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封建制度是一套完整且严密的统治体系,而作为这一体系最高权力象征的皇帝,则是无数百姓和士族艳羡的对象。从史书中,我们能够了解到许多皇帝的生平事迹,甚至通过留传下来的画像,感受他们曾经的风貌。这些画像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皇帝的容貌,也让我们得以一窥他们的个性与气质。
几乎每一位皇帝,都有一幅流传下来的帝王像,而有些帝王的画像更是多种多样,几乎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形象。朱元璋便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很多人都应该见过朱元璋那幅广为流传的月牙脸画像,它无疑是历代帝王像中最为“丑陋”的一张,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除了这幅众所周知的画像,朱元璋实际上还有一张官方的帝王画像,这幅画像才是真正符合他身份的帝王像。
如果我们拿朱元璋的官方画像与其子孙后代的画像进行对比,或许能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以朱元璋开始,到明朝的每一任皇帝,他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脸型较宽,普遍是国字脸,眉目刚毅,鬓角浓密的虬髯面庞,仿佛每一位明朝皇帝的面容都能在这一系列面孔中找到共通之处。这也就不难理解,作为朱元璋的后代,继承这样的面貌并不奇怪,毕竟血脉是难以改变的。然而,这也进一步证明了那幅月牙脸的画像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为在朱元璋的后代中,并没有出现那些与众不同的面貌特征。
然而,历史总是有些例外。在明朝的16位皇帝画像中,如果将他们摆在一起,便会发现有一位皇帝的形象显得格外突兀,完全与其他的画像格格不入。这位皇帝便是明武宗朱厚照。可以说,朱厚照的画像风格发生了突变,简直与以往的风格截然不同。大多数明朝皇帝的画像呈现的是方形的国字脸,但唯独朱厚照的面容是瓜子脸,眉毛略显上扬,嘴唇并不宽厚,与其他明朝皇帝的形象有着明显的区别。
那么,这种与众不同的面容是如何产生的呢?根据史书中的一些零星记载,我们或许能做一些猜测,但这仅限于推测,并没有确凿的历史依据。首先,我们得从朱厚照的祖父——明宪宗朱见深说起。朱见深年轻时一直没有子嗣,年纪渐长,他心生忧虑,时常唉声叹气。有一次,他无意中说道:“我年纪大了,依旧没有儿子……”旁边的一位太监听后,立刻跪下对他说:“皇上,您的儿子已经六岁了!”
原来,朱见深在一次出巡时,曾偶遇一位貌美如花的纪姓少女,因缘巧合,这名少女被带入宫中成为了皇帝的侍妾。几个月后,纪氏怀孕了,而当时宫中权势最大的万贵妃一直未能为朱见深生子,心中难免妒意,得知纪氏怀孕后,便派宫女施行堕胎之计。让人意外的是,纪氏身体健康,宫女并未成功执行堕胎,而是将此事上报给了万贵妃,谎称纪氏只是长了个肿瘤。为了进一步调查,万贵妃将纪氏贬入冷宫,而纪氏最终生下了朱厚照的父亲——朱佑樘。
但事情并未就此平息,万贵妃得知纪氏生下了皇子后,便命人将其溺死。幸运的是,宫中的太监张敏将朱佑樘救了下来,并将他藏了起来,直至他六岁时才被迎入宫中。朱佑樘的血统因此备受怀疑,尤其是在他年幼时,宫中并没有明确证据证明其真实身份。尽管朱佑樘的面容与其他皇帝有所不同,尤其是与他儿子朱厚照相比,还是略显尖细。尽管如此,这一切都没有改变他最终成为皇帝的命运。
朱佑樘去世后,朱厚照继承了皇位。然而,朱厚照一生并没有子嗣,最终,皇位传给了他堂弟,即后来的明世宗。值得一提的是,明世宗将年号改为“嘉靖”,而“靖”字有平定的含义。是否意味着他为了解决皇位继承的错位问题而改年号,从而感到庆幸呢?当然,这仅仅是个人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