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8年,楚怀王派项羽北上伐秦,救赵,派刘邦西征,取咸阳。
当此之时,秦军主力皆在燕赵大地,由章邯统帅,秦楚双方进行了惨烈的巨鹿之战、漳南之战、洹水之战,项羽所率楚军给予秦军沉重打击,秦军一败再败。
面对败局,章邯既忧心军事,更担心朝中那个吃人的家伙——赵高,这个阉宦,凡有功于朝廷之人,必受其害。
《史记.项羽本纪》载:
“赵高用事於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胜,不免於死”,“居外久,多内郤,有功亦诛,无功亦诛”。
无奈之下,章邯率部众投降项羽。英雄惺惺相惜,项羽异常器重章邯,欣然接受秦军投降。
燕赵已定,项羽将兵力转往关中咸阳。
满心欢喜的项羽,此刻听到一个坏消息:刘邦捷足先登,已入咸阳。
自己浴血奋战,却给他人却嫁衣裳,项羽自然非常愤怒,率军杀奔咸阳,却被挡在函谷关外,这更让火爆脾气的项羽怒发冲冠。一番攻击,函谷关城被攻破,项羽急速进兵到戏西,刘邦吓得腿软,赶忙与智囊张良商量对策,好在有内奸项伯帮忙周旋,游说,原本计划除掉刘邦,充满着杀机的鸿门宴,成了有惊无险的刘项大聚会。
此后不久,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大封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地盘为汉中、巴蜀地区。
分封工作完成,项羽就准备率军东归,此时,有人劝项羽道:
“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这应该是非常妙的主意。关中是指“四关之内”,东边潼关,西边散关,南边武关,北边萧关,包括长安、咸阳、宝鸡等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公元前十三世纪,周人即在此经营,建周后,又定都于此。周王室东迁后,秦人接手经营此地,秦先后在雍城、栎阳、咸阳定都,苦心经营此地达五百年之久,关中也成为大秦开创统一大业的两大粮仓之一。真的是“物产丰富,帝王建都的风水宝地”。可是项羽不并认可定都关中的建议,毅然决然地率军东归,定都彭城(今安徽省徐州)。
四年的楚汉争霸结束后,刘邦也要面临定都的大问题,他最早想选择洛阳,智囊张良建议:
“雒阳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刘邦采纳建议,定都长安,开创大汉四百年基业。
面对相同建议,项羽和刘邦却进行了截然不同的选择,究其原因,是为什么呢?
项羽与刘邦,面临的形势不同
项羽扫平秦军主力后,来到关中地区,表面上看,他的实力相当雄厚,拥有四十万大军,可这只是“驴粪蛋子,表面光”,楚军的战斗力绝对是超强的,可数量却并不是很多,充其量数万人众,项羽此时统领的还是诸侯联军,有赵王赵歇的部队,有魏王豹的部队,有燕王韩广的军队,还有韩王成的部队等。鱼龙混杂,有如东汉末年共讨董卓的军阀联军,虽共举一个盟主,却各自心怀鬼胎,项羽在分封诸侯时,又以亲疏远近为标准,分封事宜惹得众人不服,原山东六国旧贵族心中更是不服。
假若项羽定都关中,这些诸侯肯定不愿意,他们会返回故地,燕赵大地离关中尚有千余公里,一旦他们脱离项羽的视线,肯定会起来闹事,这是项羽十分担心的事情。
刘邦称帝后,也分封异姓王在东边,但他的分封基本上能令诸侯满意,而且他实实在在给予了这些诸侯好处,他抛弃六国旧贵族不封,韩信、英布、卢绾、彭越皆是穷苦人出身,得到一方诸侯之地,在汉朝建立之初,他们对刘邦还是感恩戴德的。刘邦不必担忧眼前会出现大乱子。
项羽与刘邦,中坚力量不同
项羽是以江东八千子弟起家,灭秦进入咸阳后,这些骨干力量大部分都还在,而项羽所率本部楚军,基本都是江东、江淮人。这些人有极强的思乡情绪,背井离乡,远赴千里来征战,灭秦,他们还愿意,“暴秦共击之”,天下受到奴役的百姓都会这么想。如今,秦已灭,他们迫切想回到家乡,回到自己的出生之地,这是项羽无法解决的乡愁。
刘邦的部队,开始也是江东子弟,但这些人的忠诚度似乎并不高,在刘邦被封为汉王,往封地行军的路上,原有的部队就跑了大半,经萧何在本地招募,才凑起数万兵力。彭城大战、荥阳大战、成皋大战,刘邦都被项羽杀得大败。
“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杀汉卒十馀万人”,“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
刘邦连妻儿老父都丢了,慌不择路地逃跑,原有的部队四处溃散,在这关键时刻,还是萧何做好后勤总管,替刘邦在关中地区招兵买马,聚力量。
“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自常兴关中,辄补缺”。
刘邦又采纳张良之计,许以裂地封王,拉来韩信、英布、彭越、吴芮等力量,共同将项羽逼杀在乌江边。刘邦称帝后,将韩信、英布等人分封在江淮、齐赵故地,也是充分考虑了人心。
考虑到上述两点因素,项羽必须东归。但他又不便明说,只好虚与委蛇,“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给人留下一种小家子气的印象。
至于有观点认为,藏书是贵族出身,只想当诸侯,无称帝的想法,并不准确。
《史记.项羽本纪》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这与刘邦“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如出一辙,都是心怀大志的表现。
项羽绝不会仅仅满足于做个诸侯之中的霸主。
只是当时天下共主楚怀王还在,诸侯又拥兵自重,项羽仓促之间,不能贸然称帝,否则他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缓图之”是他的既定战略。
只是项羽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的注意力全放在了田荣、英布、彭越这些勇悍之辈身上,力图消灭他们的力量,却不知道,普天之下,最可怕的却是,那个在他面前总是陪着笑脸,处处服软的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