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早在很久以前就有扩张领土的野心。主要原因在于日本是一个岛国,经常遭遇天灾,自然资源匮乏,随着人口的增长,生存条件变得愈加艰难。不管是谁执政日本,扩张领土的欲望几乎是必然的,尤其是在日本国力日益强盛的时期。 在中国的唐朝时期,日本进行了大化革新,这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向外扩张领土的尝试。当时,日本在百济的请求下,出兵朝鲜半岛与唐朝的海军展开了白江口的海战。尽管日本舰船数量上占有优势,但由于日本的舰船太小,最后还是惨败而归,海战几乎成了唐朝的单方面屠杀。这也是中日历史上第一次交战,之后日本多次以朝鲜半岛为跳板,试图侵略中国。
1588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以进攻明朝为由,向朝鲜请求借道,却被拒绝。于是他决定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这次,日本的野心更大,甚至扬言要征服印度,虽然当时他们可能并不知道印度在哪里。朝鲜向明朝求援,明朝派出了8万兵力支援。最终,日本由于其人力、马力等方面的劣势,以及战略战术的不足,惨败而回。丰臣秀吉的政权也因此倒台。 在晚清时期,中日爆发了甲午战争。由于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国力大增,且早有准备,清朝政府却仓促应战,结果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进入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日本趁机发动了侵略战争,目标是彻底灭亡中国。虽然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最终还是以日本的失败告终。 自唐朝以来,为什么日本始终坚持对外扩张领土,并且偏偏只盯上了中国呢?回顾整个东亚地区,最为富饶、最适宜居住的领土无疑在中国的麾下。然而,在这千年间,日本曾多次有机会向其他地方扩张,例如库页岛、澳大利亚、东南亚甚至美洲。尽管丰臣秀吉在中国遭遇失败,但凭借当时丰臣秀吉手下数十万的军队,即便是登陆欧洲,也足以形成一场屠杀。毕竟,当时欧洲的战争人数一般只有几千人。 日本的扩张失败,主要的原因之一是选错了对手。在古代,中国的文明程度远远超过日本。而且日本受到了中国的深刻影响,明清时期中国实施闭关锁国政策,德川幕府也采取了类似的政策,错过了大航海时代。即便没有闭关锁国,日本也很可能会错过大航海时代,因为日本并没有外出开拓殖民地的传统,尽管它与荷兰保持着长期的贸易关系,了解部分世界动态。 美国和日本的情况截然不同。美国虽然建立历史较短,仅有200多年,但它的领土扩张却在短短百年内完成。美国最初的领土条件非常艰苦,基本上是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最早的美洲白人本就是欧洲社会的底层,他们来到美洲后还受到英国的高额税收和剥削,不满情绪不断积累。最终,这些白人秘密地将英国从中国收购的茶叶倒进海里,这就是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当时英国正与法国进行战争,只派遣了少量军队前来镇压。没想到,美洲的白人反而打败了英国,从而实现了独立,成为了一个新兴国家。此后,美国继续趁欧洲国家忙于战争或无力管理其美洲殖民地的机会,进行疯狂的扩张。1783年,美国获得了密西西比河东岸;1803年,从法国收购了路易斯安那;1819年,又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佛罗里达;1845至1853年,通过美墨战争获得了德克萨斯、新墨西哥、俄勒冈和加利福尼亚;1867年,从俄国手中购买了阿拉斯加;1898年,吞并了夏威夷群岛,最终完成了五十个州的领土扩展。 很多人常说美国只成立了200多年,凭什么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竟敢和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对抗。实际上,最早到达美洲的欧洲人并非像美洲的印第安人那样无知,而是带着古希腊、古罗马的智慧而来,带着工业革命的成功而来,带着殖民扩张的野心而来,同时也带着对美洲原住民的降维打击。 美国在百余年的时间里,通过战争、购买、谈判、欺诈等手段,完成了领土的扩张。这些手段使得美国迅速扩大版图。美国最初的基本盘是13个英国殖民地,但通过《巴黎和约》和《杰伊合约》将密西西比河以东的争议地区纳入版图。趁法国深陷欧洲战火之际,美国以超低价格从法国购买了路易斯安那。在英国与法国争斗的间隙,美国继续扩张,并从英属加拿大获得了大片领土。随后,在西班牙殖民地的独立运动中,美国也趁机夺取了2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墨西哥作为美洲大国,被美国吞并,继而美国购买了阿拉斯加并吞并了夏威夷群岛,至此,美国的领土几乎已完整。 与此相比,日本的领土扩张方式几乎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战争。每一次扩张,都需要与强敌直接对抗。尽管日本已有至少两千年的历史,但在处理国际事务时的方式却远不如只有两百年历史的美国灵活。 美国的历史虽然相对较短,但它背后积累的欧洲文明与殖民经验,使其拥有了丰富的历史底蕴,并成功完成了领土扩张。不要被美国年轻的外表所迷惑,它实则承载着四千年的文明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