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源自书籍《明朝魏忠贤》,严禁转载,拒绝伪史,特此声明无任何政治联想!如果把中国历史上的贪权大臣一一列举,魏忠贤无疑会在明朝中名列前茅,甚至有资格进入前十名。而如果说到太监这个特殊群体中最为狡诈险恶的那个,魏忠贤则可谓是无可争议的第一人。对于他的评价,诸如“残忍”、“十恶不赦”、“奸臣”、“不择手段”的字眼层出不穷。随着时间推移,魏忠贤的恶名通过口耳相传,终于令他被后世唾弃,成为历史的“冷宫”人物。
个人的成长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未来的发展轨迹。魏忠贤的童年便是一个实例,他的家庭条件并不优越,甚至十分拮据。与书香门第毫不相干,也与显赫家庭没有丝毫的联系。自幼,他就和一群无所事事的小伙伴们游手好闲,生活混碌,毫无上进之心,自然也难以走上仕途的正道。
人们常说,一个连自我珍惜都做不到的人,又怎能去爱他人?反之,一个对自己狠下心的人,又怎可能对他人怀有仁慈之心。众所周知,魏忠贤的太监身份并非偶然,而是他通过极端手段自我造就的结果。他用一刀自断前程,走上了太监这一条路,这种选择可谓自取灭亡。
然而,从一个市井小混混跻身成为大内权势滔天的太监,这条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魏忠贤为了攀升,不惜付出许多代价,他努力结识权贵,抓住了客氏这一贵人的机会,凭借种种手段不断上位,最终成为了皇帝身边的心腹,甚至开始对朝政施加影响。
当时的明朝皇帝专注于自己的宠爱,无暇顾及朝政,多少权力便脱手交给了魏忠贤。权力在手后,魏忠贤不遗余力地加大征收工商税,一方面使自己的腰包渐渐鼓胀,另一方面也使国库的负担加重。此举自然影响了东林党的利益,使其深感威胁。
因此,对于东林党而言,魏忠贤就是他们瞩目的敌忾之目标。在朱由检登基后,新官上任不久便对魏忠贤展开了整治。他取消了工商税,却反而加重了对平民的剥削,并且还实施了效率减员,导致像李自成这样的平民失业。于是,明朝末期爆发了越来越多的农民起义。
最终,魏忠贤势力的覆灭导致了权力的重新分配,皇帝身边总会有一些人愿意为他出谋划策与奔走效劳,于是东林党的势力逐渐抬头。这些表面上高喊正义口号、标榜廉洁自律的人,实则在百姓身上不断施压,逐利获利。当他们进行抄家时,大多数都是为了家庭的金山银山而出手。渐渐地,当崇祯皇帝被闯王抓住线索之际,这些曾经的支持者也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