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对崇祯说:答应我3个条件,我立刻称臣!崇祯:朕选择去死
迪丽瓦拉
2024-11-09 15:07:59
0

原标题:李自成对崇祯说:答应我3个条件,我立刻称臣!崇祯:朕选择去死

末代皇帝的一生,都可以用惨来形容,其中在明清朝最为明显,清朝溥仪,明朝崇祯,其中崇祯算得上是历史上少有的被上吊而死的皇帝,有人评价崇祯无能,但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当时明朝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落下一个烂摊子等着崇祯收拾,崇祯没有收拾过来,倒也并不是什么特别稀奇之事。

当时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眼看明朝就要被自己推翻了,据说李自成还对崇祯揶揄说:答应我3个条件,我立刻称臣!结果崇祯表示:朕选择去死!

那么这其中到底是为什么呢?

单从结果上来看,李自成这人有皇帝的命,没有皇帝的运。

当时崇祯也是觉得自己日子不多了,只能破罐子破摔问李自成有着什么要求,当时李自成顿时兴趣就来了,首先李自成想着让崇祯帝给他封地。

说来李自成后来的命运,也是输在了这一点,这人也许在领导方面是出众的,但内心却还是欠缺一点格局,因此李自成便是想着让崇祯帝将陕西以及西北一些土地分给他,不难看出,李自成想在自己家附近做一个土皇帝。(李自成是陕西米脂人。)

毕竟李自成可能也想到,世界上有哪个朝代是能永久存在下去的呢?太祖皇帝拼命打下来的江山,最终也经不起平庸后辈的折腾。

再来第二个条件就是,李自成开始对崇祯漫天要价,说要100万白银作为军饷,这100万崇祯帝并不是拿不出来,但李自成明摆着这是在欺负他这个亡国君主,到了这个时候崇祯帝还是骨气了一把。

皇帝再昏,内心那股皇室的傲气还是有的,若是在这个时候由着李自成来,最终还是让明朝覆灭,崇祯就对于在自己黑历史上又多增添了一笔。

据说,最终李自成进攻的时候,掠来的白银多达千万两,这就完全表明,不是崇祯帝不想打发李自成,而是崇祯帝知道这是李自成明摆着在羞辱他。

最后一个条件可以说就有些离谱了,李自成提出自己可以出兵作战,但不奉诏觐见,翻译一下就是:自己要做明朝的大将军,但不用履行朝廷的责任,而朝廷还得给他发放俸禄。

当时清朝的八旗铁骑让明朝闻之丧胆,李自成知道自己去了也是送死的命,因此还不如让明朝给予自己一个封号,这种享受着朝廷待遇,但又不履行职责的事,谁不想要呢?

从这三个条件就足以看出,李自成确实是一个欠缺格局之人。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两方人最终也是没有谈拢,崇祯帝来到景山上吊而死,恢弘的大明王朝,就此覆灭在了历史上。

从这件事情上,几乎也是暴露了两个人的性格上的缺陷以及格局,这个时候若是崇祯帝适当圆滑一些,先让李自成“招安”,日后再找个借口将其处死,这并不是什么不可能之事。

从李自成身上就不由让人想到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当时朱元璋的出身可以说是比李自成还要差,但区别就在朱元璋确实是一个心系天下的人,而李自成却是一门心思想着如何享受胜利的战果,两边的格局,谁日后更有作为,自然是一目了然。

但换句话说,李自成也许也知道,自己没有当皇帝的命,也没有那治理天下的能力。

反观崇祯这边就更好理解了,并不是他不想好好治理天下,一是当时天下他没那个能力治理,二来也是先皇给他留下的烂摊子,可以说就是一个新手开始了一个地狱级难度的副本。

有一句话总结得很到位,明朝昏君不少,但皇室那股傲气几乎都体现出来了,宁可死也不愿投降,最终这两种性格的人,自然促成了一个如此结果,如此看来,还真是一番天意。

而李自成也最终没能有着什么好下场,到了最后落得一个被村民误杀的结局,着实令人叹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苏... 苏联是和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在冷战期间两国互不相让,险些造成了核武器级别的第三次世界大战。199...
有文化的吉林市(十五)夫余国迁... 汉、魏时期、是夫余比较强盛的时代。西晋以后,夫余频遭邻近各族的侵袭、国势开始衰落。夫余历史上最后一次...
原创 东... 接着说那些喜欢贬低建国后的东北,而吹捧建国前的东北富强发达的 历史事实是东北在建国前和建国后就是地狱...
原创 明... “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段话很多人都听过。这段话讲的是明朝的历史,主要...
原创 涨...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把在北京打工的外地人员称为“北漂”。但是殊不知这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北京城竟然也是“漂来...
原创 领... 时至今日,在很多美洲国家内仍能听到“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的说法。这样的说法不是瞎编滥造,而是美洲...
原创 聊... 其实历史上的曹叡,是一个被严重低估了的皇帝。 一是因为曹叡在位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二是因为曹叡在位...
这些古代的“纪检干部”有多刚 “ 在历史上,江西泰和走出了47名监察御史和按察使。他们监督国家法律、法令的执行,维护国家利益,为民...
原创 欧... 在公元7世纪,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在南北之间架设起高速通道,留下了“弊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评价。 利...
原创 朱...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忽略了这两点。 朱棣能文能武,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他?你可能...
原创 李... 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晨雾未散,玄武门前刀光剑影。这场持续不到半日的政变,却在史书上留下无数疑...
原创 原... 引言:蒙古族人骁勇善战,朱元璋最后能开创明朝276年的基业,也是历经千难万险,没有背景,没有权势,以...
原创 同... 前言 你有没有想过,天底下最危险的职业,恐怕是"傀儡皇帝"?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曹魏40年崩塌,东...
原创 古... 从古至今我国对于死者的入葬事宜都是非常谨慎的,而古代和现代相比规矩要更多,在古代人们离世之后需要按照...
原创 苏... 宋朝文坛巨匠苏轼,可以说是古代交友最多的文人了,他不仅交朋友很广,而且还很复杂。既有朝中官员、文人墨...
原创 步... 作者:青灯 三国出枭雄,孙权、曹操、刘备三分天下。都是当时的翘楚,历史对于他们都是难分伯仲。 三个...
原创 原... 该如何对元朝进行评价,从哪一方面去了解它的历史,一直以来历史学家都对这个神秘的朝代解释较少,再到我们...
原创 公... 前言 公元641年,藏地天才少年松赞干布亲眼目睹十余天前还傲视天下的吐蕃大军,在一个深夜被唐军区区...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档案江西”音频展播 浓缩千年赣鄱文化的江西古建筑 散落在江西各地的历朝历代的建筑,犹如一部凝固的赣...
原创 朱... 引言 首先,朱元璋的高明之处在于对自己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分清了主要对手和次要对手。反观李自成进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