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威名备受崇敬,尤其是他与诸葛亮的对抗,使他声名远扬。其实,司马懿不仅具有出色的智慧,还有深厚的忠诚。虽然他有“狼顾之相”,但并没有狼子野心。如果没有后来的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可能会成为魏国的诸葛亮,鞠躬尽瘁,且不仅仅是诸葛亮一人。
曹爽通过“捧杀”成功了
景初三年正月(239年),当时担任太尉的司马懿正带领军队从辽东调往河内郡驻扎,途中接到魏明帝急召,于是急忙返回京城。
当司马懿赶到时,魏明帝曹叡已经临终。在临终时,曹叡因为终生未有子嗣,特别对床边的司马懿和曹爽交代了身后事,托付二人辅佐他8岁的养子曹芳继位为帝。曹叡叮嘱他们两人共同辅政,直到天明时分,曹叡在洛阳的嘉福殿去世,享年仅36岁。
由于曹芳年幼,实际的权力掌握者便是司马懿和曹爽。然而,权力毕竟难以共享,两个有雄心的人不可能安于共享权力。司马懿和曹爽之间的权力斗争从此开始,而在这场斗争中,司马懿聪明多谋,却在许多方面处于下风。
曹爽是曹真之子,年轻有为,又深得魏明帝的宠爱,在曹家年轻一代中,几乎没有人能与之匹敌。起初,司马懿与曹爽的关系相对平衡,两人共同分摊权力,既相互制约也相互依赖。尽管如此,二人的合作并不容易维持,最终也逐渐走向对立。
两人同为假节钺,都负责指挥军队,掌握重要的军事和政府事务。即便是禁军的指挥权,他们也各自拥有一半,控制三千精兵。
当时,虽然司马懿已年过六旬,但他依旧积累了深厚的政治资源。曹爽虽年轻,但身边也有许多志向远大的青年才俊。曹爽对司马懿采取的策略可以说是高明的。
曹爽一开始对司马懿表现得如同父亲般尊敬,并且上奏魏明帝,将司马懿的职位从太尉提升为大司马,这样不仅提升了司马懿的名誉地位,还为他带来了更多的实权。但这些关心背后,其实是曹爽的“捧杀”之计。因为随着司马懿权力的增加,曹爽也意识到,司马懿的权力如果不受制约,将是自己的威胁。
接着,曹爽又提到,历任大司马的官员往往死于任上,认为这个职位不吉利,于是再将司马懿升职为太傅。通过这样一系列操作,曹爽成功地将司马懿从实际掌权的太尉位置上“升职”到一个荣誉性质的太傅,使得司马懿失去了实际的控制权。
司马懿此时虽然被表面“升职”,但实际上却失去了最后的实权。对于这一局面,司马懿无可奈何,他意识到自己的权力已被全面削弱。
司马懿失去最后的底牌
尽管如此,司马懿仍然有一个依靠,他依旧掌握着“持节统兵,都督诸军事”的权力,尤其是在禁军中,他依然掌控着三千精兵,这仍然是他的一张底牌。曹爽明白,禁军的控制权对于司马懿而言至关重要,既然决定采取行动,就不可能轻易放手。
禁军有三大重要职务,分别是武卫将军、中领军和中护军。武卫将军是守卫皇帝的近身力量,第一任武卫将军是许褚;中领军是禁军的最高统帅,负责掌管宫内和宫外的军队,保障皇宫安全与保卫皇权;中护军则负责掌管禁军外军,虽然职务不如中领军重要,但却有任命低级武官的特殊权力。
曹爽最初并不担心武卫将军的职位,因为他自己早在明帝临终前就已任命自己的三弟曹训担任此职,牢牢掌控。中领军职务则交给了与司马懿关系较好的蒋济,而蒋济一度被认为是潜在的“危险人物”。于是,曹爽决定将蒋济升为司马懿空缺的太尉,并将中领军的位置交给自己的弟弟曹羲。通过这一系列操作,曹爽几乎将禁军的关键职务全部掌控在自己手中。
然而,曹爽还是忽略了一些事情,尤其是对司马懿儿子司马师的低估。
司马懿失去太尉之职,远离权力中心多年,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力,但他并没有放弃。作为一位深知“忍”的人,司马懿决定低调蛰伏,等待时机。
司马懿“病”了,演出一场好戏
司马懿虽然成为了太傅,享受着朝廷给予的荣誉和特权,但在这背后却充满了危机。面对已经上了年纪的司马懿,曹爽依然小心谨慎,派遣心腹李胜前去探查司马懿的健康状况,想要确认他到底是真的生病,还是装病。
正始九年(248年)冬,李胜被派遣前往荆州刺史任上。在出发之前,他被派去探访司马懿,了解他是否真如外界所说,病入膏肓。司马懿明知李胜的意图,但依旧表演了一场绝妙的“病状”戏码。
在李胜面前,司马懿让两名侍女为他换衣,结果衣服掉落在地,随后他又让婢女给他送粥,却只喝了一半,另一半洒在了胸前。司马懿言辞含糊,语气如同对晚辈的叮嘱,尽显一位年老者的虚弱与凄凉。李胜看到这一幕,深感触动,向曹爽回报时表示:“司马公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了,他的身体已经无法再动摇什么了。”
曹爽相信了李胜的判断,认为司马懿已经不再是威胁,然而他没有意识到,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正暗中筹谋着不同的事情。
司马师的逆袭
司马师此时因母亲去世在家守孝,但他早在之前曾做过三年中护军。对于普通人来说,中护军不过是一个职务,似乎与威胁皇权无关。然而,正是这个不起眼的职务,却成了司马师掌控整个局面的关键。
作为中护军,司马师拥有任命低级武官的权力,他以此为基础,培养了一支忠诚的死士队伍。这些死士随时待命,誓死捍卫司马家族的利益,且从未有人背叛。
随着时间的推移,司马师通过精心的布置,积攒了足够的力量,为他父亲司马懿的复兴做准备。当曹爽高高在上,认为一切都已经掌控时,司马师却悄然崛起,发起了反击。
曹爽终于意识到局势已变,然而为时已晚,他在高平陵之变中发现,司马懿早已掌握了皇宫的控制权,自己被彻底出卖和欺骗。这时,曹爽懊悔不已,但已经无力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