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却没能忠于人品,乾隆对和珅的厚爱终是错付
迪丽瓦拉
2024-11-16 15:18:49
0

原标题: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却没能忠于人品,乾隆对和珅的厚爱终是错付

和坤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位大贪官。俗话说“和珅倒台,嘉庆吃饱。”可见和珅贪污的金额有多么的庞大。

历史上,和珅曾把持朝政二十余年,曾是乾隆最宠爱的大臣。这和珅究竟都干了什么,让乾隆如此赏识他?他又是如何走向贪污,大贪特贪的?

下面,我们一起剥开历史神秘的面纱,来看一看和珅的“庐山真面目”。

年少成才,官运亨通

和坤,字致斋,钮枯禄氏,生于乾隆十五年,满洲正红旗人,家世显赫。他自幼聪慧,十岁便入选咸安宫官学深造。不仅精通汉、满、蒙、藏四种语言,而且在书法、诗词、绘画的造诣也不低。

乾隆三十四年,年仅十九岁的和坤踏入仕途,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之职。虽乡试未中,但不久便被授予三等侍卫,负责皇帝出巡事宜。

此后仕途一帆风顺,逐步晋升至銮仪卫侍卫,得到皇帝信赖。

和珅画像

乾隆四十一年,年仅二十六岁的和坤任户部右侍郎,协助管理国家财政。同年,升任军机大臣,开始参与中枢政务。

往后,他担任军机大臣长达二十三年,掌管宫廷内务、圆明园事务及税务监督大权。他虽对军事不擅长,却常受命出任钦差大臣,镇压农民起义。

此外,和珅还担任《四库全书》正总裁,参与了众多书籍的编撰事业,为文化事业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最终成了乾隆的左膀右臂。

为何乾隆会如此宠幸和珅呢?

原来自和珅入宫侍奉乾隆后,和坤便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皇上的青睐。这其中有一种说法,称和珅神似一个以前被乾隆赐死的妃子。

不管野史记载真实与否,我们可以确认的是,和珅的五官端正,文弱可爱,声音洪亮,并且拥有极好的口才,可以和乾隆对答如流,给乾隆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后,他不仅善于揣测乾隆的心事,而且办事干练,逐渐获得了乾隆的厚爱。

在清朝,大臣的想法基本上是以皇帝的意志为转移。而和坤的言行举止完全符合所谓的“忠于君主”的价值观。

和珅对乾隆恭顺用命,自称“奴才”,随旨随到,与那些有个性的大臣形成鲜明对比。因此,乾隆自然更喜欢和坤这样殷勤周到的奴才,将其视如知己。

而且,晚年的乾隆沉迷于自己的文治武功,喜欢听赞歌和粉饰太平的声音。

和坤抓住了乾隆的心理,投其所好,取悦皇帝。他善于大事化小,甚至在镇压白莲教起义这样的重大事件上也蒙蔽皇帝。

不过,和坤受宠的原因不仅仅在于他善于揣摩和取悦皇帝。而是在于他确实拥有出众的实干才华,能够为乾隆做实事。这些才华和实绩使他在乾隆心目中的分量日益增加。

有颜有才,深受乾隆信任

上文提到和珅通晓汉、满、蒙、藏四种语言,可以说当时和珅是最具备处理民族事务的一个人。

乾隆四十五年起,他兼任理藩院尚书,常伴乾隆左右,协助处理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事务。

六月,六世班禅觐见乾隆,和坤参与接待并筹办相关事宜,负责庙宇仪仗换新。七月,班禅到达承德,乾隆与其会晤、讲经、赐印等,和坤均陪同参与。

九月初,班禅抵达京师,乾隆准备为其贺寿,但班禅突然病倒并圆寂。乾隆亲自处理善后,和坤成为其得力助手。

和珅的存在,为乾隆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重要支持,也为大清的边疆的稳定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和珅其实并不丑

