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80年,我们如何反法西斯
迪丽瓦拉
2025-09-28 16:03:45
0

202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战后80年的相对和平得来不易。直面过上一场大战的人们逐渐远去,但与这场重大灾难紧密相关的政治术语却没有淡出21世纪的人类生活。相反,许多当代政治现象重新出现在“法西斯主义”或者“新纳粹”的刺眼标签之下。

在反法西斯战争结束80年后,国际社会仍须对法西斯主义的“政治回魂”保持高度警惕。

(一)

什么是法西斯?

“Fascism”的词根来源于拉丁语“fasces”,中文“法西斯”便是对该词的音译。“fasces”的拉丁语本意是“束棒”,用桦木或榆木绑扎成一束,中间插一把利斧,象征团结与权威。

上世纪30年代,法西斯主义在各国兴起。实际上,它的出现是欧洲旧秩序崩溃的结果,造成如此严重社会失序的元凶并非“时局艰难”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欧洲民众对当时走马灯般的政治纲领出现了系统性的信心崩溃。这些“主义”在实践中被反复证明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根本危机,更无法建立一种替代性的、充满希望的新秩序。

换言之,在法西斯主义大流行之前,欧洲原有的政治、社会和宗教秩序已经遭受了长时间的侵蚀。这种侵蚀并非“大萧条”的单次冲击所引发,而是发生在一个缓慢的时间轴线之上,其过程伴随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与深刻破坏,以及世俗主义、个人主义的到来。旧的、宗教性的、静止的生活已经消亡,但人们无法从各种新的解决方案中找到出路,这导致了绝望和恐慌的四处蔓延。

但是,法西斯主义未能发展出积极的、有建设性的意识形态。纳粹政党一味驳斥、打击或者否定主流的主张与制度,排斥现存社会的部分群体,例如犹太人、罗姆人和共产主义者,以制造短暂的政治团结。

它始终未能提出一套完整的社会理想或者可行的制度框架,法西斯主义思想阵地的确立只能依靠对现状频繁地说“不”,或者粗陋地借用在它之前就取得过成功的其他思想,例如民族主义、帝国主义和马基雅维利主义。

(二)

法西斯主义有多大危害?

如上文所言,法西斯主义是西方混乱的产物,而它结束混乱的途径就是“消灭社会”。既然有人厌恶罢工,那就镇压工会;既然有人厌恶通胀,那就管制价格;既然有人痛恨犹太分子,那就使他们消失,直至社会被肢解。

然而,摧毁社会最终就是摧毁人。不管意大利、德国还是日本的法西斯主义都伴随着毫不手软的压迫、逮捕和肉体消灭,这并不是某种巧合或者意外。

法西斯主义的另外一个根本危害是视暴力为“积极力量”。他们要么真心地赞美武力,称其是“民族净化”的工具;要么相信战争与和平不存在明确的界限,在合适机会出现的时候,武力就可以被使用。法西斯主义高度强调“民族生存”和“国家荣耀”,认为真正能够扩大生存空间和获得国家荣耀的,就只有战争。

这就是为什么法西斯轴心国——不管在欧洲还是在东亚——都极力推动大战的爆发。这与一战十分不同,斐迪南大公被刺杀之后,没有任何一方刻意谋求一场毁灭性的大战。

(三)

时至今日,反法西斯战争结束已有80年之久,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政治还会面对法西斯主义的卷土重来吗?

关于这个问题,美国曾经做过一项社会实验。1967年,美国加州一所高中的历史教师罗恩·琼斯(Ron Jones)为了向学生清楚地讲述法西斯主义而发起了一场名为“浪潮”的教学实验。他拟定了严苛的纪律,要求参与者绝对服从。学生们穿着同样的制服,创造出特定的手势,并迅速形成一个紧密的团体,其成员在短短五天之内从20人增加至200人。

在实验的最后,琼斯召集同学们,在学校的大礼堂放映了一部第三帝国时期的影片。影片中那些整齐划一的制服和手势、集体的狂热崇拜和叫嚣展现在众人眼前,观看影片的学生们面面相觑,意识到自己被轻易地操纵,甘愿成为类似冲锋队员的存在。该试验于2008年被德国拍成电影,搬上大荧幕,引发了全球范围内极为广泛的讨论。

尽管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法西斯主义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在二战后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在全球不同地区向着本土化发展。

