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秀搬起水井正喝,忽见王莽追兵赶到,匆忙一放,就歪了两千年
迪丽瓦拉
2025-09-18 20:31:38
0

在我的家乡河北省新河县,过去白穴口的那口老井是人人皆知的存在,几乎家喻户晓。然而,现在,即便是村里30岁以下的年轻人,对这口井的了解也寥寥无几了。

如果从新河县城沿着公路一直往东走六里地,你就能来到我们村。村口南边,竖着一块刻有“白穴口村”字样的石碑,这块碑是县政府为我们村所立的。

石碑背后记录着村名的由来——据说,村庙里香炉的底下有一个小孔,每当阴雨天来临,孔中就会冒出白色的气体,因此得名“白穴口”。

可以说,连我们村的名字也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但如果要说村子里最具“神气”的地方,还是要提那口位于村东约一里远的老井。

这口老井究竟有多久的历史,至今无人能确切回答。

有传说说,早在西汉末年,王莽专政时期,他对反对派和农民起义进行了血腥镇压,尤其是对汉室宗亲的屠杀更是残酷。那时,刘秀被认为是王莽最大的威胁,王莽为了除掉他,亲自带兵追杀,刘秀四处逃窜躲避。于是,民间流传下了许多关于王莽追击刘秀的故事。

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刘秀为了躲避王莽的追兵,独自一人逃亡。正值盛夏,天已经接近中午,烈日炙烤,酷热的天气让他口渴难忍,且已经很久没有水喝了。他的喉咙像是冒火一般,实在跑不动了,四处寻找水源。就在这时,他发现了我们村的这口老井。回头一看,王莽的追兵还未赶到,他便急忙下马,想要喝水。

可问题来了,他身上没有水袋,也没有提水的工具,怎么办呢?毕竟刘秀并非普通人,他是“真龙天子”,力量非凡,仿佛拥有神助。在危急时刻,他竟然将这口井给搬了起来,埋头痛痛快快地喝了一口水。

当他畅饮之后,感慨道:“这水真甜,如沙糖蜜一般!”你没听错,原本这口井的水是苦涩的,但因为刘秀的“真龙天子”气场,它竟变成了甜水井。

喝完水后,刘秀还说了一句:“只许人吃你,不许你吃人!”从那以后,这口井再也没有淹死过一个人。村里的老人曾经告诉我,听我母亲说过,爷爷小时候不小心掉进了这口井里。爷爷虽然不会游泳,但他却在水中浮得稳稳的,就像站在八仙桌上一样,丝毫没有下沉的危险。

村民们在挖井的时候,确实挖出过一块大方砖,或许这块砖就是爷爷口中的“八仙桌”。当然,这块砖是否真是刘秀留下的,是否上面刻着“只许人吃你,不许你吃人”,我们已经无法确认了。

刘秀喝完水,正打算离开,却忽然听见远处传来马蹄声和尘土飞扬,知道王莽的追兵已经快赶来了。他一惊,慌忙将井放下,但因心急,井并未放稳,从此,这口井便变得有些倾斜。尽管村里人后来多次修正过它,可每次修好第二天,井口仍然会恢复原来的倾斜模样。最终,大家也就不再修理了,井便一直保持着倾斜的状态。从那时起,这口井便被大家亲切地称作“老井”。

多年来,这口“老井”一直是我们村人生活的保障,是村里男女老少的饮用水源。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是旱年还是涝年,井水从未枯竭过。它的水质比邻村的井水要好得多,甚至比村里其他井的水都要甘甜。因此,虽然老井离村稍远,但家家户户都会到这里挑水。

每当周围村子的井水干涸时,附近的村民也会来这里取水。老井不仅养活了我们村的人,也帮助了周边的村庄。

据村里七八十岁的老人回忆,他们亲眼见过沙塔、宋亮、仁里、六户、十户等周边村的人前来挑水。传说中,还有一种说法,若家里有人得了眼病,可以在端午节那天早起,从老井打水,水里泡上柳树叶,这样的水可以用来治疗眼病。过去缺乏药物,许多人正是靠这个方法治好了眼疾。

村里还有一个习俗,若遇到久旱不雨,就去“淘井”,按老一辈人的说法,井底有“海眼”,通往东海龙宫。每当“淘井”时,老天似乎就会眷顾,开始下雨。

我自己也曾经半信半疑,直到有一次亲身经历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时我还在上小学四五年级,连续好几天没有下雨,庄稼干枯,大家都急得不行。最终,村里决定去淘老井。

那是一个中午,放学后我和其他孩子们跑到井边去看热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老井的真实面貌,也是记忆中最深刻的一次。井口用三块大石板围成,显得十分粗大。井壁是用青砖砌成的,因年久失修,井壁变得有些扁平,看上去像鸭蛋形。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倾斜的井壁!

