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定都关中的建议,为什么项羽置若罔闻,刘邦却欣然接受?
迪丽瓦拉
2024-11-09 07:42:44
0

原标题:面对定都关中的建议,为什么项羽置若罔闻,刘邦却欣然接受?

公元前208年,楚怀王派项羽北上伐秦,救赵,派刘邦西征,取咸阳。

当此之时,秦军主力皆在燕赵大地,由章邯统帅,秦楚双方进行了惨烈的巨鹿之战、漳南之战、洹水之战,项羽所率楚军给予秦军沉重打击,秦军一败再败。

面对败局,章邯既忧心军事,更担心朝中那个吃人的家伙——赵高,这个阉宦,凡有功于朝廷之人,必受其害。

《史记.项羽本纪》载:

“赵高用事於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胜,不免於死”,“居外久,多内郤,有功亦诛,无功亦诛”。

无奈之下,章邯率部众投降项羽。英雄惺惺相惜,项羽异常器重章邯,欣然接受秦军投降。

燕赵已定,项羽将兵力转往关中咸阳。

满心欢喜的项羽,此刻听到一个坏消息:刘邦捷足先登,已入咸阳。

自己浴血奋战,却给他人却嫁衣裳,项羽自然非常愤怒,率军杀奔咸阳,却被挡在函谷关外,这更让火爆脾气的项羽怒发冲冠。一番攻击,函谷关城被攻破,项羽急速进兵到戏西,刘邦吓得腿软,赶忙与智囊张良商量对策,好在有内奸项伯帮忙周旋,游说,原本计划除掉刘邦,充满着杀机的鸿门宴,成了有惊无险的刘项大聚会。

此后不久,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大封诸侯,刘邦被封为汉王,地盘为汉中、巴蜀地区。

分封工作完成,项羽就准备率军东归,此时,有人劝项羽道:

“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

这应该是非常妙的主意。关中是指“四关之内”,东边潼关,西边散关,南边武关,北边萧关,包括长安、咸阳、宝鸡等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公元前十三世纪,周人即在此经营,建周后,又定都于此。周王室东迁后,秦人接手经营此地,秦先后在雍城、栎阳、咸阳定都,苦心经营此地达五百年之久,关中也成为大秦开创统一大业的两大粮仓之一。真的是“物产丰富,帝王建都的风水宝地”。可是项羽不并认可定都关中的建议,毅然决然地率军东归,定都彭城(今安徽省徐州)。

四年的楚汉争霸结束后,刘邦也要面临定都的大问题,他最早想选择洛阳,智囊张良建议:

“雒阳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

刘邦采纳建议,定都长安,开创大汉四百年基业。

面对相同建议,项羽和刘邦却进行了截然不同的选择,究其原因,是为什么呢?

项羽与刘邦,面临的形势不同

项羽扫平秦军主力后,来到关中地区,表面上看,他的实力相当雄厚,拥有四十万大军,可这只是“驴粪蛋子,表面光”,楚军的战斗力绝对是超强的,可数量却并不是很多,充其量数万人众,项羽此时统领的还是诸侯联军,有赵王赵歇的部队,有魏王豹的部队,有燕王韩广的军队,还有韩王成的部队等。鱼龙混杂,有如东汉末年共讨董卓的军阀联军,虽共举一个盟主,却各自心怀鬼胎,项羽在分封诸侯时,又以亲疏远近为标准,分封事宜惹得众人不服,原山东六国旧贵族心中更是不服。

假若项羽定都关中,这些诸侯肯定不愿意,他们会返回故地,燕赵大地离关中尚有千余公里,一旦他们脱离项羽的视线,肯定会起来闹事,这是项羽十分担心的事情。

刘邦称帝后,也分封异姓王在东边,但他的分封基本上能令诸侯满意,而且他实实在在给予了这些诸侯好处,他抛弃六国旧贵族不封,韩信、英布、卢绾、彭越皆是穷苦人出身,得到一方诸侯之地,在汉朝建立之初,他们对刘邦还是感恩戴德的。刘邦不必担忧眼前会出现大乱子。

项羽与刘邦,中坚力量不同

项羽是以江东八千子弟起家,灭秦进入咸阳后,这些骨干力量大部分都还在,而项羽所率本部楚军,基本都是江东、江淮人。这些人有极强的思乡情绪,背井离乡,远赴千里来征战,灭秦,他们还愿意,“暴秦共击之”,天下受到奴役的百姓都会这么想。如今,秦已灭,他们迫切想回到家乡,回到自己的出生之地,这是项羽无法解决的乡愁。

