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9月,在经历了沙土集战役之后,国民党军在华东地区原先建立的那一点微弱的优势,再次被粟裕率领着华东野战军给打破了。沙土集战役是华东野战军扭转因为在7月分兵之后,华东野战军走下坡路的一场重要战役。也是在这场战役结束后,蒋介石决定让国民党军的副总司令员范汉杰彻底对山东展开一轮新的攻势。
而蒋介石这一次的目标非常明确,他坚决不让范汉杰卷入陈毅和粟裕所率领的华东野战军西兵团的战斗中。蒋介石这一次想要实现围魏救赵的军事目的,所以让范汉杰组成第一兵团进攻华东野战军的东线兵团,也就是在解放战争中常说的山东兵团。
山东兵团是由华东野战军的4个纵队组成的兵团,司令员是许世友将军。许世友手下率领着华东野战军的第2纵队、第7纵队、第9纵队以及13纵队,山东兵团的实力可以说是非常强悍的,加上胶东地区本来就是许世友在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发展的重要解放区,许世友在这里率领着部队进行内线作战,可以说是符合天时、地利、人和。
许世友将军不仅仅了解胶东地区的地形,而且胶东地区的人民百姓对于解放军是非常认可的,只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那么任何军队都能一直发展强大。蒋介石也是看到了这一点,加上他明白,如果在正面战场上和粟裕以及陈毅打仗的话,国民党军未来可能还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再次被粟裕反败为胜。与其一直盯着粟裕不放,不如去针对另一只解放军在山东的部队,也就是山东兵团。
在蒋介石看来,只要范汉杰能够击败山东兵团,并且占领胶东地区。那么华东野战军为了保证未来能在山东继续站稳脚跟,并且有一条退路,也只能让主力部队全部回援山东胶东。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东野战军就会成为国民党军的活靶子。所以,在1947年的9月,担任了山东兵团司令员不久的许世友将军第一次感到了担任兵团司令的压力。
在这一个时期的兵团司令与1949年2月解放军进行了改制之后的兵团司令地位有着很大不同。此时的兵团司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地位非常接近于野战军的司令员以及政委,比如粟裕以及陈毅,他们此时也只是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的司令员和政委。所以这一战也是许世友将军蜕变的一场重要战役。
而在这场胶东战役打响之前,许世友将军以自己非常出色的指挥经验以及水平,一次次地避开了范汉杰的杀招。可这场仗打到最后,许世友终究还是无法忽视山东兵团整体实力并不强大的事实。所以当战役进行到了中后期的时候,许世友将军也感到非常苦恼,担心被国民党军彻底翻盘过来。
也就是在这一个时候,中央军委、毛主席向山东兵团发来电报,给许世友将军制定了一个非常宏观的策略。许世友将军在看到毛主席发来的电报之后,眼前立即一亮,然后看了地图许久,最终不得不赞叹地拍了拍手,对毛主席的经天纬地感到佩服不已。也是在毛主席的思想指导下,许世友将军彻底击退范汉杰的第一兵团。
那么,当时的许世友将军面临着怎么样的困局呢?而毛主席又给许世友将军出了一个什么计划呢?
