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看懂了刘备为何联合曹操,也就明白了,为啥德国总理朔尔茨要访华
迪丽瓦拉
2025-09-17 07:31:48
0

当然,下面是对你文章的改写版本,我保留了原意,增加了一些细节描述,同时尽量保持整体字数变化不大。

---

一、刘备的两大核心特质

读历史最怕的就是带入太多感情色彩,这往往会模糊事实。以三国时期的刘备为例,如果你跟着《三国演义》的节奏走,代入了情感,那么很多事情就难以理清。

举个例子,刘备到底靠什么起家?并不是靠“皇叔”的光环,也非凭借“仁德遍及天下”的美名,而是靠两个字——“能打”。

蜀汉名臣彭羕在煽动马超造反时,曾评价刘备:“老革荒悖,可复道邪!” 意思是说,刘备毕生都是一名老兵,不值得寄予太大希望。由此可见,三国初期的刘备究竟有多强悍。换句话说,他就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总能死里逃生,重新站起来,再次搅动风云。

因此,有人曾形容,刘备最初就是当时最强的“雇佣兵团”。这个说法虽然不严谨,却形象地揭示了他的本质。也正因如此,刘备走到哪里,总有人愿意接纳他——换个说法就是,他身上能够创造价值。

但想要他彻底归顺?别做梦了!连眼光极准的曹操都坦言:“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句话里面没有一点想收服刘备的意思。

刘备家世显赫,且自身能力与野心兼备,这就注定了他是个带着强烈“使命感”的枭雄。想要收服这样的人,简直是痴心妄想。

弄清了刘备的两大特征,我们也就明白了笔者为何喜欢将他与德国相比较——当然,千万别生搬硬套。历史是动态发展的,且在不同历史阶段会采取不同的战略。今天刘备可能像德国一样,而明天他又可能像俄罗斯,这全取决于所处的时代环境。

过去一提到中国,大家常用刘备做比喻,但现在还能这么套用吗?未必了。现在的中国更像逐渐羽翼丰满的曹操。即便如此,曹操依旧不敢轻易与二袁翻脸,正是实力演变和历史进程共同造就的结果。

所以,我们只需把握三国初期刘备的本质:能打(强悍的能力)与祖上阔过(使命感满满),这也解释了为何刘备最终被按制住了。毕竟,不论是袁绍还是袁术,都是靠吃大汉剩余资源(可类比二战后遗症)起家,怎么可能容许刘备再度崛起,演绎一出王者归来的戏码呢?

---

二、徐州失守,刘备濒临“断气”

所以,当刘备终于打出名堂,占领徐州时,袁术便开始盯上了他。

袁绍虽然表面上对刘备有所示好,内心却希望袁术和刘备互相残杀。那时袁绍正忙着与公孙瓒厮杀,所以对刘备的态度极为清晰:既要争取拉拢,又要分化牵制,同时还想借机拖住袁术。

然而祸从天降,袁术借助吕布之手,夺取了刘备的徐州。此刻的刘备几乎到了“断气”的边缘。

如果联系当下,为何北溪管道爆炸后,德国作为最大受害者却迟迟不敢表态?北溪两条管道直接供应德国能源。即使普京多次指责英国参与爆炸事件,德国仍然选择沉默。

这并非无奈,而是恐惧。就像刘备的徐州被袁术和吕布联手夺走一样,刘备的脖子已经被卡住,几乎喘不过气来,想活命只能先暂时认怂:“徐州早想给你们了,我去小沛也行。”这个策略是一样的,先保住性命,再图后路。

于是,刘备撤退到小沛。但对他来说,活着有两种选择:一是永远充当耗材、炮灰;二是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争取自主命运,不能永远做别人的雇佣兵。

显然,刘备追求的是第二种活法。

于是他与吕布翻脸,打不过就求助曹操,展开所谓“联合曹操”的策略。此时的刘备,已非当年初出茅庐、慷慨给曹操写信教训他的那个“面子很大”的人了。

分析刘备与曹操的联合,我们也能理解德国总理朔尔茨为何在此时选择访华,似乎忘了上台之初的豪言壮语。总结起来,原因只有两点。

---

三、刘备为何联合曹操?

