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国封建制度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其建立到灭亡的历史跨度,虽然不及前代王朝悠久,却在文化和政治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有关清朝的宫廷剧层出不穷,观众对这一时期的种种传奇故事耳熟能详。值得注意的是,道光皇帝统治时期,清朝虽然面临外部压力,却保持了一定的强盛和稳定。然而,随着咸丰皇帝即位,清朝的国力则呈现出急剧下滑的趋势。对此,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既然咸丰的能力不足,道光为何要将皇位传给他,难道只是因为他是长子吗?
其实,从年龄上来看,咸丰并不算真正的长子。道光的生育之路并不顺利,咸丰之前的三个兄弟,分别是老大、老二和老三,均不幸夭折。咸丰虽是第四个孩子,但他的出生过程充满波折。当时咸丰的母亲正在怀孕,恰巧老五的母亲也是怀有身孕。为了争取老四的地位,咸丰的母亲甚至冒险服用了催生药,才将咸丰带到了这个世界。然而,早产的咸丰身体状况非常虚弱。他在年轻时骑马射箭时不小心跌倒,导致了终身残疾,行动不便。
综上所述,咸丰不仅身体状况较差,且面容上还有麻子,因而道光对这个儿子的喜爱程度相对较低。更重要的是,咸丰还有一个弟弟,即后来的恭亲王,他在众多皇子中才华横溢,无论是策马奔腾还是统治治理,皆表现出色,这使得道光对恭亲王的偏爱愈加明显。因此,咸丰在争夺皇位时,首要的竞争对手正是这个实力强劲的皇弟。然而,尽管恭亲王如此优异,道光为何仍旧选择将皇位传给咸丰?实际上,这一选择并非道光个人的失误,更大程度上与咸丰的老师巧妙的教学方式息息相关。
咸丰与恭亲王的第一次较量是在南苑打猎的时候。为了让道光观察各位皇子的武艺,咸丰的老师特意告诉他:“你在武功上很难和六弟相抗衡,不如在猎场上袖手旁观。”果不其然,六皇子驭箭稳健,打下了最多的猎物,而咸丰则乖乖地没有出手。道光见状,心中疑惑,便问咸丰为何不发一箭。咸丰则回答:“春天是万物生长的时节,我不忍心伤害它们。”这番话令道光十分欣慰,他心想,咸丰有仁爱之心,日后必能成为一位仁君。
接下来,道光因年事已高,召唤老四和老六前来书房询问治国之道。老六准备仔细回答,然而咸丰的老师却提醒他说,治国之道你无论如何也比不上你的六弟,建议他在父亲面前表现出孝心。于是,当道光一开口询问,咸丰立刻开始大哭,以至于道光被他的表现打动,认为他有孝心,而老六在情感表演上显得有些笨拙,最终皇位便发生了倾斜,落到了咸丰的手中。咸丰虽身体残缺且性格风流,却在道光的错误判断下成为了帝王,这最终将清朝推向了衰亡的深渊。人们不禁要问:如此情况下,道光为何执意让咸丰继位?这其中的复杂关系实在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