1947年7月,随着中原野战军南下挺进大别山,国民党在山东地区以及江苏地区的部队为了阻止中原野战军往国民党的核心统治区域挺进,于是便抽出了大量的部队在路上拦截中原野战军。所以中原野战军的挺进大别山计划本身也是为华东野战军分担战场压力的一个重要策略。
而为了策应中原野战军能够顺利的挺进大别山,华东野战军能够做的就是在中原野战军的两翼地区分散国民党军的包围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华东野战军决定了分兵策略,将华东野战军分为内线以及外线两个兵团,外线兵团由陈毅和粟裕领导,内线兵团在一开始由谭震林以及饶漱石领导,到了后来才变成了许世友以及谭震林领导。
因为华东野战军的西线兵团战斗力十分之强,加上这支部队还是由粟裕领导的,粟裕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对整个国民党军在山东地区的经营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歼灭了国民党军将近20万的大军。所以在蒋介石的心里,粟裕已经成为了一个噩梦。
蒋介石也不是一个顽固的人,在与粟裕对战多次连续失利之后,他便知道要改变战斗目标,开始将国民党军的力量对准山东兵团。所以在1947年的9月,蒋介石任命范汉杰为第一兵团司令员,率领6个整编师组成的兵团部队向胶东地区挺进。
在一开始,许世友将军还向中央军委提出申请,希望能够率领着山东兵团南下,与华东野战军的西线兵团进行会合,保持兵力的优势。但在毛主席等人得到了范汉杰已经组成了第一兵团,并且往胶东地区开进的时候,毛主席立即下令让许世友做好准备,许世友不需要和大部队会合。当范汉杰到达的时候,许世友和山东兵团将会遭遇一场大战。
而此时的山东兵团手上有着四个纵队的兵力,但从客观角度来讲,在经历了7月份和8月份的多次作战之后,第2纵队、第7纵队以及13纵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缺人情况,所以真正能够打出主力风采的只有华东野战军的第9纵队,许世友对于自己手上的兵力不足感到非常头疼。
而当时范汉杰所率领的第一兵团则分为了三路大军,第一路是李弥率领的国民党第8师,向叶县发起进攻,第二路人马是国民党高级将领黄百韬率领的25师,从高密地区向平步方向进攻,黄国良的国民党第64师紧密配合黄百韬,紧紧跟在黄百韬的身后,第三路是范汉杰自己培养出来的老部队,薛汉谦率领的54师由焦县向北边发起进攻,配合其他两路人马形成包围圈。
在三路大军的包围下,三面环海的胶东半岛根本没有能够让山东兵团后撤的位置,渐渐地,山东兵团在胶东半岛上的可移动范围也开始缩小。但即便如此,许世友将军在一开始并没有感到多么惊慌,因为国民党军在第一时间并没有占据山东的诸城,诸城可以说是在山东作战的一个重要战略据点。
因为许世友了解山东,更了解胶东半岛,所以他下令让谭震林率领着第2纵队和第7纵队立即在诸城地区进行防御。但让许世友没有想到的是,国民党人竟然后知后觉发现了诸城的重要性,于是赶在我军到达之前占领了诸城。
许世友下令谭震林率领两个纵队立即强行夺回诸城,但两支部队久攻不下,战场形势开始变得复杂。当国民党军占领了诸城之后,我军可移动的范围就大大缩小,可活动的空间也同样被限制起来,山东兵团的4个纵队也因此陷入了被包围的危机之中。
也是在许世友感到非常头疼并且迷茫的时候,每天都将前线战报传回给中央军委的许世友将军收到了毛主席的一封来电。毛主席在电报中提出,希望许世友能够跳出小格局的战略困境,用大开大合的方式打国民党人一个措手不及。
毛主席下令让许世友放弃眼前的一些重要城市,然后让山东兵团的各个部队开始远距离的绕过国民党的防线,然后形成汇合,最终以兵力的优势将国民党分散的几路军队各个击破。
许世友看到了毛主席的思路之后感到非常震惊,他没有想到的是,毛主席即便没有在前线,也同样对前线的战场有着足够深刻的解读。
许世友将军在推演之后,对毛主席的想法惊为天人。于是便下令部队全部按照毛主席的命令开始远距离的穿行,许世友和谭震林开始按照毛主席的战术安排执行,两路人马趁着夜色撤出各个现场,开始远距离迂回,经由高密等地,在敌人眼皮子下面完成行军,并在高密以南的诸阳地区实现汇合。
#深度好文计划#东兵团全军部队靠拢在一起,突然就从敌人的大后方向内发起反击。我军的行动超出了范汉杰的预料,范汉杰大惊失色,他实在想不到竟然会有人像这样打仗。我军势如破竹,一时间连续歼灭了敌人一个旅加一个团,而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里,国民党军被山东兵团歼灭了整整3个旅的兵力。
而在经历了这么大的损失之后,蒋介石非常气愤,然后让范汉杰掉头去追击中原野战军,胶东地区的这一场战役才正式落幕,也是毛主席的这一次战略的指点,让许世友将军对于毛主席的指挥水平有了更高的认识。许世友将军这一生最欣赏的人也就是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