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即使在最糟糕的时期,情况也往往比以前的一些辉煌时刻要好。历史上的最黑暗时刻,其实只是一些事物的低谷,而有些方面已经取得了比过去更先进的进展。有人曾说,如果康熙皇帝没有杀掉一个人,清朝或许能够延续数百年,甚至可能成为全球的霸主,八国联军也不会轻易打开中国的大门。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他真的有这么大的能力吗?
事实上,到了清朝时期,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国家之一。当然,这只是相对于农业社会而言。若是与工业化社会相比,那时的中国便落后许多。当时,洋人凭借火枪和火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朝的军队是否没有火枪和火炮呢?其实,我们也有自己的火枪火炮,而且这些武器的威力并不逊色于西方的火器。清朝的军队中,有一位非常出色的武器专家,他的名字叫做戴梓。很多人认为,康熙能够战胜吴三桂,依赖的是强大的兵力,但实际上,除了兵力的优势外,康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那就是他拥有先进的火枪火炮,而这些火器的改进和发明,正是由戴梓完成的。 戴梓天资聪明,说他是一个能工巧匠,倒不如说他更像清朝时期的物理学家。因为他所做的工作,远远超过了普通工匠的范围。普通工匠大多是修修凳子、搭建房屋等,而戴梓从事的是和武器有关的复杂技术。他可以说是一个杰出的武器专家,然而,这样一位人才却被康熙皇帝严重忽视了。康熙是怎么忽视他的呢?在打败吴三桂之后,康熙仅仅给了戴梓一个小官,而且这个官职与文职有关,与他的才能不太相符。戴梓并没有因此抱怨,而是继续留在康熙身边。 即使戴梓被分配到一个文职岗位,他也没有因此失去表现的机会。到了康熙时期,许多洋人已经开始来到中国,其中荷兰人给康熙皇帝送来了火枪。荷兰人希望将这些武器卖给大清国,以便从中牟取巨大利益。康熙皇帝喜欢保持大清的面子,怎么可能轻易购买洋人的武器呢?于是,他命令戴梓也制造出一把同样的火枪,以展示大清的实力。戴梓仅用了几天时间,就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经过他改良的火枪,性能与原来一样,但比荷兰的火枪射击更为精准。 然而,戴梓的杰出才能却引起了洋人传教士南怀仁的不满,因为他的利益受到了威胁。为了打击戴梓,南怀仁向康熙皇帝告发了他。康熙皇帝没有仔细调查,就将戴梓发配到边疆。戴梓最终在边疆地区去世,一位天才就这样被康熙无缘无故地扼杀了。因此,大清失去了提升国防实力的机会,尤其是在与外国侵略者交战时,清军的炮火常常出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火炮大多是从外国购买的。购买别国的武器再用来对抗敌人,如何能取得优势?要实现真正的强大,必须依赖创新,依靠自主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