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初,澳大利亚士兵乔治被派往新几内亚岛执行侦察任务,却不幸被当地土著发现。
尽管乔治百般解释身份,但土著居民已经被日军洗脑,对他不相信,不仅对他施以殴打,还将他五花大绑交给了日本军官。日军对土著的这种配合非常满意,甚至奖励他们一些食物,利用这种卑劣手段获取信任。日军对乔治施加了各种折磨,但他始终宁死不屈,最终被判处死刑。行刑前,日军为了炫耀战果拍下了照片,这张照片后来刊登在报纸上,并传回澳大利亚,引发民众极大愤怒。 二战期间,澳大利亚作为英国殖民地的一部分,对法西斯宣战,并派遣军队前往欧洲支援英军作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澳军随英军驻守新加坡。然而在日军猛烈攻击下,新加坡仅坚持了两个星期就沦陷,驻守的13万英军和1.6万澳大利亚士兵被迫投降。由于澳军在防守中表现强烈抵抗,日军攻破新加坡后,对澳大利亚官兵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屠杀。 与此同时,日军还袭击了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当时港口驻有约1.5万盟军士兵,以及最先进的造船设施和技术。由于防御准备不足,澳大利亚低估了日军的威胁,防空力量几乎为零,使日军几乎没有付出代价就成功轰炸,大量平民和士兵遇难,达尔文港几乎被夷为平地。这次空袭被澳大利亚称为澳大利亚的珍珠港事件。 日军对澳大利亚军民的残暴行径并未止步。1942年,日军进攻安汶岛,岛上荷兰和澳大利亚守军投降后,日军屠杀了1300多名俘虏,仅有五分之一幸存,而所有澳大利亚士兵几乎被屠杀,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拉哈大屠杀。此事让澳大利亚军队痛下决心,展开复仇行动,对日军实施反击,使日本人至今仍心有余悸。 随着日本在中途岛战役失败,局势逆转,盟军展开战略大反攻。1943年,美澳联军在新几内亚发起复仇战役。日军为抵抗盟军调集了超过20万兵力。澳大利亚军队带着强烈的国家仇恨誓与日军一决生死,而美军则希望通过减少消耗尽快结束战争。面对新几内亚遍布的日军防御工事,美澳联军采取了蛙跳战术,将日军隔绝在孤立区域,使其无法获得外界补给。 困在孤岛的20万日军因缺乏食物濒临死亡,但澳大利亚军队认为让敌人死得太容易不够,于是采取四种严酷措施。第一,拒绝接受日军投降,将弹尽粮绝的敌人用机枪扫射,哪怕日本军官试图举白旗求生,也被无情击杀。第二,通过围困切断补给,让日军饿得不得不食用同伴尸体,迫使第18司令部发布禁止食人通告。第三,新几内亚气候湿热,日军无法适应,许多人被困在地洞中,皮肤病蔓延,最终死于疾病。第四,美国干预使约一万日军幸存,但澳军对这些战俘毫不宽容,将其强迫做苦力,不听从者直接枪毙,最终只有5000人回到日本。 此次战斗中,约10万日军死于饥饿,其余几乎全部被杀。战后,澳大利亚对日军的惩罚更为严厉。曾要求处决日本天皇,虽被美国阻止;处决乙丙级战犯达140名,为盟国之最;提出甲级战犯审理人数超过100人,也位列同盟国前列;凡落入澳军手中的日军军官几乎无一幸免。为铭记这段历史,澳大利亚建立了战争纪念馆,馆内珍藏了大量珍贵战争照片,其中一个投影将日本国旗投影在门口,让游客踏上国旗,象征胜利与警示。战后,澳大利亚军队曾驻扎日本,在部分公共场所挂出日本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标牌,令日本人愤怒不已,只得向美国施压,最终澳军被遣返。澳大利亚不仅要国家记住这段历史,也让民众铭记日本曾经的暴行,以警示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