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陆逊和诸葛亮谁更胜一筹?依据正史分析,差距明显就不在同一档次
迪丽瓦拉
2025-09-24 07:35:31
0

一、从三大雄主到三位权臣

如果将三国前期的曹操、刘备、孙权(父子三人)看作凭借个人的胆略与魅力,逆转历史潮流,成功把控了门阀士族的力量,并在这片动荡中展开了激烈的争斗,那么随着曹操和刘备的去世,三国的政治风向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门阀士族的力量开始强力反弹,旧有的格局逐渐瓦解,历史的车轮又一次回归。

先来谈曹魏。曹丕篡汉自立后,推翻了汉献帝,计划建立自己新的政权。为了稳固其地位,他实施了“九品中正制”,这一举措实际上是向门阀士族作出的妥协,试图调和豪族与皇权之间的矛盾。而最终能够逆袭掌控曹魏政权的司马懿,不是因为他拥有极高的个人魅力,而是因为他代表了当时强大的门阀士族的利益。

蜀汉的局势也并不简单。尽管诸葛亮长期压制益州本土的豪强势力,但随着他和蒋琬等重要人物的去世,益州本土势力重新崛起,最终掌控了蜀汉政权。即使刘禅利用宦官黄皓作为“傀儡”权臣,并提升姜维为大将军,试图重振蜀汉,也未能阻止蜀汉走向衰落。邓艾攻破蜀汉时,朝堂上充斥着投降的声音,足以证明权力已经悄然发生了转移。

东吴的局势尤为特殊。孙权作为三国中的唯一存活的雄主,本应趁机统一三国,但他不仅未能统一,反而在日后的政治生涯中逐渐表现出昏聩无能。并非孙权昏庸,而是因为大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不仅重用了陆逊这位代表江东门阀士族的将领,但最终又迫使陆逊自尽,最后将权力托付给了诸葛恪(非江东门阀士族)。这场权力斗争最终导致了东吴的内乱。

从三国中期开始,历史的主角逐渐从各大雄主的硬碰撞转变为权臣之间的较量。曹魏的司马懿、蜀汉的诸葛亮、东吴的陆逊,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正因如此,很多人认为三国后期的历史不如前期那般波澜壮阔、戏剧性十足,吸引力也有所下降,而司马家族能最终一统三国,正是这一转变的直接结果。

对于三国前期,大家更多的是将曹操与刘备放在同一舞台进行比较。而三国后期,则常常拿诸葛亮、司马懿与陆逊来进行对比。在这些人物中,司马懿显得有些另类。由于他的后代最终一统三国,历史上常常将他从“权臣圈”中剥离,放入了“帝王圈”。然而,尽管如此,司马懿仍然被后人视为权臣,与诸葛亮进行全方位的比较,却很少有人拿他和曹操、刘备对比。这种尴尬的定位,也正体现了三国时代的复杂与特殊。

相比之下,诸葛亮和陆逊则不具备这种尴尬。两人在正史中都有“独占一传”的记录。因此,如果没有司马炎篡魏,司马懿或许也会享有类似的待遇。如今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在正史中,陆逊和诸葛亮都“独占一传”,究竟谁更具影响力呢?

---

二、《三国演义》的态度

提到三国,绕不开《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它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尤其是对蜀汉的美化,深深影响了后世的看法。虽然最终我们需要依照正史来判断人物,但《三国演义》中的一些态度仍然值得深思。

例如,陆逊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后,紧追其兵,希望一举消灭刘备。然而,他在追击过程中进入了一个“石头阵”,无论如何走都无法逃脱困境。眼看就要被困死时,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突然出现,告知陆逊这场阵法早已是诸葛亮的计谋。黄承彦告诉陆逊,诸葛亮早就预料到他会来到这里,并引导他成功脱困。这一情节在《三国演义》中极具戏剧性,也明确传达了“诸葛亮更胜一筹”的观点。

那么,为何《三国演义》要让诸葛亮的岳父亲自出现,拯救陆逊呢?有三个原因:

1. 《三国演义》的惯例:小说以蜀汉为正统,往往让蜀汉在即使处于劣势时,也能保持一定的尊严。即便关羽已经丧命,蜀汉依旧能够通过“捡回一线希望”来保留一些面子。刘备兵败夷陵,同样也遵循了这一套路。

2. 为日后孙刘再度联盟做铺垫:曹丕即将进攻东吴,如果陆逊在此时死于八卦阵,东吴失去抵抗力,蜀汉也无法幸免。因此,黄承彦的出现,可以视为一种策略上的提前安排,为东吴与蜀汉的再度联盟铺路。

3. 强化诸葛亮的形象:刘备兵败后,蜀汉即将进入“龙吟虎啸”的时代。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将会与司马懿展开激烈的智力斗争。因此,早期通过这种方式为诸葛亮的英雄形象做预热,展示他非凡的智慧与能力。

