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冯玉祥的儿子冯洪志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祖国,参与他父亲百年诞辰的纪念活动。在他回国的消息传到邓小平那里时,邓小平立刻做出了反应,发出了诚挚的邀请,请求与冯洪志见面。这一时刻对于冯洪志来说可谓是充满期待和喜悦,因为他本身就有意向向邓小平请教,表达希望回国发展的愿望,现在邓小平主动伸出友谊之手,让他倍感荣幸。
当冯洪志带着家人走进邓小平的办公室时,气氛显得亲切而温暖。初次见面时,邓小平十分主动地提起了冯玉祥当年的辉煌历史与传奇故事,表达了自己对这位杰出将领的崇高敬意。听到邓小平如此赞叹父亲的成就,冯洪志感到无比自豪,心中涌起了对父辈的敬仰与思念。
随后,邓小平关心地询问起冯洪志在外生活的情况,并在得知冯洪志一家希望回国发展的想法后,邓小平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冯洪志则不由自主地表达他的渴望,他满怀诚恳地说道:“在外漂泊这些年,心中最深切的思念便是故乡。我没有其他奢求,只希望能在余生中回到祖国安定下来,落叶归根。若能为新中国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也算是完成了我父亲的心愿。”他的话语中流露出对故土的深切眷恋与对未来的憧憬。
邓小平听后,慢慢地点了点头,但却直接拒绝了冯洪志的请求,坚定地表示:“其实你留在国外,反而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冯洪志听了这些话,脸上流露出困惑的神情,心中充满疑问。
看到他疑惑不解的样子,邓小平继续进行了更详细的解释,提出了针对性的两项重要任务,并强调只有冯洪志才能完成这些使命。冯洪志闻言,双手抱拳,满是激动地表示:“您尽管吩咐,只要我能够做到,必定竭尽所能,完成您的嘱托!”
邓小平抬起两根手指,把两个艰巨的使命交给了冯洪志。第一个任务是希望他能协助缓和大陆与台湾之间的紧张关系。冯家与蒋家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冯洪志个人与蒋介石的二儿子蒋纬国关系密切,曾在德国留学时结下深厚的友情。凭借这层关系,加上他作为一位杰出科学家的身份,在台湾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再加上台湾方面对他表现出的热切拉拢,冯洪志完全有能力承担这一重任。
了解邓小平的良苦用心后,冯洪志迅速写信给蒋经国,力劝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积极推动两岸的统一。蒋经国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他面子,开放了“大陆探亲”的政策,为两岸关系的缓和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而邓小平交给冯洪志的第二个任务则是动用海外资源,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持。作为一名高级科学家,冯洪志不仅专业能力出众,身边也有一群高学历的优秀人才,如果能够将这些技术力量运用到国家发展中,将极大地推动社会进步。
回到美国后,冯洪志迅速召集了一批人才,成立了泰山工业公司,公司的主要使命便是助力中国的高新技术出口。直至今日,泰山工业依旧在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与创新力量。
如今冯洪志已然百岁高龄,但他始终没有忘记邓小平的嘱托,依然在海外默默奉献着,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尽管岁月流逝,冯洪志依然未能实现回国定居的愿望,但他从未因此感到怨恨,反而将自己的热忱与智慧都倾注于对祖国与人民的热爱上。即使在美国生活多年,他始终保留着中国国籍,心中燃烧的红心比热血还要炽热,依旧让他与祖国的情感紧紧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