首先,出于生存需要。刘备虽另类,但毕竟是袁术阵营一员。可没想到大哥袁术竟背后捅刀。

为何袁术会背叛?因为北方袁绍正与公孙瓒在幽州激烈厮杀,演绎“相煎何太急”的悲剧。

而这场混战正因袁术与公孙瓒结盟,令袁绍头疼不已。袁术趁机扩张势力,拿下徐州便成为关键一招,以夹击袁绍。而曹操控制的兖州,正是这场对抗的前沿阵地,曹操当然不会坐视不管。刘备看中了这个矛盾,抓住了机会。

有人会问,为何刘备不直接联合袁绍?理由有二:一是远水难救近火;二是袁绍正痛打公孙瓒,若此时刘备投靠袁绍,未免成为第二个吕布,前途堪忧。

综合来看,刘备算得很准:曹操需要他活着,哪怕刘备曾骂过曹操。

其次,无论联合还是投靠,刘备的最终目标是夺回徐州,获得生存空间和资源。

事实证明,打败吕布后,刘备立刻背叛曹操,重新夺回徐州自立门户。对此必须清楚:别误以为谁服了谁。

这背后更深的价值在于,袁术集团内部的矛盾被彻底公开化,但本质上是一种讨价还价的过程。

刘备向曹操拿出的是关羽和张飞,德国拿出的则是“汉堡港收购案”和“汽车芯片”。虽然表现出诚意,但实质上是在要价。大家都知道刘备的特殊身份,所以不排除他反复无常,一旦“袁术”集团提出更高条件,刘备立刻跳反。

但无论如何,刘备的出现对曹操来说,是最好的宣传。它能让天下英雄见识到曹操的胸怀与号召力,这些无形资产一旦用好,效果巨大。普通百姓或许只关心自己碗里的三瓜俩枣,但国家层面则要看大局。

最后必须强调,历史虽表面上不断分合,实质内容却与以往不同,玩法在升级。不要拘泥于形式,只需抓住本质,便能看清大体趋势。

所以,笔者才说,只要看懂刘备为何联合曹操,也能理解德国总理朔尔茨为何此时访华。此文仅为探讨,抛砖引玉。无论如何,谁不希望自己的国家日益强盛呢?

---

如果你需要进一步调整风格或增加更多细节,随时告诉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山河不会忘记 ——战略防御阶段... 解放军报 2025-06-26 06:01 ■贾 永 八一三淞沪抗战(油画,中华艺术宫藏)姚尔畅作 ...
原创 许... 耿猛子与许世友的军衔对话 “耿猛子,如果授衔,你觉得你适合拿什么军衔?能得个啥?”许世友问道。 耿...
原创 明... 明朝的历史里,总有些人物让人又恨又叹。朱高煦就是这么一个——他是永乐大帝朱棣的次子,战场上救过亲爹的...
原创 美... 在美国的许多地方,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以总统名字命名的建筑、机构和街道,例如华盛顿特区、杜鲁门号航空母...
原创 历... 古代历史人物数不胜数,其中一些人物的命运充满了神秘与不可思议。有四位中国历史上的人物,曾经过着平凡而...
原创 朱... 1398年的南京城,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躺在病榻上,生命已进入倒计时。这位从放牛娃一路拼杀到帝王...
原创 美...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段落原意,增加细节描述,同时总字数变化不大: --- 大家好,我是专注...
原创 历...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数百位皇帝,然而其中真正称得上优秀的皇帝却为数不多。如果要挑选出几位堪称“完美”的皇...
原创 王... 在讲述当年五大主力部队时,王耀武所领导的整编74军,常被称作“御林军”,是蒋介石最为依赖的精锐力量之...
原创 朱... 《——【·前言·】——》 朱元璋郎中亲外甥李文忠命悬一线,正当斩首将至,马皇后突然披上一件布满补丁的...
原创 唐...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而自由的时期,不仅政权力强盛,连皇族女性的生活也同样充满了非凡的故事和传...
原创 杨... 杨贵妃,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美人之一,曾与寿王李琩结为夫妻四年,又侍奉唐玄宗李隆基长达15年。然而,史...
原创 美... 回顾历史,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崛起,迅速成为全球超级大国,并且始终掌控着国际话语权。自美国实现全球...
梁静:战国竹书孔子文献与《论语... 战国竹书孔子文献与 《论语》源流再探 梁静 武汉大学文学院 摘要: 孔子文献的研究与原始儒家的基本观...
霍尔木兹之围:奥斯曼帝国的波斯... 公元1552年,霍尔木兹已是全球最繁忙的黄金水道。既联通着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远程贸易,又是整个欧亚大陆...
原创 能...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的安全保障机制逐步建立 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为确保毛主席及其他领导人的安全与工...
原创 朱... 朱明璋,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对故土凤阳有着深厚的感情。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一直心系家乡。当他打下...
银元瑰宝:中华民国十八年孙小头... 在中国近代机制银元收藏领域,中华民国十八年版孙中山像壹圆银币(俗称"孙小头")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艺...
原创 申... 申屠嘉,汉朝初年的一位老臣,在刘邦时期便已开始仕途。进入汉文帝时期后,他不负众望,最终成为了宰相,被...
原创 曹... 终于有一天,曹操下令将自己手下的大才子杨修处死。当这个决定最终付诸实践时,曹操却意外地感到一丝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