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是姬诵外公,周公旦是姬诵叔叔!为何不是姜子牙摄政?
迪丽瓦拉
2024-11-15 10:08:11
0

原标题:姜子牙是姬诵外公,周公旦是姬诵叔叔!为何不是姜子牙摄政?

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去世时,太子姬嵩还年轻。为了防止诸侯造反,周公旦摄政七年。史载:“周公恐诸侯反纣,故摄政”。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三弟。其侄姬嵩年轻时,情况极其复杂,为了保护姬周天下,代其继承了皇帝的权力。但姜子牙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是季松的爷爷。他辅佐文武诸王推翻商朝,成功治理齐国。他可以说是“能以武定国平天下之人”,其能力不亚于周公旦。

既然如此,为什么摄政王是周公旦而不是姜子牙,或者说姜子牙和周公旦为什么不一起摄政呢?根据史料记载,笔者认为有以下四种可能。

周公旦排斥异己,姜子牙权力斗争失败

周武王临终前,由于太子姬嵩年幼,不能面对复杂的情况,周武王为何不安排几位辅政大臣呢?

按照正常逻辑,周武王不可能只安排一个人辅佐朝政。他肯定会选择几个人,比如周公旦、姜子牙、赵公熙等人,这样可以互相制约,从而保证周成王的地位稳固。

《拾遗书》记载:“继承者,继承天子的忘性,永远站在后面的人,这就是拾遗。以周公为道,太公为冲,赵公为璧,同列。”合称四圣:“周初四圣,周公旦、太公王、昭公熙、太师乙。这四人应该就是周武王留下的四位辅臣。

但事实上,姬嵩继位后不久,周公旦就以“恐诸侯反纣”为由摄政,独揽皇帝权力。从一名辅政大臣到摄政王,很难相信没有发生过激烈的权力斗争。

没有任何文献证据可以解释周武王去世和周公旦摄政期间发生的事情。然而,最有可能的答案无疑是周公旦排斥异己,击败姜子牙、赵公熙等政敌,进而实现权力的垄断。

周公旦或许已经称王了,姜子牙怎么能摄政呢?

周公旦或许不是一个简单的摄政王,而是进一步取代了姬嵩成为了王。许多先秦史书中都有“周公称王”的证据。

《尚书康皋》开头记载:“周显亲公,为弘大皇帝。”王若曰:“孟侯,弟小子丰。 “这里的‘孟侯’是诸侯中最年长的。卫康叔是当时诸侯的首领。卫康叔是周武王、周公旦的弟弟,为平定天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剑之乱,成为诸侯之首,所以,《康皋》中的“王”说“孟侯,吾弟”,这个“王”显然不是周成王季叔,只能是周公旦。

《荀子儒孝》记载:“武王死,王年幼,周公立为王,与武王共治天下,其所憎恶的天下,比纣王加倍。”大意是,周公因为担心诸侯反纣,所以藏匿了姬嵩。他起身,亲自继承了武王的王位。

类似这样的记载还有很多,都明示或暗示地指出“周公称王”。随着周公成为皇后,姬嵩只是一个地位特殊的太子,姜子牙自然没有摄政的机会。

当然,摄政七年后,周公将皇位传给了姬嵩。至于传回来的原因,要么是周公旦品格高尚,要么是政治斗争的结果,比如姜子牙为孙子姬嵩争夺皇位。

武王镇压姜子牙,周公旦继续镇压。

周太王迁居齐国后,与台姜结婚,完成了与羌人的联姻。周文王时期,姜子牙被封为太师,姜子牙也是羌人。他的祖国鲁国是羌族建立的诸侯国。所以,周国的羌人非常强大,但是姜子牙也是羌人。这种情况会不会引起周武王的警惕呢?

为了与姜子牙结下不解之缘,周武王娶了姜子牙的女儿夷姜为妻,并生下两个儿子,即季嵩、唐叔虞,其中季嵩为长子。 “子少祖父强”和“子少母强”的情况同时出现,周武王担心吗?

