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王朝》中,康熙皇帝的每一次宴席不仅仅是用餐,它们更像是精心布置的权力博弈,而其中最为巧妙的便是康熙宴请佟国维的那一顿。通过这场饭局,佟国维不仅实现了将权力世袭的目标,还成功地把自己的侄子隆科多推上了九门提督的位置,确保了佟家一族能够世代昌盛。
宴席之上,康熙皇帝首先以一番看似亲切的话语开启了这场权谋游戏:“咱们今天不谈君臣之礼,只论亲戚之情,怎么样,你的身体还好吗?”这句话表面上是关心佟国维的健康,然而背后却暗藏深意。康熙询问佟国维的身体状况,表面看是体恤,实际上却是想借此话题为后续的提议铺路。佟国维深知皇帝的用意,于是回答道:“劳皇上关心,奴才最近确实有些腰酸,晚上睡觉也不太安稳。”他巧妙地回应了康熙的关切,同时也巧妙地为即将到来的话题做好铺垫。
康熙听后,笑着说道:“人活一万年不可能,尧舜也不过活了几千年,若真活那么久,反而会妨碍后人发展。”这话语看似随便,但实际是在提醒佟国维,该让位的时候就要放手,不能再继续拖延。康熙的话虽然不明言,但其中的潜台词已经非常明确:佟国维无论身体如何,都应主动交出权力,而不是让康熙来替他做决定。最后,康熙通过直接提出问题:“你们佟家那些后辈当中,有谁能够出将入相,担当大任?”此时,康熙的话语中隐含着对佟国维的一番提醒:即使是家族的重要性再大,也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心拖延大局。
此时,佟国维也不甘示弱,开始动情感牌。他提到自己的祖先,特别是提到孝康章皇后和孝懿仁皇后,这两位已经过世的皇后,显然是想借着亲戚关系唤起康熙对佟家的好感。康熙则回应道:“你们佟家从龙兴关外便与我爱新觉罗家结下了深厚的姻亲,风雨同舟,不易。”话虽如此,他依然绕开了佟国维的感情话题,继续问他:“你说吧,你们家里谁能担得起大任?”这一连串问题,让佟国维的心中已经有了预感:他正在被迫推选一个适合接班的人。
最终,佟国维推举了自己的侄子隆科多,称其“坚忍敏达,堪重用。”康熙点头回应:“是啊,这么多年,隆科多也经历了不少磨炼,既然如此,就让他出来担任步军统领,如何?”这一段对话看似平淡,却充满了玄机。为什么佟国维只推荐了一个人?为什么是隆科多,而非自己的儿子?事实上,佟国维深知,隆科多的父亲曾是康熙钦点的大内一等侍卫,而他自己选择推荐侄子而非儿子,正是因为要避嫌,也是在暗示自己并不谋取私利。
在佟国维表示感谢时,康熙皇帝却幽默地说:“起来,起来,朕看你眼花了,拿个新进的老花镜试试,说不定能看清楚。”这一看似无关紧要的话,其实是一种暗示。康熙故意提到“老花镜”,既是在讽刺佟国维眼光不准,也是在间接表达对其政治判断的怀疑。更重要的是,这句话其实是在给佟国维下达一种隐秘的命令:不识人之时,可以视作是牺牲自己来帮助康熙达成目的。康熙不仅暗示了佟国维的政治误判,还给了他一个微妙的信号:如果不识时务,自己就会丧失最后的机会。
回到家中,佟国维迅速召集隆科多密谋,父子俩互相配合,开始了一场精心布置的权力交易。通过一系列的权谋与权术,隆科多成功地登上了九门提督的高位,而佟国维则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成功打压了八阿哥的势力,确保了自家一族的长期稳定。最终,虽然佟国维的家族没有实现显著的提升,却也稳住了现有的地位。而八阿哥的继承人之位,则在康熙的策划下彻底被抛弃,失去了继位的机会。
通过这场“老花镜”的暗示,康熙成功地让佟国维明白了自己的意图:即便你为家族保住了位置,但如果不做出牺牲,等到八阿哥登基,你们的命运也将受到巨大的威胁。康熙通过一场巧妙的政治博弈,不仅稳固了自己对权力的掌控,也确保了佟家能在未来的清朝中继续保持强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