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受老蒋器重,曾在四平挫败四野,为了让家人过好日子,选择起义
抗战胜利后,为了中国未来的命运,国共两党举行了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本以为会换来和平,国民党却秘密印发了《剿匪手本》,先有阎锡山出兵攻打山西上党地区的解放军,后有蒋介石出兵110万,分三路攻打华北解放区,内战爆发。
刚开始,国民党在兵力和武器上都占有优势,但随着战争的进行,国民党却变为了劣势,一些国军将领审时度势,选择了起义,弃暗投明,从战犯变为英雄。
国军将领起义,其实在蒋介石的意料之中,但有个人却在他的意料之外,他就是陈明仁。他是黄埔系将领,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曾让林老总的四野吃了败仗。
蒋介石没想到的是,在最后关头,陈明仁率领湖南军民宣布起义,对老蒋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对国民党的打击非常大。
陈明仁是黄埔一期生,毕业后参加过东征、中原大战等战争,军事能力出色,蒋介石非常看重他。不过他性格耿直,不善阿谀奉承,还曾顶撞过老蒋,所以经常被降职。
抗战期间,他本来是师长,手握兵权,但顶撞了蒋介石,老蒋表面上他升了官,成了副军长,其实没有指挥权。
1944年,陈明仁才升为军长,重新拥有指挥权,在滇西和中国远征军联手,对日军展开反攻,为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
内战爆发后,蒋介石把他调到了东北,奉命“死守四平”,让四野吃了败仗。四平战役中,四野伤亡8000余人,却没拿下四平,可以说是林老总最大的一次败仗。
陈明仁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一时风光无限。随后被人告发纵兵抢粮,老蒋将他撤职,在南京总统府做了一个闲职——参军。
参军可以对军事决策提供参谋意见,他觉得不好的地方都会当着蒋介石的面说出来,老蒋的脸色很难看,不想再看到他,就把他调到湖南做了省主席,兼长沙警备司令。
1949年,国民党败局已定,之前已经有不少国军将领选择了起义,比如曹又参、潘朔端等人,陈明仁也开始犹豫,是死撑到底还是早点起义。
程潜向陈明仁讲明了利害,如果死撑到底就是战犯,他的家人就会背上一辈子的耻辱,过不了好日子,所以他为了家人,最后和程潜一起宣布起义,使湖南和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