所以周武王死的时候并没有召回姜子牙。原因也可能是对他极为戒备,担心姜子牙会控制姬嵩,胁迫皇帝命令诸侯,甚至篡夺姬州的江山。周公旦也担心这种情况发生,所以在周武王死后,他继续对姜子牙保持警惕,进而率先实现了权力的垄断。

姜子牙不在镐京,失去了摄政的机会。

周人取代殷商实际上有两步:一是武王伐纣,消灭了纣王政权,但并没有彻底灭亡殷商。当时殷商王朝的实力还很强,特别是在东方地区,所以周武王只有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才会对周公旦说:“没有时间睡觉,直到自然保护已定。”其次,纣王的儿子武庚回国后,周公公反东征,随后正式取代了商朝。

于是,周武王要求姜子牙去齐地,不要让他留在镐京。另一种可能是,出于稳定东方的考虑,让姜子牙坐镇东方,随时镇压东方商军的叛乱。基于此,周武王即使在病重的时候也不敢轻易召回姜子牙,因为他担心东方商人的残余势力。

姜子牙既然不在昊京,自然就没有机会争夺摄政王之位。周公东征结束前后,周人消灭了商贾势力。这时,姜子牙回到了镐京。几年后,周公复辟,为周成王。此后,姜子牙一直留在蒿京直至去世。

值得一问的是,周公重新掌权与姜子牙有什么关系,姜子牙留在镐京是否与周处的权力斗争有关。姜子牙和周丹公是政治盟友还是对手?

为什么周公旦而不是姜子牙成为摄政王的真相可能永远是一个未解之谜,但可以想象,政治不是请客吃饭。能够在商周之交留下辉煌一页的周公旦,绝对不是儒家坚信的纯粹的“礼仁义”之人。一个单纯的好人怎样才能成功平息叛乱呢?可见,周公旦成为摄政王的背后,可能发生过很多刀光剑影,也可能发生过很多政治权力之争,但史书并没有记载。

参考资料:《史记》、《尚书》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炎... 炎黄子孙这个称呼源于上古传说,指代黄帝和炎帝部落的后裔,这些部落在约五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活动,奠定了华...
原创 吕... 三国历史中有许多关键的转折点,而对蜀汉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关羽失守荆州。荆州在三国时期是一个极为重要...
原创 马... 马超和关羽到底谁更厉害?根据正史的记载,二人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你是否也好奇他们之...
原创 渡... 1949年春天,渡江战役前,我军派侦察员了解敌军布防情况。 阴差阳错之下,一个侦察员误入牛棚,他刚打...
原创 清... 晚清王朝的腐败与昏庸,注定了它的灭亡。清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退位后,他的家族成员是如何被处置的呢?这个...
原创 被... 马隆 据说姓马的人多有勇名,而今天的故事主人公也姓马,不过大多数人可能没听说过他。 公元251年...
原创 山... 作为山东省的一把手,袁世凯有点头大,都快成袁大头了。 他是1899年12月调任山东巡抚,谁知1899...
原创 清... 一组1902年上海街景老照片,原为黑白照。这是上色的。图一的照片能看出上年岁男人的衣着很特别,颇具江...
原创 忽... 蒙古的立储制度一直存在着不完善的问题,这也导致了元朝的历任皇帝继位都需要经历一番波折,元成宗铁穆耳也...
原创 曹... 曹操是三国时期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大家通过《三国演义》对他应该有所了解。在小说中,每次曹操打完仗...
原创 武... 武则天在成为皇帝之前,确实杀了不少反对她掌权的大臣,尤其是那些反对她垂帘听政和当上皇帝的官员。然而,...
原创 武... 乌克兰的局势越来越严峻,欧洲也开始为未来的冲突做准备。这是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直接表达的意思。 与过...
原创 中...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曾经统治过许多藩属国,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军事等方面与中国保...
原创 清... 大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距今已过去超过一百年。尽管如此,这个王朝作为一个少数民...
原创 生... 当日军的铁蹄踏上中国的大地时,有两类人很快脱离了普通民众的行列。第一类是抗日军人,他们无法忍受日军的...
原创 与... 1966年,国学大师钱穆在被提名为台湾“中研院”院士时曾说:“1948年第一次选举院士,当选者多到八...
原创 关... 《三国演义》中的关平(历史上是关羽的亲生儿子,而非义子)跟随父亲关羽四处征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樊城...
原创 二... 当时的日本社会,尤其是面对石油等战略资源被盟军封锁的困境,内外资源枯竭,预示着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已进...
原创 “... 这个事件被称为“中西礼仪之争”,它的起源在于天主教义和中国传统礼仪之间的冲突。很多欧洲传教士,尤其是...
考古小学堂:让文化传承走进校园... 在衢州市衢江区,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古小学堂”现场会于11月17日至18日隆重召开。这场会议不仅是对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