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是我国战国初期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是兵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服务过鲁国、魏国和楚国三个国家,通晓兵法、法家与儒家三种思想,因此在政治与军事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吴起去世后,他和孙武并列,被誉为孙吴,其《吴子》与《孙子》合称为《孙吴兵法》。由此可见,吴起的历史地位与孙武不相上下。
然而,尽管吴起是如此位高权重的人物,在竞选魏国丞相一职时,却未能如愿,反而最终当上了楚国的丞相。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吴起错失魏国丞相之位,却能在楚国获得高位呢? 吴起在魏国曾被重用,带领魏军征战四方,为魏国赢得了大量领土。他多次与各路诸侯军交战,共打了76场大规模战役,获得64次胜利,还屡次击败秦军,成功夺取了秦国河西的领土,为魏文侯的霸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吴起为魏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名声也随之大振。魏文侯去世后,魏武侯继位时,由于年纪尚轻,需要任命丞相来代管政事。吴起自然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丞相,但出乎意料的是,魏国竟然从齐国请来了孟尝君田文。吴起对此非常愤怒,他便找到田文,表示要和他一较高下。田文则平静地接受了挑战。 吴起先问田文:论带兵打仗,我们两人谁更强?田文答道:我不如你。接着,吴起问:论治国安邦、让国家强盛,我们两人谁更擅长?田文再次回答:我不如你。最后,吴起问:论守卫疆土,我们谁更有本事?田文还是答道:我不如你。听到田文这样诚实的回答,吴起感到十分不解,便问道:既然这三项我都比你强,那你凭什么能够胜任丞相这个位置?田文微笑着回应道:当国君年幼,朝政动荡,百官心怀疑虑,百姓对朝廷失去信任时,整个国家的目光是盯着你还是盯着我呢? 听完田文的回答,吴起豁然开朗,明白了为何田文能够获得丞相之职,而自己却不能。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在军事上虽有非凡的才能,但在政治和社会背景上却逊色于田文。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田文是魏国的贵族,而吴起则出身卫国,尽管吴起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但贵族身份是无法轻易跨越的门槛。最终,吴起离开了魏国,来到了楚国。在楚国,吴起得到了重用,成为了丞相,并积极推行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楚国的政治与军事变革,带来了焕然一新的局面。可惜,楚悼王死得过早,吴起刚刚开始实施改革,楚悼王去世后,政敌趁机将他除去,吴起最终死于政敌的暗箭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