无论如何,《三国演义》对陆逊和诸葛亮的对比显然是有意为之,展示了诸葛亮的超凡智慧与卓越风范。那么,正史中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

三、依据正史分析

在正史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对陆逊与诸葛亮进行对比。

其一:战绩对比

陆逊的成就主要依赖于两场大胜:夷陵之战击败刘备和石亭之战战胜曹魏的曹休。这两场战斗的胜利,固然令人称道,但其中有一个显著问题——这两场战斗本质上都是防御战。陆逊在这两次战争中依托了地形优势以及水军的优势,取得了胜利,但在主动进攻方面,他的能力就显得相对有限。

相比之下,诸葛亮虽然五次北伐中多次失败,但他每次都主动出击,面临着强敌曹魏的强大压力。在进攻中,他虽然屡屡受挫,但依然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特别是他在与司马懿的博弈中,虽未获全胜,但却在战略上大大压制了曹魏,令司马懿感到畏惧,直至死后依然影响深远。

其二:感召力对比

感召力是通过仁政或个人德行所建立的影响力,诸葛亮在这一点上远远超越了陆逊。诸葛亮治蜀,堪称神话。东晋的桓温曾问一位老人:“如今谁能比得上诸葛亮?”老人答道:“丞相活着时我们并未察觉,但他死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这样的人。”这正是诸葛亮强大感召力的体现,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感召力,诸葛亮能够从容不迫地发起北伐。

而陆逊则没有这种感召力。他的一些行事作风被认为过于冷酷和残暴,特别是有记录显示他曾屠城百姓,以获取战功。这使得陆逊在人心中缺乏与诸葛亮相当的号召力。

其三:结局对比

诸葛亮的结局和刘备、刘禅紧密相连。他与刘备和刘禅的关系犹如父子,深刻体现了君臣一体的精神。即使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仍将诸葛亮的儿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近年来,关于曹操陵墓所在位置的争论愈加激烈,许多人根据不同的线索和传言给出了各自的推测。有一种观点认...
原创 诸...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与陆逊无疑是两位极具才智的军事统帅,二人不仅各自拥有卓越的战略眼光,还以其高超的指...
原创 欧... 在罗马帝国的历史中,欧洲的三大蛮族——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和斯拉夫人,长期被视为征服和打击的对象。那些...
原创 诸... 诸葛亮在中国历史上被誉为智者,他的智慧和远见使得人们对他充满敬仰。无论是他巧妙的谋略,还是为蜀汉鞠躬...
原创 诸... 在三国末期,魏国从多个方向出动了三路大军,准备对蜀汉进行猛烈的攻击。其中,钟会和诸葛绪的队伍被困在剑...
原创 聂... 1949年,解放军在上海的战斗进展遭遇了不少阻力。在战斗局面愈加紧张的时刻,军长聂凤智焦急万分,期盼...
原创 溥... 为了达到总字数不少于600字的要求,我将对每段文章进行保留原意的改写,并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以下是改写...
康子兴评《战争与社会思想》|何... 《战争与社会思想:霍布斯以降》,[德]汉斯·约阿斯、沃尔夫冈·克内布尔著,张志超译,李钧鹏校,华东师...
原创 抗... 临阵换将,在中国军事史上一直被视为一种极为忌讳的做法。这个战略失误在历史上屡次以失败告终,几乎成了警...
原创 张... 在明朝的16位皇帝中,有几位皇帝的历史事迹尤为突出,他们的作为和成就值得后人记住: 首先是明太祖朱...
原创 洪... 1951年的一天,洪学智自掏腰包,特意让炊事班为彭总准备几道湖南菜。为了给彭德怀一个惊喜,他特意交代...
两大展览亮相山西省图书馆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孙轶琼)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山西省文化...
原创 左... 1996 年,一封特殊的信件摆在了上海市委的办公桌上。写信之人,身份颇为特殊,他是左宗棠的曾孙左景鉴...
原创 他... 《水浒传》的故事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读者能在其中看到那些小人物的不易,看到他们是面对命运的不公时,是...
2018血渭一号墓有新进展 7月25日,记者从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出土部分遗存实验室清理与保...
原创 晚... 晚唐故事:占友妻张夫人进箴,杨行密强留李承嗣 话说李克用还兵晋阳,正值朱全忠进攻兖、郓,兖、郓为天...
原创 《... 当《长安的荔枝》的读者晒出密密麻麻的批注,书页上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句诗旁写满了...
原创 崇... 改写文章: 文 | 碧水青山 在帝尧的时代,天地变幻,山川震动,洪水汹涌而来,几乎吞噬了整个大地...
外国小伙游开封·遇见绝美中国色... 如果选择一种颜色代表中国,你会选择什么?7月23日至27日,上海合作组织媒体智库峰会在河南举行。塔吉...
原创 中... 唐朝:铜钹山的传说与安史之乱 在唐朝时期,上饶市被称为信州,而其中的铜钹山则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