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政府赔给其他国家得上亿万两白银,约等于现在的多少钱?
迪丽瓦拉
2025-09-28 11:34:18
0

前言

雍正皇帝累死累活干了13年,国库才攒下5000多万两白银。而八国联军一张口,就敢问清政府要4.5亿两

这个对比有多恐怖?就好比你辛苦攒了13年才有5万块,结果有人上门就要你50万。更让人愤怒的是,清政府竟然真的答应了。

4.5亿两白银放到现在到底值多少钱?这笔巨款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历史真相

雍正拼命13年,比不上八国联军张口一次

说起来让人愤怒,一个皇帝拼死拼活13年的成果,竟然还不够强盗们一次勒索的零头

雍正这个人,历史上出了名的工作狂。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批奏章,经常干到半夜。

他在位13年,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就这样拼命地干,国库里才攒下了5000多万两白银

按照当时的购买力,这5000万两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一两银子能买300斤大米

可是到了1900年,八国联军来了。

这帮强盗连仗都没怎么好好打,就直接开口要4.5亿两白银

4.5亿两是什么概念?是雍正辛苦13年积蓄的9倍!就好比你攒了13年的钱,别人一开口就要走你9辈子的积蓄。

更可气的是,这帮人还不是一次性要完。他们说,你们慢慢还,39年还清

加上利息,总共要还9.8亿两。这简直就是在中国人身上割肉放血。

当时的中国人口大概4亿多,八国联军算得很精:一人一两,正好4.5亿两。

这不是战争赔款,这是对整个民族的羞辱。每个中国人,包括刚出生的婴儿,都要为这笔债务买单。

最让人窒息的是,当时的清政府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国库早就空了,老百姓也穷得叮当响。

但是没办法,胳膊拧不过大腿。1901年,《辛丑条约》签了,这笔天价账单正式生效。

从那天起,每个中国人头上都压着一座大山。这座山的重量,就是4.5亿两白银

这笔钱有多恐怖?马云看了都要沉默

想知道4.5亿两白银有多恐怖吗?我们来算笔账。

首先,清朝的一两银子,重量大概是37克左右。4.5亿两就是166亿克白银。

按照今天的银价算,这些银子值1000多亿人民币。但这还只是按材料价值算的。

真正恐怖的是购买力。当时一两银子能买300斤大米,现在300斤大米要600块钱

这样算下来,4.5亿两相当于现在的2700亿人民币

2700亿是什么概念?2018年马云的身家也就是这个数。

但是,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当时的中国是个农业国,根本没有现在这样的经济体量。

按照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这4.5亿两相当于现在的上万亿

想象一下,有人跑到你家里,抢走了你家几代人的全部积蓄,还要你签字画押同意。

更过分的是,他们还要收利息。本金4.5亿,加上利息要还9.8亿两。

这个利息有多高?差不多是年利率4%,39年还清。听起来不高?

但要知道,这是对一个已经被打垮的国家收的利息。就像对一个重病患者收高利贷。

当时清政府的年收入才8000多万两,要还这笔债,相当于5年不吃不喝

而实际上,政府还要维持运转,军队要养,官员要发工资。所以这笔债基本上是还不完的。

更要命的是,这些钱最终都要从老百姓身上搜刮。每增加一分税收,就有无数家庭雪上加霜。

有学者算过,为了还这笔债,当时的中国人均负担相当于两年的收入

这就是为什么说,《辛丑条约》不仅是政府的屈辱,更是整个民族的苦难。

最可笑的执念:抗日都开始了,还在给日本赔款

你以为清朝灭亡了就完事了?太天真了

1912年,清朝倒台了,民国政府成立了。按理说,新政府可以不认旧账。

但是民国政府怕了。他们担心不还钱,列强会武力干涉

于是,这笔债务就像一个魔咒,从清朝传给了民国。民国政府乖乖地继续还债。

从1901年到1937年,中国人整整还了36年的钱。

这36年里,中国发生了多少事?辛亥革命、军阀混战、五四运动、国共合作...

无论政局怎么变,有一件事从来没变过:按时还债

最荒诞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略中国。

但民国政府依然在给日本还《辛丑条约》的钱!一边被人打,一边给人送钱。

这种操作,连当时的外国人都看不下去了。

直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民国政府还在讨论要不要继续还债。

当时的海关总税务司给财政部长发电报说:为了保持债信,建议继续向日本还钱。

你没听错,中国军队在前线和日军拼命,后方政府还在给日本送钱。

这种软骨头的做法,直到1941年珍珠港事件才结束。

美国被日本偷袭了,中国政府一看风向变了,赶紧宣布废除对日本的赔款。

但对其他国家的赔款,还在继续。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场噩梦才真正结束。

算下来,从1901年到1949年,中国总共支付了5.76亿两白银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中国用了48年时间,才摆脱了这个历史包袱。

48年啊,整整两代人的时间。多少人为了这笔不属于自己的债务,耗尽了一生。

民国政府的这种执念,说好听点叫守信,说难听点就是没骨气。

他们害怕得罪洋人,宁可压榨自己的百姓,也要维持所谓的国际信誉

殊不知,真正的尊严不是靠卑躬屈膝换来的,而是靠实力争取的。

从任人宰割到说废就废,中国人终于站起来了

1949年,一个声音响彻世界:所有不平等条约,一律废除

这句话说出来容易,但背后的底气是用血和汗换来的。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国家一穷二白。按理说,应该更不敢得罪列强才对。

但是毛主席说了一句话: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站起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再跪着,不再求人,不再忍气吞声。

当时有人担心,废除这些条约会不会引起国际制裁?

