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观叙事到宏大叙事
迪丽瓦拉
2025-09-27 08:34:20
0

■ 魏峻

十年光阴,沧海桑田。在这片蔚蓝的文明记忆里,“水下考古在中国”展完成了从微观叙事到宏大叙事的精彩蜕变。

回望2014年的1.0版本,展览以事业发展块面为主线,通过机构与队伍、技术与方法、调查与发掘、保护与交流、规划与展望五个并列主题,展现中国水下考古诞生近30年的发展历程。这种展示思路折射了当时后现代史学中的微观史思潮的巨大影响力,其叙事的以小见大、条分缕析的展示逻辑一度被视为破除“千馆一面”现象的重要手段。

十年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深化和“大历史观”的兴起,立足于国家、民族角度构建的宏大历史观,已成为历史研究实证化和精细化的重要路径,博物馆叙事也正在经历深刻变革,2024年重新推出的2.0版展览,正是其有益尝试。

新版展览以中国水下考古的三个发展阶段为主轴,将其置于世界水下考古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展示。第一章“寻梦”,讲述了中国考古从望洋兴叹到艰难起步的历程,展现了在世界水下考古整体发展背景下,中国考古人的坚持和努力;第二章“筑基”,讲述了中国水下考古不断突破自我,由弱变强,以及在机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探索适合中国水域的考古方法等方面的孜孜追求;第三章“蝶变”聚焦2009年以来中国水下考古从内水、浅海到远海、深海,甚至走出国门,以及通过技术、方法创新成为水下考古强国的跨越式发展。

这一展陈的叙事之变,是对历史认知的一次升华,其探路的价值超越展览本身。

(作者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生导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隋... 隋炀帝,这位皇帝一直以来都被历史评价褒贬不一。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他几乎没有受到过正面的赞扬,反而成...
原创 西... 在三国时期,蜀汉在公元263年就已经被司马昭灭掉了,但直到17年后的公元280年,西晋才最终消灭东吴...
原创 太... 前言 一个国家的兴衰往往与其经济命脉息息相关。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规模庞大的农民起义,其...
原创 如... 历史的发展常常是必然的,很多人对这一点没有深刻理解,他们往往会把历史事件归结为某个个人的功劳,而忽视...
原创 守... 提到“首富”这个话题,我们常常会想到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字,比如现代的中国企业家马云、王健林,当然还有全...
原创 项... 要弄清楚鸿门宴后项羽为什么没有杀项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项伯究竟是谁。项伯是项羽的亲叔叔,他与项羽的父...
原创 韩... 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冬季,韩宋王朝的君主韩林儿去世。普遍认为,韩林儿的死与朱元璋的谋...
景德镇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世界,成... 近日,景德镇御窑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高倩在 2025 科普中国说·江西专场带来演讲《火之炼金术士——窑炉...
原创 刘... 前言 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与变数。刘备曾三次亲自拜访诸葛亮,最终得到了他这样的智者辅助,但即便如此,...
原创 吏... 自从隋唐时期实行了三省六部制以后,这种官制形式就一直沿用至后代。在这个制度中,尚书省是负责中央行政事...
原创 她... 熟悉清代历史的读者应该知道,清朝皇室与外戚在日常交流中必须避免直接提及皇帝的名字。例如,雍正皇帝在登...
原创 彭... 1949年6月10日,刚刚划归第一野战军的18兵团181师,根据既定的作战计划,顺利到达了西安东郊。...
刘火:第一次殷墟发掘有李济吗? 不意翻出《考古》15辑。 2004年,为纪念殷墟考古七十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了《考古学集刊》第15辑...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中充满了英雄豪杰,其中许多武将的英勇和潇洒让无数男人为之倾倒与钦佩。然而,在这群英勇的男性中...
古代的一百两银子到底值现在多少... 旅游人笔记:古代社会,普通人100两银子, 有多大购买力,对标多少钱?。 那块沉甸甸的银锭,能撑起...
原创 清... 一组1900年前后的北京老照片,见证了大清灭亡前的残阳夕照。 照片拍摄者叫詹姆斯·威尔科克斯·卡拉尔...
原创 刘... 刘邓大军有42万人,而挺进大别山的队伍只有七万,为什么会有如此悬殊的差距呢?虽然我军频频获胜,但依然...
原创 朱... 有人评价说,历史上最忙碌的皇帝非朱元璋莫属。朱元璋在位期间勤政爱民,治理国家非常用心,但除了他圣明的...
原创 历... 在中国历史上,是对君主的褒奖,意味着尊敬和谨慎。古人认为,如果一位君主能够时刻保持警惕,日夜谨慎行事...
原创 阿... 许多人误以为北海道自古以来就是日本列岛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北海道直到大约155年前才完全成为日本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