井口上架着一个大木架,滑轮在上面旋转,用来把工人和工具送到井底。那些工人站在井底,穿着短裤和草鞋,用“溜子”桶把泥土送上来。我们几个孩子趴在井口看了好一阵子,直到工人们收工,才返回家中。没想到回到家吃午饭时,天空突然变阴,紧接着雷声轰鸣,暴雨如注。就这样,井水一下子涨满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里后来打了一眼机井,大家开始到水坑挑水,渐渐就没人再去老井打水了。上世纪80年代初,土地分配时,村里的人还会到老井提水给红薯秧浇水。我们家在老井附近还有一块地,村里人把那片地叫做“老井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井逐渐年久失修,井口因为多次大雨的冲刷而坍塌,最终变成了一个大土坑。只剩下井口周围的一圈枯草,默默诉说着这口老井曾用甘甜的水滋养了几代人,见证了无数风风雨雨。

老北平的天桥上曾有艺人说唱过我们村“老井”的故事:“南宫有个新河县,新河县有个白穴口,白穴口有个斜歪井,刘秀搬井把水喝……”这些故事和传说如今仍在我们村流传,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历史感与乡愁。

尽管历史已远,但村里老支书曾经怀揣一个梦想——重新修复这口老井,建一个亭子,还要把村前街埋在地下的两个石狮子重新竖立,立一块碑,永远铭记这口井和村子的历史。但因为资金短缺,至今这一愿望还未实现。

王莽追击刘秀的故事在我们新河一带流传甚广,而《新河县志》也记载了很多与刘秀相关的历史事件,包括刘秀经过我们县城时的事迹。根据史料推测,这口老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接近2000年前,可能与刘秀的故事息息相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秦始皇陵的规划设计最初由丞相李斯负责,依照当时的惯例进行,整个工程的监工工作则交给了大将章邯,修建工...
千年凉水河 今朝焕新颜 当夏天的晚风拂过水面,坐在凉水河边垂钓的人,正享受着此刻的岁月静好。 每条河流,都会给城市带来不一样...
原创 李... 在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成功推翻了已经衰败了276年的大明王朝,并且亲自称帝。然而,这位以...
原创 封... 看封神榜时,不少人都替妲己不值:同样是作恶,商纣王成了 “天喜星”,申公豹当了 “分水将军”,凭啥唯...
原创 刘... 219年((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八月,汉中王刘备回到成都,留镇远将军(军职三品)魏延领汉中太守(...
在皖南革命旧址解锁“红色之旅” 新华社合肥7月1日电(记者戴威 何晓)七月的皖南,蝉鸣阵阵,暑气正盛。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
王富鹏:“交广有《春秋》”:屈... 作者简介 王富鹏,男,河南柘城人。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曾任韶关学院文学...
原创 比... 研究人员复原了一位生活在10500年前的比利时女性的面容,揭示了古欧洲人拥有更深的肤色。 在一次艺...
原创 揭...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中讲述了一段关于古代福船的海上传奇故事。 南宋末年,主人公阿丘是一位经验丰...
字古以来丨“风”是怎么被记录的...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借助AI技术...
运城盐池百科丨① 千年盐脉:运... △ 查看更多内容 千年盐脉 运城盐湖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密码 引 言 在黄土高原的褶皱中,运城...
原创 1... 从国际角度看,日本是中国的邻邦,两国在经济和文化交流上日益紧密,倡导中日友好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从人...
原创 王... 1.书名: 《秦吏》 作者: 七月新番 字数: 330万+ 故事背景: 战国末年 → 秦帝国。警校生...
原创 人... 当然,我可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让内容更加丰富。下面是改写后的版本: ...
原创 元... 好的,我来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字数变化不大。 --- 头条创作挑战赛 ...
三国乱世里,他位列蜀汉五虎将,... 建安二十二年的蜀地秋雨,马超独坐在西平关的箭楼上,指尖摩挲着银枪枪杆上的刻痕 —— 那是少年时在西凉...
【湿地豫见】郑俊丽:一段生死情... 卷首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再读《三国》,读到的是一段生死情,你给我机会,我许以真情,你给我...
原创 1... 奚世亮的身世与经历 奚世亮(1515-1562),字仲明,号默斋,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原创 鸦... 棠棣说:清朝督抚制度的演变与内在矛盾 大家好,我是棠棣,一个历史爱好者,喜欢聊一聊古今中外的历史话题...
原创 他... 在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将领中,徐立清无论身处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始终秉持着任人唯亲与公道正派的原则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