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向长安:沈周的记忆抽帧术》|每日一书
迪丽瓦拉
2024-11-15 01:05:34
0

原标题:《不必向长安:沈周的记忆抽帧术》|每日一书

《不必向长安:沈周的记忆抽帧术》,作者:金哲为,版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24年3月

推荐理由:

沈周是明四家之首,也是吴门画圣,可谓多才多艺,但他却终身不仕,做了一辈子的隐士。《不必向长安》以名作《卧游图册》为叙事线索,同时结合了《沈周集》《沈周年谱》《姑苏志》等一手资料,于浩如烟海的相关诗文与书画中抽取关键帧,尽可能还原沈周这位明代隐士83年的一生。

《不必向长安》的书名取自沈周《为沈尚伦进士题画》中的“未信长安春似海,归人不及去人多”。在那个身边大部分人都在为功名富贵奔波劳碌的年代,沈周是个特例,选择成为一个敏感而冷静的旁观者,注视着明代中叶三吴之地各色人等的来来往往,成败荣辱,悲欢离合。沈周虽是隐士,却交游广阔,有着相濡以沫的爱情,刻骨铭心的旅行和沉浮乡里的快乐。

沈周细腻又旷达的人生态度,对我们当下的生活也有诸多启发。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不仅让我们更好地领略到沈周的艺术造诣,也让我们得以为忙碌的日常摁下暂停键,跟随沈周体味平淡日常的趣味。

撰文/张婷

编辑/宫子 刘亚光 李永博

校对/翟永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瀛寰新谭|谁才是“第三罗马”?... 自公元15世纪起,莫斯科大公以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自居,试图夺取君士坦丁堡,打造“第三罗马”。沙...
原创 潼... 潼关大战是曹操为平定关中地区,与马韩等关中联军的最后决战。 此次战役中,马超作为防守方,又占据地理优...
原创 亚... 武王姬发推翻商朝的统治后,实行分封制度,把疆域土地划分给诸侯,而诸侯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
原创 反... 前言:反间计是《三十六计》中的一条计谋,在三国演义中被多人使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反间计主要的特点就...
6卷《荆楚文化史》构建荆楚文化... 6卷近300万字《荆楚文化史》 构建荆楚文化全景图 这是一部“十年磨一剑”的学术著作——共6卷、近3...
黎明“七问”之一:谁研制了开国... 本文转自【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1949年10月1日15时,北京的开国盛典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
原创 武... 摘要:武田信玄麾下的真田幸隆,是山本勘助引荐的?逻辑上说不通 真田家并不是什么强大的大名,提别是在始...
浙江古代为越国地盘,为何不简称... 清朝蒲松龄写《聊斋志异》前曾落第,自勉道:“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
原创 开... 开隋九老,战力排名 1、定彦平 武器:绿沉四尖枪。 特点:枪法精绝,神鬼莫测,被称为“双枪无敌将”。...
原创 赵... “卿家纪律、用兵之法,张(俊)、韩(世忠)远不及。卿家冤枉,朕悉知之,天下共知其冤。” ——宋孝宗 ...
原创 关... 公元219年,也就是被誉为三国的“魔咒之年”——建安二十四年,对于关羽来说,半年时间,却让他深刻体会...
原创 春... 霸者,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诸侯之长,即诸侯国总盟主。东周末年王室衰弱,各诸侯国国力强盛,有雄心壮志的君...
原创 英... 引言 荆卿重虚死,节烈书前史。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至今易水桥,寒风兮萧萧。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
原创 曾... 曾经挽救中华文明的七位伟人,没有他们,就没有华夏文明的复兴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曾有无数英雄豪杰为民...
原创 毛... 在中国历史上,李自成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这位陕西米脂县出来的“闯王”,带领农民军刮起席卷全国的起义风...
原创 老... 老祖宗说过:“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从古至今,有许多令人不解之事,比如韩信,自己的腰间明明挂着剑...
原创 罗...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3170期。1943年3月,山东根据地的主要军事将领、八路军115师代师长陈光...
原创 二... 1946年3月,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了铁幕演说,而这也就标志着美苏冷战拉开了序幕。在此以后,美苏...
原创 明... 少读三国,对诸葛亮六出祁山,既感钦佩,又觉惋惜,尤其对上方谷那场大雨忿忿不平。及至年长,洞悉当时魏蜀...
原创 诸...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出神入化,用兵如神,没有诸葛亮这位优秀的谋士,蜀国恐怕早就奄奄一息了。历史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