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想迁都,群臣竭力反对,亲弟说了5个字,让赵匡胤打消念头
迪丽瓦拉
2025-09-28 17:33:43
0

00.前言

开宝九年(976年)春,宋太祖赵匡胤,率文武百官西巡洛阳。

站在洛阳宫殿的高台上,这位大宋开国皇帝心潮澎湃。

他转身对群臣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将都城从开封迁到洛阳,最终目标是长安。

朝堂上一片死寂,大臣们面面相觑,最终目光聚焦在晋王赵光义身上。

这位皇帝的亲弟弟、开封府尹缓缓出列,只说了五个字,就让赵匡胤的迁都大计化为泡影。

半年后,赵匡胤在“烛影斧声”中离奇去世,赵光义登基为帝。

01.开封困局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他沿用了后周的都城开封,但心中始终不安。

这位戎马一生的皇帝深知:开封地处平原,无险可守,是兵家必争的“四战之地”。

当时的军事形势十分严峻,燕云十六州被辽国占据,北方门户大开。

辽国骑兵一旦南下,渡过黄河就能直逼开封城下。

为确保都城安全,赵匡胤不得不在京畿驻扎重兵。 数十万禁军的粮饷供应,成了朝廷的沉重负担。

“吾将西迁者,非它,欲据山河之险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赵匡胤在洛阳,向群臣解释迁都动机。

他看中洛阳“西有函谷关,东有虎牢关”的地形优势,计划以此为跳板,最终迁都长安,效法汉唐盛世。

02.群臣阻挠

迁都提议一出,立即遭到群臣激烈反对。起居郎李符率先上书,一口气列出 “八难”:

京城现在破败又不景气,这是第一个难处;

皇宫宫殿都还没修缮好,这是第二个难处;

郊外的宗庙也没修建,这是第三个难处;

朝廷里官员都没配齐,这是第四个难处;

京城周边的百姓日子过得苦哈哈的,这是第五个难处;

军队的粮食都不够吃,这是第六个难处;

防御的工事都没建好,这是第七个难处;

这么多的人马,大夏天的还要跟着一起行动,这是第八个难处。

李符认为洛阳凋敝已久,重建宫殿、迁移百官、供养军队都会耗费巨大,百姓难以承受。

紧接着,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也提出反对意见:

“东京靠着汴渠搞漕运,每年能从江淮地区运来几百万斛大米,京城几十万的士兵,可都指着这些粮食吃饭。陛下要是待在这儿,上哪儿去弄粮食呀?”

李怀忠点出了开封的最大优势——发达的水运系统。

汴河、黄河、惠民河和广济河四条水道在此交汇,每年可将江淮地区的数百万斛粮食,源源不断运抵京城,养活数十万禁军。

若迁都洛阳,粮食运输将面临巨大困难。

面对这些反对意见,赵匡胤态度坚决:“亦弗从”(不予采纳)。

但接下来出场的反对者,却让他无法忽视。

03.在德不在险

晋王赵光义终于站了出来。他先是委婉表示“迁都未便”,见兄长不为所动,便跪地叩头“切谏”。

当赵匡胤说出“久当迁长安”的终极计划后,赵光义抛出了那句改变历史的谏言: “在德不在险!”

这五个字出自春秋名将吴起,当年魏武侯巡视西河,感叹山河险固是魏国之宝,吴起却告诫他: “山河之固,在德不在险”。

若君主不修德政,再险要的地形也保不住国家。

此言一出,赵匡胤默然无语。待赵光义离开后,他才对左右叹息: “晋王所言,虽然也很正确。然而,若依此而行,不出百年,天下民力必将竭尽。”

但是,见到大家都一致反对,赵匡胤还是妥协,下诏放弃迁都,返回开封。

表面看,赵光义站在了道德制高点。在崇尚文治的宋朝,“以德治国”是政治正确。

但这句话背后,隐藏着赵光义不可告人的政治算计。

04.权力根基

自宋朝建立以来,赵光义一直担任开封府尹,掌控京城十六年。

他利用这个关键位置,做了三件事:组建自己的势力集团,结交宫中宦官,拉拢朝中武将。

当时的开封府尹权力极大,相当于首都市长兼军区司令。

赵光义以亲王身份坐镇此职,地位甚至高于宰相,形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局面。

他利用职务之便,在开封编织了一张庞大的权力网络。

党进的故事,生动展现了赵光义的权势。

这位将军性格粗鲁,常在街头强行放生富人家的宠物,还怒斥: “既然买了肉,为什么不去侍奉父母?”

