步调整风格或增加更多细节,随时告诉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明中期景德镇青花瓷考古持续深入 近年来,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工作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一号沉船被确认为明正德年间商船,...
原创 五... 五代十国:安重荣起兵造反,冯道负晋主托孤 天福六年(公元941年)冬季,晋主忆起桑维翰之言,北巡邺...
浙江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晚清货... # 浙江造光绪元宝当十铜元:晚清货币改革的实物见证与收藏珍品 在中国近代货币史上,光绪元宝铜元是晚清...
原创 他... 中国古代历史中有许多杰出的武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传奇故事至今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像三国时期的张飞和赵...
原创 汉... 刘协不缺杀掉曹操的心,也不缺杀掉曹操的机会,缺的是杀掉曹操后还能保证自己没事儿的方法。如果杀了曹操一...
原创 印... 在17世纪的北美,随着第一批欧洲殖民者的船只驶入这片未知的新大陆,他们带来了全新的贸易模式。这种模式...
吸引人的短视频有爽剧 还有红色... “名侦探小宇”团队正在制作道具。受访者供图 “郝家豁”团队正在拍摄。受访者供图 “以吾辈之青春,捍...
原创 为... 中国古代有很多著名的建筑,其中故宫无疑是最为人们熟知的之一。从明朝开始,故宫就成了皇帝的居住地,并一...
原创 低... 1.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一书中讲到崇祯皇帝自杀的悲壮时,故事戛然而止,许多人因此感到遗憾。虽...
郑佳明:湖湘文化与湖南伟人 一、近代湖南的辉煌业绩和伟人、英雄群体 近代史有一个说法,就是从1840年算起到1949年为止,是1...
原创 赵... 长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这场战争让赵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几乎导致了国家的崩溃。然而,令人...
原创 国... 1934年10月,因红军领导人博古和李德在指挥上犯下严重错误,导致中央苏区在蒋介石第五次围剿中惨败。...
原创 日... 最近日本闹翻了,不是动漫,不是关税,而是翻出了一个已作古快80年的人——王仁三郎。 曾几何进,这位爷...
原创 西... 西晋时期,有一位非常出名的富豪,那就是石崇。提到石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他和王恺的斗富故事,这段往...
原创 为...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有些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它们的影响依然深远,如同一圈圈涟漪,始终在触动着后...
原创 狄... 唐朝长安城中有一座名为太极宫的宫殿,而在太极宫的东北角,有一座特别的建筑——凌烟阁。这个凌烟阁因唐太...
原创 原... 秦朝末年,天下动荡不安。首先是陈胜和吴广在大泽乡率先揭竿而起,接着项羽也带领着8000名来自关东的勇...
原创 成... 成吉思汗:草原上的传奇 成吉思汗,这位曾统一蒙古各部的伟大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
原创 夷... 夷陵之战,深刻地改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尤其是蜀汉政权的命运走向。这场战争的胜负并不是由一场突如其...
原创 曾...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延续了五千年。从文化到皇权的推动,汉族最终统一了中原,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