新中国的回答很简单:我们不怕。大不了继续穷下去,但绝不能继续被人欺负。

这种态度,和民国政府形成了鲜明对比。民国怕得罪人,新中国不怕得罪人。

为什么敢这样做?因为背后有人民的支持。

当你代表的是4亿多人民的利益,而不是少数权贵的利益时,腰杆自然就硬了。

更重要的是,新中国有一支真正的人民军队

这支军队不是为了保护某个皇帝或者某个政府,而是为了保护人民。

有了这样的底气,说话就不一样了。想废就废,谁的脸色都不看

从1949年到现在,75年过去了。当年欠下的债务早就不是问题了。

今天的中国,GDP超过120万亿。4.5亿两白银换算的2700亿,只相当于现在GDP的0.2%。

换句话说,现在的中国,一年的经济增长就能顶当年那笔赔款的好几倍。

更让人自豪的是,中国不仅能够自立,还能够帮助别人

"一带一路"倡议,几万亿的投资,帮助沿线国家发展经济。

这种气魄,是当年那个被人勒索4.5亿两的中国能想象的吗?

从被动挨打到主动出击,从任人宰割到互利共赢,这就是中国的历史跨越

回头看那笔4.5亿两的赔款,它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一面镜子。

镜子里照出的,是一个民族从屈辱到自强的完整轨迹。

那些痛苦的岁月没有白费,它们教会了我们一个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今天的中国,有能力让任何人都不敢小觑。这就是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答案。

结语

这不仅仅是一笔账,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民族从屈辱到自强的完整轨迹

历史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只有拳头硬了,腰杆才能直。今天的中国,有能力让任何人都不敢小觑。

每个中国人都该记住这个数字,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珍惜。你觉得我们还需要从这段历史中学到什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出发,去埃及考古!上博将赴古埃...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以上海博物馆为核心的中国考古队首次深度参与埃及最古老核心遗址区...
上海博物馆团队将赴埃及考古 探... 新华社上海8月17日电(记者孙丽萍)上海博物馆与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
原创 诸... 诸葛亮算无遗策,料事如神,但他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而司马懿,既没有诸葛亮的算尽天机的本领...
《三国志·战棋版》PK8携民渡... 哈喽大家好啊,目前第一批PK8携民渡江服务器已经进入了打七级地的阶段,该怎么打,哪个国家的地比较好打...
在周原探寻中华文明的光芒(现场... 打开周原这个“月光宝盒”,能窥见中华礼仪之邦的深远河床,看到“中国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和中华民族...
原创 赵... 赵高,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中几乎是与背叛、权谋和丧权辱国的罪行紧密相连的。他的故事充满了复杂的政治斗争...
家民:诸葛亮是无岁不征的恶魔吗... 近日,一则关于成都武侯祠原定举办的讲座被取消的消息,在公众舆论中激起了不小的波澜。据闻,主讲人辛德勇...
赵氏“仁寿堂”的荣耀与沧桑:从... 仁寿堂,作为绍兴市安昌古镇的一颗璀璨明珠,不仅是赵氏家族的荣耀,更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瑰宝。这座历史悠...
原创 宋... 宋高宗为何宁可杀岳飞,也不选择北伐?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分析一下宋高宗的心理状态及他所处的不...
跨越国界的文明对话:中吉考古人... “这里南北山脉相夹形成了一大片川道,再加上楚河穿行而过,红河遗址所处的区域,像极了西安所在的关中平原...
原创 大... 前言 她贤良淑德,无可挑剔,却是明朝最著名的废后之一。 那么要想废掉一个毫无过错的皇后,需要几个理...
原创 四... 美国摄影师Genevieve Naylor拍摄的时尚美女,居然还是上世纪四十年代。 Genevie...
原创 未... 西班牙,这个位于欧洲西南的国家,在全球地图上显得格外显眼。它是欧盟第四大经济体,全球排名也在前十五名...
原创 清... 在清代的历史电视剧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与前代和后代的文化习俗截然不同,清朝的无论是皇室成员,还是...
原创 《... 第五章:结语——慈禧的历史坐标与当代启示 历史地位与影响:晚清权力漩涡中的复杂坐标 慈禧太后(183...
原创 首... 2025年8月10日,朝鲜国防部长努光铁发表了一份强硬的声明,对即将举行的美韩联合军演“乙支自由护盾...
原创 汉... 张骞: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与人生赢家 提到丝绸之路,人们往往会想到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张骞。他不仅是丝...
原创 见... 在中国古代,能够留名青史的女子寥寥无几,而孝庄文皇后无疑是其中备受瞩目的一位。她不仅在清朝历史上留下...
原创 原... 关于秦始皇的身世问题,至今依然是历史学界悬而未解的谜团,很多不同的说法层出不穷,学者们对此也有不同的...
原创 原... 大唐王朝的建立,不同于其他王朝,它充满了复杂的家庭纷争和权力斗争。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依靠的是他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