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长平之战是如何发生的?从平原君分析赵国败因
迪丽瓦拉
2025-09-18 18:38:56
0

长平之战:赵国的重大失误与秦国的胜利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请点击右上方“关注”按钮,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我们希望能为您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

长平之战是秦国与赵国之间的决定性战役,起因是两国为争夺上党地区而爆发的冲突。从韩国割让上党至秦国取得最终胜利,时隔三年。然而,长平之战却仅仅持续了五个月,便以赵国的惨败告终。赵国在这场战斗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秦国斩杀并坑杀的降兵和平民多达四十五万。

这场战役不仅是秦赵两国的决战,也是秦国统一六国进程中的关键节点。赵国的失败,大大加速了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史学家司马迁评价赵国的平原君“利令智昏”,这一评价似乎揭示了赵国战败的根本原因。那么,长平之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司马迁为何会如此评价平原君呢?

---

战略部署与战国格局的变化

战国时期,秦国通过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成功破坏了六国的合纵联盟,并加速了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这一战略首先针对的就是邻近的韩、赵、魏三国,而对于远方的齐国和楚国,秦国暂时采取了相对平和的态度。通过这一策略,秦国不仅削弱了六国的联合抗秦力量,还为其后来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秦国最初位于中国的西部边缘,地处偏远,距离中原的各个强国较远。直到秦穆公时期,秦国才开始逐渐参与中原的争霸,并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到秦昭王在位时,秦国的野心愈发膨胀,连年征战,目的是加快一统六国的步伐。在多次与东方诸国的战争中,秦国屡次取得胜利,包括垂沙之战、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和华阳之战等。

与此同时,赵国作为当时的战国七雄之一,依旧具有不小的实力。赵国的崛起,得益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使得赵国的军队战斗力大大增强。赵武灵王甚至派遣间谍进入秦国,勘察地形,为将来可能的对秦作战做准备。

---

上党之争与赵国的决策失误

公元前270年,秦国对赵国展开了攻势。赵国名将赵奢力挽狂澜,成功挫败了秦国的进攻,但此时范雎的“远交近攻”策略已开始发挥作用,秦国迅速攻占了魏国的野王,并切断了韩国与上党郡的联系。为了避免被秦国吞并,韩国的王位决定将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求和平。然而,上党郡的守将冯亭却不甘心屈服于秦国,他决定联合赵国,共同抵抗秦国的侵略。

冯亭的提议得到了赵国一些人的支持,但平阳君赵豹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接受上党郡可能使赵国陷入更大的困境,而赵王却没有听取他建议,而是最终决定派遣平原君赵胜去接受上党。平原君赵胜作为赵国的宰相,虽然有较强的政治和军事手腕,但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却过于贪图眼前的利益,没有从长远角度权衡利弊。

冯亭的决策其实是希望借赵国的力量与秦国抗衡,但赵国的贪欲却让他心生疑虑。赵胜没有意识到,此举将使赵国陷入秦国的钳制之中,最终导致了长平之战的爆发。

---

长平之战:决策失误与战略调整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爆发。秦国派遣白起为将,赵国则由廉颇指挥。最初,赵国的军队表现尚可,但随着战局的不断变化,赵国的军队逐渐陷入了困境。廉颇虽然英勇,但面对秦国的强大压力,仍然屡次失利,赵军士气低迷,甚至出现了军心动摇的情况。

赵王因此对廉颇产生了不满,认为他未能扭转局面。与此同时,范雎利用反间计,将赵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导致赵王决心更换将领,将廉颇换下,任命赵括接任指挥。然而,赵括虽然是赵奢之子,却缺乏实战经验,完全不具备指挥大军的能力。

秦国此时也悄然更换了指挥官,将白起换上,执行更为严密的战略。赵国对此一无所知,白起的计谋在赵国毫无反应的情况下,成功地迫使赵国陷入绝境。

---

惨败后的反思与教训

赵国的失败,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利,更是战略决策上的彻底崩溃。赵王和平原君过于贪图上党之地的利益,忽视了长期和平的战略考虑。最终,他们不仅失去了上党,还使赵国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长平之战的惨败,直接导致赵国失去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

