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时作为雍正名义上的长子,本可以成为大清国的储君。但因弘时有过同情胤祀等人的言论,所以他才会被雍正降旨圈禁,随之弘时便失去了皇位继承人的资格。弘时被圈禁后,弘历就成了雍正膝下最年长的皇子。因弘历一贯支持新政,弘昼又无心皇位,所以弘历才会被雍正立为太子。雍正驾崩后,弘历顺利登基,成为了大清国的乾隆皇帝。其实在弘时、弘历以前,雍正还有过两个儿子:长子弘晖、次子弘昐。其中次子弘昐只活到了两岁,算是夭折,而弘晖却活到了八岁。
要知道在清朝,男子十三四岁就能成婚,活到八岁的弘晖,已经能算是半个成年人了。按照法礼,如果弘晖不早逝,那么皇位就轮不到弘历的头上。弘晖病逝两百年以后,曾有盗墓贼盗挖过弘晖的陵墓。盗墓贼虽然盗走了弘晖墓中的随葬物品,但也将弘晖身上的三个未解之谜,公之于众。下面编者就来为大家揭开,弘晖墓中留下的三个未解之谜。
一、死后被追封为端亲王的弘晖,其陵墓却修建的十分简陋。弘晖墓不但只有三间享堂(分别置于三个土包内,每个十平米左右)的规模,亭台、石狮更是一概不存在。这样的墓葬规制,显然不符合弘晖的亲王身份。二、弘晖身为皇子,死后更是被追封为亲王,但他的遗体却被实行了火葬。要知道在古代,挫骨扬灰可是对死者的大不敬。三、三间享堂分别在三座土包内,这就说明弘晖的陵墓有三座。
咱们先来揭开弘晖身上的第一个未解之谜。弘晖的死亡时间是在1704年,这一年皇三子胤祉,刚刚带人编纂《佩文韵府》,弘晖的祖父(康熙帝)正在忙着巡视江南。而弘晖的父亲胤禛,在这一年只干了两件事:一件是随驾巡视江南,第二件便是回京辅佐太子处理政务。可以说在1704年,胤禛是奔波,忙于政事的。因此便可以说胤禛是没有精力为长子大操大办丧事。另外弘晖病逝的原因,也并不怎么光彩。而弘晖的亲王爵位,也是在胤禛登基之初被追封的。刚刚登基的胤禛,正忙于平衡各方势力,大力提倡节俭(清朝国库空虚,胤禛准备推行新政)。因此当时的胤禛也就无法为长子弘晖破例,重新修建亲王规格的陵墓。随之就出现了弘晖墓,十分简陋的一幕。
弘晖身上第二个未解之谜:为帝王、皇族修建大型陵寝的殡葬习俗,是在满清入关后才开始实行的。入关前的满族人,虽然也会为帝王、皇族修建陵墓,但规模都要比入关后小。这是因为两点:后金受财力限制且入关前的满族人推崇火葬。安葬骨灰自然用不到大型陵墓(努尔哈赤的陵墓是特例,因为他是后金开国汗王)。但弘晖的死亡时间,却是在满族入关后呀?为何弘晖要被实行火葬呢?这是因为导致弘晖死亡的疾病,是疟疾。满族人惧怕弘晖所染的疾病,大范围传播,因此忙于政务的胤禛,才采用了火葬的方式,将长子弘晖草草下葬。
对此人们可能还会产生一个疑问,胤禛忙于政务,但康熙可以下令内务府,为孙子弘晖修建大型陵墓呀?但是,康熙还真不能下令内务府为弘晖修建大型陵墓。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弘晖所患的疾病是疟疾。大多数人都会知道,康熙在亲征准噶尔期间,曾患上疟疾。幸好西方传教士进献了一种药物:奎宁,这才治好了康熙。但在弘晖患病的前两年,康熙正因为传教一事和罗马教廷爆发了冲突。
当时康熙更是降旨禁止西方传教士在大清国内传教,随之奎宁便被禁止流入大清国内。如果不是康熙禁止西方传教士在大清国内传教,说不定服用了奎宁的弘晖,就不会病逝。可以说弘晖的病逝对于康熙而言,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随之为了遮丑,康熙也就无法降旨,让内务府给弘晖修建大型陵墓了。
那为何弘晖会有三座陵墓(三座土包)呢?这是因为弘晖的身份毕竟是雍正的嫡长子,死后的他更是被雍正追封为亲王。三个土包内,所埋葬的东西自然有所不同。第一个土包内,埋葬的是弘晖的骨灰和随葬物品,第二个土包内,埋葬的是乌拉那拉氏(弘晖生母)留下的弘晖的衣物和他生前喜爱的玩物(乌拉那拉氏死于弘晖病逝后)。第三个土包内埋葬的是,为弘晖殉葬的宫女和太监。三个土包并非修建于同一时间。虽然弘晖的陵墓修建的十分简陋,但内部该有的随葬物品和殉葬人员,还是一样不少的。清朝虽然曾明令禁止活人殉葬,但废止这一殉葬制度,却是在雍正执政的中晚期。因此弘晖墓中有太监宫女殉葬,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