乾隆四十五年之后,和坤频繁负责接待各国使臣,特别在处理与朝鲜及英国的外交事务上展现出卓越能力。

乾隆五十七年,英国派遣马戛尔尼勋爵率领庞大使团来华,旨在取得商务利益与外交权利。清朝官员起初误以为他们是恭祝乾隆万寿的贡使,但实则其背后有着更深远的意图。

马戛尔尼使团于乾隆五十八年抵京,因乾隆在热河避暑,他们被令前往谒见。双方在觐见礼节上产生分歧,清朝坚持贡使必须行三跪九叩礼,而英使则坚持行单腿下跪礼。

和坤经过艰苦谈判,最终使英使同意按清廷礼仪行礼。

同年八月十三日,乾隆在热河避暑山庄举行庆寿典礼,英使马戛尔尼呈递了乔治三世女王的国书。和坤陪同使臣游览山庄,并及时向乾隆报告了英王的意图。

英使团回京后,马戛尔尼正式向和坤表明了来华的真实目的,包括经商、设立货栈、拥有小岛等要求。

和坤巧妙回避讨论,并以皇上的关心为由让英使启程。乾隆连降敕谕批驳英方要求,认为其行为傲慢无礼。

最终,马戛尔尼使团在受到礼貌迎候与款待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清政府的警惕与监视,英国政府的通商美梦破灭。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颜值符合乾隆审美,才华与能力出众的大臣,最后还是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大贪官。

大肆敛财,终被抄家

身为乾隆年间的权臣,和珅在担任户部尚书、内务府大臣及崇文门税务监督期间,手握清政府财政大权,其敛财手段多样,令人咋舌。

当时的和珅独揽崇文门税关大权,这是户部所属全国30个榷关之一,其索要苛刻程度位居全国第四。

崇文门税关名义上隶属于户部,实际上却由内务府控制,成为皇家内府的进财机构。和坤在此任上长达八年,利用职权在处理税务、经手罚没款、变卖罪官不动产等过程中,大肆索贿受贿,贪污自肥。

例如,官员获罪后,其不动产均被查封,然后交由崇文门税关变卖,这些过程中和坤便中饱私囊,获取巨额利益。

不仅如此,和坤在罚缴“议罪银”中也大做文章。

议罪银是乾隆中期逐渐形成的一种制度,重要官员因犯渎职、违例等过错,自议缴银以赎罪。这些“议罪银”一般解交内务府广储司,但实际上多由和坤掌握收缴的具体事宜。

和珅在皇帝和大臣之间的斡旋,巧取豪夺,为自己积累了大量财富。据说,一些督抚为免遭革职或参处,缴纳的“议罪银”少则万两,多则数十万两,这些巨额银两最终都流入了和坤的腰包。

嘉庆四年,乾隆皇帝驾崩,嘉庆终于得以亲政。次日,他便果断采取行动,将权臣和坤革职并立即查抄其家产。

嘉庆皇帝的这一行动震惊朝野,显示了他整治朝政的决心。

初七日,和坤被移交刑部严加审讯,他的权势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在审讯过程中,和坤的罪行逐渐浮出水面,令人瞠目结舌。

十一日,嘉庆皇帝发布了上谕,历数和坤的二十大罪,昭告天下,让众人知晓其罪行。这份上谕详尽地列举了和坤的种种劣迹,包括贪污受贿、专权舞弊、僭越礼制等,令人触目惊心。

在嘉庆皇帝发布上谕的两天后,和坤在狱中绝望地选择了自尽,终年五十岁。他的死亡标志着清朝一个时代的结束,也预示着嘉庆皇帝整治朝政的开始。

和珅死后,所拥有的财产规模之庞大,古今罕见。查抄的财产包括:

在京宅第拥有房250余间,花园楼台200余座,各类珍宝无数;金银碗碟8500余件,各种如意3000余柄,金银元宝2000个(每个重100两);所开当铺12座,本利银达2.6万余两。此外,他在京城及京畿、热河等地的财产更是数不胜数。

和珅家产的一部分

嘉庆皇帝诛杀和坤并非仓促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他深知和坤专权舞弊的危害,早在皇子时期便耳闻目睹其恶行。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嘉庆皇帝决定铲除和坤这颗毒瘤。

