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本文大约1300字,阅读需要4分钟)
张仪,是魏国人,跟苏秦同时是鬼谷子的门徒,一对好基友,一起学习纵横之术,他们一起下山,然后周游列国,寻求展现才能机会。
下山时,鬼谷子和他们说,一个先吉后凶,一个先凶后吉,希望双方能和平共处。
不出鬼谷子所料,苏秦见秦王嬴驷,可惜秦王不肯听一统天下的建议。于是掉头就去先游说最弱小的燕国,开始实现他的合纵同横国际布局,第二步,接着就去赵国游说,赵国国君同意加入。
此时,实然爆发一个意外,秦国名将公孙衍,他率领大军攻击魏国,魏国四万人的主力军溃败,主帅被捉,秦国扬言要进攻赵国。
苏秦为了保护赵国此时不被攻击,想来想去,还是要找一个人可以阻止秦王东扩的步伐才行。
最好的人选就是张仪,苏秦深知张仪的才能和谋略高于自已,这个任务非他莫属。
而此时的张仪同样周游列国,但是郁郁不得志,最惨的是还困在楚国,天天饿肚子。
苏秦想办法把他请到赵国,故意使用激将法,让张仪觉得只有秦国才有力量打击赵国,然后张仪气得急急投奔秦国。
一路上,苏秦暗暗派人帮助张仪,并安排大量金钱进行公关,张仪得偿所愿见到秦嬴驷,双方谈得非常投机。
然后张仪获得他人生的第一个高官职位,就是外籍顾问官(客卿)。
此时,一直陪同张仪的随从,对张仪说出苏秦的忧虑,以及苏秦对张仪一路上的暗中帮忙。
张仪也是至情至性的男子,恍然大悟,心怀感激说到:“只要苏秦在世一天,张仪定当全力。”
此后,苏秦顺利完成六国合纵同盟的国际计划,而且该计划在战国后期重提了八次之多。可见合纵同盟计划是阻止秦国最好的方法,可惜各国人心不齐,没有成功把秦国成功打败。
再说苏秦当官的任期,在公元前333年担任合纵同盟盟约长开始,中间辗转了赵国、燕国、齐国等三个国家,最后于公元前317年,被齐国国务官派刺客刺死。
此时,距苏秦下山15年。
那么,是谁破坏了苏秦的合纵同盟战术?是张仪吗?
—————————————————————
可以肯定的说,不是张仪破坏苏秦的合纵同盟战术,因为他那时只是一个客卿身份。
我们注意的是,公元前332年,秦嬴驷再派大将公孙衍使用诈术,煽动齐魏攻击赵国。希望可以破坏合纵同盟。赵国责备苏秦,苏秦只好请求出使燕国,以便对齐国实施报复。
苏秦于是离开赵国,赵国决堤放洪水淹没齐魏大军,齐魏大军撤退。
那么,张仪的活动轨迹究竟是怎样呢,究竟有没有和苏秦交错点呢?答案也是没有的。
公元前328年,秦王派张仪、嬴华攻陷魏国的边城蒲阳。并且张仪说服国君把这个城市归还魏国,也说服魏国割十五个县给秦国。
张仪回国后,升任秦国的宰相。
公元前324年,张仪再率军攻击魏国的一个城市。
公元前322年,秦王国将张仪免职,派往魏王国担任宰相。在此期间,秦王国以张仪秘密厚赠。
此中的事情,后人自然看得非常明白,但是我们不明白的是魏国当时为何选择张仪当国家的宰相呢?
公元前317年,苏秦被刺死。同年,张仪辞去魏国的相位,返回秦国继续担任宰相职位。
此时,张仪才提出连横战略,以对抗六国的合纵同盟战术。
写到这里,不得不拍案惊讶张仪的智慧,实实远高于苏秦之上,一个人可以在两个敌对的国家担任宰相职位,担任掌握国家命脉的位置,两次出任秦国的宰相,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而张仪也兑现了当初对苏秦的承诺,只要苏秦在世一日,绝当全力。
相比庞涓与孙膑,在战火纷飞的世局,虽然各卫其主,他们的友情确实温馨而且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