刘邦的部队,开始也是江东子弟,但这些人的忠诚度似乎并不高,在刘邦被封为汉王,往封地行军的路上,原有的部队就跑了大半,经萧何在本地招募,才凑起数万兵力。彭城大战、荥阳大战、成皋大战,刘邦都被项羽杀得大败。

“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杀汉卒十馀万人”,“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馀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

刘邦连妻儿老父都丢了,慌不择路地逃跑,原有的部队四处溃散,在这关键时刻,还是萧何做好后勤总管,替刘邦在关中地区招兵买马,聚力量。

“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自常兴关中,辄补缺”。

刘邦又采纳张良之计,许以裂地封王,拉来韩信、英布、彭越、吴芮等力量,共同将项羽逼杀在乌江边。刘邦称帝后,将韩信、英布等人分封在江淮、齐赵故地,也是充分考虑了人心。

考虑到上述两点因素,项羽必须东归。但他又不便明说,只好虚与委蛇,“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给人留下一种小家子气的印象。

至于有观点认为,藏书是贵族出身,只想当诸侯,无称帝的想法,并不准确。

《史记.项羽本纪》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这与刘邦“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如出一辙,都是心怀大志的表现。

项羽绝不会仅仅满足于做个诸侯之中的霸主。

只是当时天下共主楚怀王还在,诸侯又拥兵自重,项羽仓促之间,不能贸然称帝,否则他就会成为众矢之的,“缓图之”是他的既定战略。

只是项羽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的注意力全放在了田荣、英布、彭越这些勇悍之辈身上,力图消灭他们的力量,却不知道,普天之下,最可怕的却是,那个在他面前总是陪着笑脸,处处服软的刘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唐朝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不仅在政治、军事上取得了显赫的成就,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顶...
原创 钓... 凌晨四点,平壤普通江面浮起薄雾。56岁的朴师傅甩出鱼钩,身旁铝桶里游着两尾小鱼——这是他今日给孙子的...
原创 原... 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个充满历史深意的话题——刘备东征期间,为什么他向朝中大臣征询意见,而诸葛亮却保持沉默...
原创 唐... 唐玄宗李隆基凭借着自己的非凡能力和坚定的奋斗精神,从一个庶子成长为大唐天子,并最终打造了大唐的辉煌盛...
原创 坐... 云南王沐英的传奇一生 朱元璋的儿子们各自有着值得一提的故事,而作为明朝开国皇帝的亲生儿子,沐英的经...
原创 汉... 在三国时期,曹操之所以能成为第一个统一北方的诸侯,主要是因为他具备出色的知人善用的能力。他对人才的敏...
原创 他... 在曹操早期征战的岁月中,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对曹操的成功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他就是才智卓越的荀彧...
原创 曹...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灵涂炭,各个诸侯如狼似虎,互相征伐,互相吞并。在这样一个充满战争和混乱...
原创 假... 能在曹操早期担任管家的,绝对不是庸庸碌碌之辈。曹操的识人之明在三国众多历史人物之中,实属顶尖。一个能...
原创 虎... 《三英战吕布》是《三国演义》中的一幕经典场景,它不仅让吕布名声大噪,成为了天下无敌的猛将,也使得刘备...
原创 刘... 在《三国演义》里,刘备身边猛将如云,那他这辈子最信得过的大将是谁呢?嘿,关羽肯定算一个,那其他三位又...
原创 秦...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位实现大一统的帝王,被后人尊称为“千古一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自幼身...
原创 晚... 在众多描绘清宫生活的电视剧中,后宫中的嫔妃们通常被塑造成花容月貌、姿态万千的美丽女子。然而,当人们真...
原创 蓝... 蓝玉作为太子妃的舅舅,不仅拥有显赫的皇亲国戚身份,而且在官场上也屡次获得提拔,最终成为了凉国公、太子...
《仁王3》新试玩来袭!战国武士... 近日,备受瞩目的游戏《仁王3》在PlayStation平台上公布了详尽的游戏内容概览,由光荣特库摩精...
原创 欧... 拿破仑和希特勒,两个曾在欧洲历史上创造过“神话”的人物,无论从正面还是反面来看,他们的行为都深刻影响...
原创 公...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王室中鲜有杰出的人物脱颖而出。在始皇帝的后代中,扶苏无疑是最具才干和远见的人物。然...
原创 三... 汉五在虎蜀将汉中的五关虎将羽中、,张关飞羽、、赵张云飞三、人的英雄赵事云迹的几乎事成迹了几乎蜀成为了...
原创 慈... 在清朝历史上,慈禧与慈安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两位皇后,虽然都是位高权重的女性人物,但她们之间的互动...
原创 宋... 引言 在我国古代,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历代帝王开始普遍自称为“朕”。“朕”在古代是“我”的意思,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