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在战争中,决策的正确性决定了最终的胜败。而“利令智昏”则警示我们,盲目追求短期利益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平原君和赵王的错误决策使得赵国损失惨重,40多万士兵和平民丧命,赵国也因此走向了灭亡的边缘。

司马迁在《史记》中总结道:“平原君被利益蒙蔽,贪冯亭上党,最终让赵国陷入长平之灾。”这一评价,不仅揭示了赵国失败的根本原因,也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战略反思。

---

总结

长平之战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失败,更是赵国在战略决策上重大的失误。从贪图一时之利,到错误换将,再到外交孤立,赵国的每一步决策都为秦国的胜利铺平了道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胜利并不来自于短期的利益,而是需要从全局出发,做出明智的决策,确保国家的长远利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建... 毛主席曾经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然而,有时革命的确也需要通过请客吃饭来达成某种目的。1949年9月...
社教活动 | 把世界史装进手作... 2025年 11月22日-23日 历史不止在课本里, 更在指尖可触达之处。 1 中华瑰宝 ...
原创 中... 秦始皇嬴政 重要事件: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首位自称“皇帝”的君主,他的政策和改革彻底改变了中国的...
悲情黑劳士:斯巴达军国制度下的... 时至今日,斯巴达仍被视为古希腊巅峰时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强悍公民组成的重装步兵,在温泉关、普拉提...
原创 西... 中国历史考古是一门深入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学科,它通过发掘、分析地下遗存,为我们了解历史提供了丰...
中非共绘互利共赢新图景 图为11月14日拍摄的赞比亚新卡皮里姆波希车站站台。新华社记者 彭立军摄 按照相关部署安排,中国正抓...
庆州的古韵与新声(旅人心语) 从韩国首都首尔出发,驱车一路驶向东南。窗外的城市高楼渐渐隐去,山岭与田野映入眼帘。距首尔330公里,...
古三里河:京城藏着的“小江南”... 镜头推近青石板路,河水晃着碎金——哎!这可不是江南,是咱北京城里藏着的“小江南”——古三里河(即前门...
中国“琉球学”学科已正式启动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首创的中国“琉球学”学科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式启动,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琉球群岛位于...
原创 崇...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在位时,国家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内外问题接踵而至。国内,农民起义四起;外部,清...
原创 三...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群雄争霸,正如那句乱世出英雄所言,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不计其数。除了那些在战略上运...
用文物讲长江故事,那是历史的底... 金沙江,《因为长江》剧照。片方供图 8集文化纪实纪录片《因为长江》正在播出。从长江源头出发,循着自西...
原创 绝...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涌现了许多英勇的指挥官。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师长,他的牺牲令无数人感动与痛惜,那...
日本1879年强行吞并琉球:日...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近日,福建师范大学首创的中国“琉球学”学科项目已获国家批准正式启动,受到国内外广...
原创 1... 1938年,由于有汉奸泄露情报,日军迅速包围了山东乐陵县的大常村。在这紧急时刻,常大娘展现了极大的智...
甘肃公布第四批历史文化街区 近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四批历史文化街区的通知》印发。《通知》明确,省政府批准灵台县古灵台街...
当甲骨文“走入”数字世界(博物... 德国柏林民族学博物馆。 柏林民族学博物馆馆藏编号ID31949(574)甲骨正反面,高清照片可显示...
原创 谁... 自古以来,“后宫佳丽三千”这一说法总是与古代帝王紧密相连,象征着皇帝拥有无上的权力与地位。人们似乎习...
原创 守... 李世民能够在玄武门之变中取得胜利,主要依赖于他身边的文臣武将,包括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
作家梅毅做客封面新闻抖音直播间...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叶 11月20日,初冬的太阳还未落山,温暖干燥的空气中,封面新闻抖音直播间迎来了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