但当听说要放生的鹰属于晋王时,他立刻恭敬地说:“真是一只好鹰,你们可要小心喂养!”还掏钱给饲养者买肉。

连赵匡胤的悍将都如此畏惧赵光义,其在开封的势力可见一斑。

赵匡胤迁都,意味着离开经营十六年的权力基地,赵光义的政治资本将大幅缩水。

更关键的是,赵匡胤选择洛阳别有深意,河南府尹焦继勋是他的儿女亲家,其女嫁给了赵匡胤之子赵德芳。

若迁都成功,赵德芳继承皇位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

05.结语

赵匡胤黯然返回开封仅半年,便在开宝九年(976年)十月离奇去世。

那个风雪之夜的“烛影斧声”,成了千年未解的历史谜案。

没有传位诏书的赵光义登基为帝,是为宋太宗。

未迁都的后果,也终于在150年后显现。

当时,北宋始终面临冗兵问题。驻扎在开封平原的数十万大军,消耗了国家大部分财政收入。

王安石变法时,军费已成为朝廷难以承受的重负。

1127年,金兵铁骑轻松渡过黄河,兵临开封城下,制造了 “靖康之耻”。

被赵匡胤视为“无险可守”的开封,最终成了帝国坟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以其亮银枪和铠甲,威武的形象深入人心。赵云的形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点寒芒...
乱了!日本领土危机浮现!不光是...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
原创 醋... 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除了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外,它还能提升食物的口感,让食物更加...
原创 后... 后宫佳丽三千人,偏偏就宠我一人的杨贵妃,为什么最终没能成为皇后呢?大家都知道,杨玉环(即杨贵妃)是中...
原创 他... 960年,赵匡胤发动了著名的陈桥兵变,这个消息传到了开封。后周的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准备组织...
原创 刘... 刘备在夺取汉中后,并没有立刻增兵到荆州,这背后有两个主要原因。 其一,军队需要休整 汉中之战是赤壁之...
原创 夏... 都城在每个朝代中通常扮演着重要的象征性角色,因此很少会轻易更换。纵观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都城,比如西安、...
原创 三... 东汉的皇室虽然存在,但实际上并不太有实权。最重要的还是西汉的皇室,因为西汉持续了较长时间,而东汉则存...
原创 英... 秦始皇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的梦想,命令徐福带领三千名童男童女和大量粮食、衣物,前往遥远的海外寻找仙山。然...
原创 美... 一手好牌打成烂摊子,小布什为何成了中国发展的“最大助攻”? 在美国历史上,很少有总统像小布什那样,受...
原创 一...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至今已经传世几百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三国历史的题材也被民间...
原创 唐... 《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等作品,都是男性画家对唐朝贵族妇女日常生活场景的生动描...
原创 南... 南宋末年,有一位宰相被称为铁血宰相,他不仅追封了岳飞,还坚定主张北伐,誓言要收复失地。他看似忠诚报国...
把殷墟甲骨文打造成为中华文化新...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通讯员 王建 洹水河畔,三千年前的殷商文明在此生根;甲骨文中,中华文明的基...
原创 她... 《——·前言·——》 政和八年,汴京的皇宫里,宋徽宗亲手为他深爱的女儿梳妆。她名叫赵福金,被称为...
原创 蜀... 蜀汉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作为蜀汉的元老人物,许多人都知道他们的英雄事迹。这个...
原创 秦... 蒙曼老师在讲解隋唐历史时提到,《隋唐演义》这部小说中对于一些历史人物的刻画存在一定的误差。她特别提到...
原创 西... 大将军是中国古代各朝代常设的高级武官职务,通常是指掌管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或统帅。古代的大将军职权随着时...
从 “吏隐” 到瑶民书写:拆解... 刘禹锡在连州的贬谪岁月,不仅是他个人仕途的重要阶段,更是岭南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页。11月8日上午,...
原创 梁... 地煞中的朱武、孙立、扈三娘、樊瑞等人,每个人的武艺都相当了得,身手不凡。自从他们加入梁山之后,他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