学界通常以“新法西斯主义(neofascism)”指代二战之后出现的承袭法西斯核心要素的政党与运动,例如极端民族主义、反自由宪政、反多元文化,但其组织形态、政策主张已适应当代环境,并非彻底复刻战前体制。作为法西斯主义的发源地,欧洲国家在战后的不同阶段也发展出了新纳粹谱系,如法国、德国、希腊都出现了类新纳粹势力的“右翼极端主义”。

学界通常认为,法西斯主义不是一个严格的系统,而是一系列特征的排列组合,因此法西斯主义的适应性很强,但也导致面对这种现象时容易出现分类困难和意见分歧。

(四)

近年来,在民粹主义、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影响下,全球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明显放缓,通货膨胀严重,失业率高企。

从二十世纪30年代法西斯主义盛行的社会规律来看,倘若失业者是工人,更容易受到左翼或激进左翼的吸引;如果失业者是中产阶层,则更可能成为法西斯分子。尤其是在一些政策主张陷入困境的国家——许多发达经济体目前的情况正是如此,民众很容易被相互矛盾的政治承诺所吸引,例如既要禁止移民,又要降低成本;既要反对欧盟,又要统一市场。

历史上,法西斯主义在欧洲的出现,是宗教与社会秩序崩溃的结果。当时的萧条、动荡反复证明了各种替代性方案都难以克服资本主义的内在危机,也无力建立新的稳定秩序。

因此,面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国际社会仍须对法西斯主义的“政治回魂”保持高度的警惕。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共同努力寻找出路,修复遭受多重创伤的世界秩序。

作者:梁雪村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流程编辑:U072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传奇,他的子孙们也个个英才出众,堪称人中龙凤。然而,正是因为这些...
原创 三... 事实上,虽然魏延被认为是蜀汉五虎将中排名第一的人物,但如果我们深入分析他的武功,实际上他很难排进三国...
原创 项... 宋朝的才女李清照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虽然她只是一个女子,但她却有着与男子同样的雄心壮志。她渴望自己的...
原创 朱... 1941年7月,斯大林的办公室内,朱可夫与斯大林因一件小事发生了激烈争吵。当时正值苏德战争最紧张的阶...
原创 张... 张郃在三国演义中的表现,常常引发网友们的讨论与争议。有的人认为张郃的武功并不突出,因为他只能在马超和...
原创 秦... 秦始皇被誉为千古一帝,他在位的第一天就开始着手修建自己的陵墓。这座陵墓历时39年才最终完工,规模宏大...
原创 隋... 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短暂却统一的大一统王朝,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将领。隋朝四位入选武庙...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每个大一统王朝的建立,都伴随着无数的挑战和艰难。作为历史作家,我深知这些帝王们为了统一天...
原创 原... 中华文明悠久而辉煌,几千年的历史为世界文明增添了璀璨的一页,许多历史传说也深深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开天...
原创 历... 这类战争其实并不少见,古代的战斗我们就不谈了,今天我们说一场发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伟大战役。 这场战...
原创 三...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涌现了许多名将,其中既有令人惊叹的高手,如吕布,也有能力一般甚至略显拙劣的将领,如...
原创 刘...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表去世后,刘琮投降曹操,刘备失去了原本的支持力量,再次遭遇失败,不得不...
原创 李... 开篇:晚清名臣李鸿章,黄马褂加身闯世界 要说晚清最有名的大臣,李鸿章绝对得算一个!这位爷可是晚清四大...
原创 皖... 陈毅和项英的第一次见面发生在1930年12月。当时项英从中央长江局书记调任为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二人...
原创 岳... 提到岳飞之死,咱们第一反应多半是 “秦桧害的”。毕竟戏台子上、课本里,都把他塑造成陷害忠良的奸臣。可...
原创 日... 日本极右翼分子、军国主义复活的代表人物高市早苗,一就任日本首个女首相,立即就向中国露出獠牙。 她居...
原创 金... 历史长河中,金朝的灭亡是一个让人深感痛惜的故事。它不仅代表着一个强盛王朝的崩塌,也象征着一个民族命运...
原创 清... 血滴子与明朝的东厂、锦衣卫有着相似的作用,都是直接由皇帝指挥的特务机构,负责管理和执行一些极为敏感的...
原创 秦... 秦朝最后的名将章邯,确实非常了不起。他擅长夜间袭击和快速进军,且意志坚定,懂得战争的规律。凭借一己之...
原创 隋... 《隋唐演义》是一部将历史与虚构情节相结合的长篇小说,作者李贽通过独特的创作手法,将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