此外,嘉庆皇帝还认为,乾隆末期的白莲教起义久攻不下与和坤有意蒙蔽朝廷有关。他认为和坤利用权势阻碍军事行动,使得白莲教得以肆虐。

因此,嘉庆皇帝立诛和坤,意在开脱乾隆皇帝的责任,同时也警告后来的官员要全力镇压白莲教,维护大清王朝的稳定。

嘉庆皇帝希望通过诛杀和珅这一行动肃清政风、杀一儆百,整饬官方,遏制政治颓势的蔓延。归根到底还是想缓和当时日益尖锐的阶级矛盾,并将统治集团的失误完全归咎于和坤个人的专擅。

从这个角度看,和珅从某种程度还是有些冤的。不过,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和珅的下场终究是他咎由自取。

如果和珅当初能够忠于人品,在乾隆的厚爱下继续发挥才干,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成为像张居正那样的佳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的言行举止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尤其是他...
原创 大... 在清朝,皇帝与后宫的婚姻中,依然保留了一些陈旧的习俗,其中之一就是姑表亲婚,也就是皇帝娶自己的表姐妹...
原创 清... 光绪皇帝是清朝最后一位年轻的帝王,他于1875年在北京的紫禁城诞生。作为封建帝制下的少数几位统治者之...
原创 1... 前言 1948年11月,寒冷的北京城外,五名身穿囚服的国民党军官正被押往刑场。其中,领头的是谢士炎,...
原创 同... 最难的境遇莫过于帝王之家。在权力的重压下,亲情往往显得脆弱不堪,就像一层薄薄的泡沫,轻轻一戳便会破裂...
原创 回... 《尼布楚条约》是清朝与沙俄于1689年签订的一项重要协议。条约的签署者分别是清朝的康熙帝与沙俄的彼得...
原创 朱...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人生充满了波折与艰辛。从一个贫苦的放牛娃,到最后成为一位拥有至高无上权力...
原创 戊... 甲午海战后,大清帝国就像一个被撕破了最后一层遮羞布的女人,原本的尊严被日本一举撕开。而在旁边围观的,...
原创 她... 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关于它的历史记载非常丰富,影视作品中也常常以它为题材。紫禁城、颐和园等名...
原创 清... 清朝灭亡后,许多人依旧不愿剪掉辫子,这背后有几种原因。首先,这与不孝的观念有关,也与一些人过于守旧的...
原创 靖... 靖难之役之后,朱棣最终登上了心心念念的皇位,成为明朝的最高统治者。然而,作为太子朱标的儿子,朱棣登基...
原创 他...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衰败的过程,西方列强凭借船舰和炮火不断侵入中国,逼迫中国割地赔款,民族屈辱不断。...
原创 清... 道光二十七年,27岁的曾国藩考中进士当上翰林院检讨,在外人眼里这是光宗耀祖的美差,可谁能想到,这位未...
原创 1... 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自从文明诞生的那一刻起,姓氏便一直伴随着每个人。最初的人名,是口口相传的,...
原创 雍... 雍正帝的后代,启功是位高知分子,但他的妻子却是一位来自农村、文化程度不高的妇女。这段跨越了73年的爱...
原创 赵... 赵匡胤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杰出的帝王之一,在许多君主中,他的武功堪称一流。毕竟,年轻时他是大军的将领,征...
原创 孙... 孙中山在1902年跟章太炎聊天的时候,摊开地图指了三个点,说中国要是想在亚洲称霸,就得把首都设在武昌...
原创 清... 在入关之前,后金政权的日常交流和政务大多使用满语。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虽然会一些汉语,但说得...
品《兰亭》韵味|相约龙博解锁南... 近日,黑龙江省博物馆推出“南宋风雅——《兰亭序》图卷”研学课程,以馆藏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俞紫芝《兰亭...
原创 文... 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她在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一笔,不仅因她是第一个与皇帝离婚的女性,还因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