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一战时期,德国就因为两线作战,最终惨败。按理说,有过一次吃大亏的经验,不会再犯这种低级错误。但历史总会和人们开玩笑,竟是往人们无法理解的方向发展。
可能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二战时期,为什么德国非要去招惹苏联呢?以德国当时的军事力量,想要战胜英国,夸张点说,是十分轻松的事。但希特勒却选择了两线作战,去招惹苏联,最终导致自己战败自杀。
从地图上就能看出,德国的地理位置有点尴尬,夹在苏联与法国之间,二战一开始,德国就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就轻松拿下了法国,此时的德国士气也是如日中天。
在拿下法国之后,希特勒也准备对英国进行侵略,也付诸了行动,在尝试了各种方式的进攻,希特勒却突然选择放弃。调转枪头对准了苏联,让当时一直与德国保持着战略上全面合作的苏联为之一愣。
在德国还未对苏联发动攻势之前,苏联也一直想德国提供战争中必要的资源。但没想到的是,德国居然会调转枪头,来对付苏联。也正是因为这样,让希特勒没想到的是,苏联就像一个搅肉机一样,不停的收割着德军的有生力量。
德国人对波兰、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英国、南斯拉夫、希腊等十几个欧洲国家,以及后来美国参战后德国对盟军作战的伤亡总人数,还不及苏德战争伤亡人数的十分之一!
可见当时的德国在欧洲可谓是毫无对手可言,为什么希特勒要去招惹苏联呢?其实也能够理解,苏联本就是地广人稀,很多战略资源十分丰富,只要占领苏联之后,对于德国日后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而且当时的苏联经历过大清洗之后,就处于元气大伤的地步,苏联拥有数百万的军队,竟然连一个小小的芬兰都没打赢,这让希特勒看到了希望,直接下令杀进苏联。
在当时,所有的轴心国想要取胜,就必须在美国未参战之前,一举消灭苏联。但由于轴心国有几个不给力的队友,希特勒也是含恨而终啊,最终导致失败。
其实当时德国就算没有进宫苏联,而是全力以赴的对付英法等国,也是很难取胜的。德国一旦在欧洲做的太过的话,美国也要考虑自身利益安全问题,也会立即参战。
当时的德国如果面对美国全力以赴的战斗,战胜的几率又有多少呢?而且不管德国是战胜苏联或者英国,美国都会立马参战,哪怕没有珍珠港事件,所以德国最终失败,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
糖糖:当然,这也是糖糖一家之言,肯定也会有不少朋友,会有不用的意见或者看法,欢迎在下方与糖糖一起交流。虽然历史已然不会改变,但了解历史的朋友,咱们可以深度剖析一下,当时的德国到底有多强。(感谢大家欣赏,后期继续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