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7月12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冯玉祥、吉鸿昌等爱国将领的指挥下,经过5天5夜的浴血奋战,成功收复被日、伪军占领的多伦县城。这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军队首次收复失地的重要战役,极大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斗志。
在锡林郭勒盟察哈尔抗战纪念地的“多伦战役”沙盘前,红色箭头直指塞外重镇多伦,90多年前,正是在这里,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奋起抗战,收复了被日军侵占的失地。
高洁
锡林郭勒盟察哈尔抗战纪念地讲解员
察哈尔是旧省名,在北京西北部,今分属河北、内蒙古、山西等地。当时的多伦县就隶属于察哈尔省。
1933年,日军侵占热河并向察哈尔省渗透,相继攻占察哈尔东部的多伦、康保等地,华北门户岌岌可危。爱国将领冯玉祥在中共华北地下组织的大力帮助下,于当年5月中旬在张家口组建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吉鸿昌任前敌总指挥。
任月海
自治区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
整个察哈尔抗战,它都是由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和参与下来进行的,特别是在攻打多伦的战斗中,吉鸿昌将军手下的攻城的有三个师,其中的第二师从团长到连排干部都是由中国共产党人担任的。
多伦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日本侵略军布防重兵把守。面对日军的狂轰乱炸,装备落后的抗日同盟军伤亡不断增加。危急之下,吉鸿昌派副官带40名士兵扮作伪军和运柴商贩,分批潜入城内。1933年7月12日凌晨,总攻打响,吉鸿昌亲率敢死队,与潜入城内的同盟军战士里应外合,浴血奋战五昼夜,终于收复失守72天的塞外重镇――多伦。
任月海
自治区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
极大地推动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整个察哈尔抗战,为下一步特别是“七七事变”以后,国共之间进一步合作,全面抗战,奠定了一个基础。
来源: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