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许多男子都梦想着娶公主为妻,因为嫁入皇室意味着能一跃成为权贵,社会地位和财富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却有一个特殊的朝代,其公主并不被大众所看好,甚至连当时的驸马都不太愿意迎娶。这个朝代便是唐朝。
那么,为什么唐朝的公主在历史上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呢?事实上,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着密切关系。唐朝是一个极为包容开放的时代,社会风气自由,女性的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升,甚至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如果是其他朝代,皇室和世家的联姻无疑是一件互利共赢的事情,世家往往会感到无比荣幸,且两家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然而,唐朝却并非如此,尤其是在当时的五姓七望之中,很多世家多次拒绝与皇室联姻。那么,为何唐朝的世家不愿意娶公主呢?
首先,唐朝的公主虽然地位显赫,但驸马的地位却相对较低。唐朝公主在朝中拥有极高的身份地位,唐太宗时期便可见一斑。比如,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娶了高阳公主,尽管房玄龄是唐朝的宰相,而且是帮助李世民登基的重要人物,但当他见到自己的儿媳时,还需要恭敬地行礼。这种现象直接反映出,即便是宰辅级别的人物,也要对公主表示尊敬。在唐朝,娶公主意味着需要以极大的礼敬和牺牲来对待她,实际上就像是把公主当作祖宗一样供奉。再者,唐朝有一条特殊的规定,如果公主比驸马早逝,那么驸马将需要为公主守丧三年。在这三年里,驸马不仅不能再娶他人,连纳妾的权利也会被剥夺。相比之下,娶一个普通女子则不必承担如此繁杂的义务。这种制度,使得很多男子觉得娶公主带来的负担过重,远不如娶个普通女子来得轻松。
其次,唐朝的世家往往对皇室不屑一顾。唐朝最为显赫的世家如五姓七望,他们的家族往往传承了数百年,底蕴深厚。在朝廷中,这些世家的官员数量庞大,且其家族背景和血统显赫。而皇室的血统则混杂了鲜卑族成分,这使得这些自视高贵的世家对皇族并不十分看重。公主的出身与这些世家相比,并没有显得更加高贵或特别。正因为如此,那些世家的男子很难对娶公主产生兴趣。再加上,当时的世家与皇家之间存在某种隐形的对立,尤其是在中央集权的改革过程中,皇帝不断通过政治手段削弱世家的权力,世家自然对与皇室联姻并不热衷。
再者,唐朝的公主由于地位高贵,往往养成了任性刁蛮的性格,她们在享受奢华生活的同时,也培养了强烈的个人意志和野心。这种性格,令许多男子无法接受。更为严重的是,唐朝的部分公主甚至有不守妇道的行为,这让人更加对她们产生了负面看法。历史上有名的高阳公主便因与辩机和尚有染而名声狼藉,房遗爱作为她的丈夫,甚至不得不为这段风流事宜提供掩护,结果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绿帽王”。除此之外,不少唐朝公主也有着不小的野心,尤其是在武则天执政后,许多公主开始渴望一展抱负,认为如果女性也可以成为皇帝,那么自己为何不能继位。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便是其中的代表,她们不仅野心勃勃,而且政治手段极其高明,这也使得一些世家不愿与她们联姻。
综上所述,唐朝的公主并非一味地受宠爱,相反,由于高高在上的地位、独立的性格、复杂的婚姻制度以及高贵血统的种种矛盾,使得唐朝的公主并不符合传统世家所要求的标准。对于那些已经拥有强大家族背景的世家而言,娶公主远不如娶一个普通女子,反而可能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唐朝的公主在历史中并未获得应有的敬重,甚至成为世家男子的“避雷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