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想先灭吴后灭魏,曹操想先灭吴后灭蜀,为何他们都想打东吴?
迪丽瓦拉
2024-11-16 20:19:55
0

原标题:刘备想先灭吴后灭魏,曹操想先灭吴后灭蜀,为何他们都想打东吴?

前言

中国历史中,三国时期被视为战争与权谋的巅峰之作。在这个战乱纷争的时代,刘备和曹操是两位备受瞩目的角色,而他们都有着同一个目标:攻打东吴。

在三国鼎立的格局中,孙权无疑是最弱小的一方。然而,他却是唯一一个能够全身而退的人。然而,为何刘备想先灭吴后灭魏,而曹操却想先灭吴后灭蜀呢?

一、先吴后蜀,曹操的战略布局

"先发制人,才能占据主动权。"这是曹操一贯秉承的作战理念。在他看来,孙权虽然实力单薄,但却是个不可小觑的对手。因此,他将主要兵力部署在合肥一线,准备先发制人,一举歼灭东吴。

曹操的战略考量

曹操对孙权的评价并不高:"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他认为孙权反复无常,难以信任。而且,孙权在汉末战乱中只是捞了一点残渣,根基单薄,攻其不备,必能速胜。

与此同时,曹操对刘备却没有这样的决心。尽管刘备在汉中占据了一些地盘,但曹操并未全力出击,只是派出部将应对。他更多的是在防范孙权突然袭击。

可见,在曹操的战略布局中,先吴后蜀是他的核心思路。他铁了心要报赤壁之仇,而对付刘备则只是权宜之计。

曹操之所以如此看重孙权,除了对方实力单薄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报仇雪恨。赤壁之战,曹操遭受了重创,这是他一直无法释怀的耻辱。因此,他恨不得亲手消灭东吴,以雪前耻。

而对于刘备,曹操虽然也视其为眼中钉,但却没有那种迫切的仇恨感。毕竟,刘备只是一个地方割据者,与自己相比,还差得太远。曹操更愿意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付孙权身上,先解决这个眼中钉,再与刘备一决高下。

征伐东吴的行动

为了实现先吴后蜀的战略目标,曹操亲自率军多次出征东吴。他不仅在水陆两路发动进攻,还亲自督战在前。建安十四年春,曹操"军至谯,作轻舟,治水军";十七年冬,他"公征孙权";十八年春,他"进军濡须口,攻破权江西营"......

一次次的亲征,充分说明了曹操对于消灭孙权的决心。他不愿意将这项任务交给手下,而是亲自上阵,可见其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曹操必定会全力以赴,直至东吴覆灭。他的军事才能和决断力,足以令孙权望而生畏。可惜的是,命运弄人,曹操最终未能完成这一宏图。

二、先吴后魏,刘备的战略选择

与曹操的战略布局不同,刘备则是先吴后魏。在他看来,孙权才是更容易对付的对手。

刘备的战略考量

刘备占据荆州大部之后,在建安十四年到二十三年间,襄樊一线基本没有大的战事。可见,他并不想主动挑衅曹操。

相反,他对孙权可没这么客气。当得知关羽被孙权所害后,他勃然大怒,决定先下手灭了孙权,再对付曹操。

这其中,自有刘备的考量:

1. 孙权实力单薄,先下手更为便利;

2. 报关羽之仇,才能服众;

3. 灭吴后,再对付曹魏,更有胜算。

刘备之所以将孙权列为首要目标,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孙权实力较弱,相对容易对付;二是报复关羽之仇,以此来巩固自己在蜀汉的地位。

相比之下,曹操虽然实力强大,但刘备并不急于与之决战。他更愿意先解决眼前的孙权问题,然后再与曹操一决高下。这样不仅可以报仇雪恨,还能为最终与曹操的较量积累实力。

伐吴初战

刘备亲自统帅大军,沿江西进。起初,他的将领如吴班、冯习等打得有声有色,攻破了陆议、李异等人的阵地。就连南方的蛮夷部落,也纷纷遣使请兵,表示愿意效力刘备。

一时间,孙权内忧外患,形势万分危急。如果曹操在这时从背后出手,东吴恐怕难逃覆灭。刘备的这一战略选择,可以说是相当明智的。他先解决了眼前的孙权问题,这不仅可以报仇雪恨,还能为最终与曹操的较量积累实力。

而且,当时的形势也确实有利于刘备。孙权内忧外患,岌岌可危,如果曹操能够趁机出手,东吴必将难逃一劫。可惜的是,曹操英年早逝,错失了这一良机。

三、曹丕错失良机

可惜,曹操英年早逝,继任的曹丕似乎并未完全继承了他的战略眼光和魄力。正是这一缺陷,让他错失了在刘备伐吴时介入的良机。

刘晔的劝谏

当时,曹魏谋士刘晔就明确向曹丕指出了这一良机:"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他极力劝说曹丕乘刘备之厄,联手消灭孙权。而且,他还断言刘备必然乐于与曹魏分割孙权的地盘。

刘晔的这番话,可以说是相当精准和深刻的。他洞悉了当时的形势,认为正是消灭孙权的最佳时机。如果曹丕能够及时出手,东吴必将难逃一劫。

更重要的是,刘晔还预测到了刘备的反应。他认为,刘备必然会乐于与曹魏分割东吴的地盘,因为这样既可以报仇,又可以增强自己的实力。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曹丕的犹疑

然而,曹丕对此却犹疑不决。直到夷陵之火已经熄灭,孙刘联盟出现了恢复的苗头,他才醒过神来,命令诸将出征南郡。可惜,这时已经太晚。刘备的主力已被歼灭,孙权亦已撤军归营。曹丕的行动,就如同锱铢太晚,黄瓜菜都凉了。

曹丕之所以会错失这一良机,主要是因为他缺乏曹操的远见卓识和决断力。面对刘晔的劝谏,他犹豫不决,未能及时出手。等到他终于醒悟过来时,一切都已经太迟了。

这却是曹丕的一大失策。如果他能够及时出手,联手消灭孙权,不仅可以报仇雪恨,还能大大增强自己的实力。但可惜的是,他错失了这一良机,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孙权逃过一劫。

四、诸葛亮的联孙抗曹

在刘备伐吴的过程中,诸葛亮和赵云等人则是坚定的"联孙抗曹派"。尽管孙权已经背信弃义,杀害了关羽,但他们仍然幻想着与孙权重修旧好。

赵云的一厢情愿

赵云曾极力劝阻刘备伐吴,他认为"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他主张先灭曹魏,届时"吴自服"。然而,赵云的想法未免过于天真了。当时刘备仅剩的半壁江山,又怎么可能与曹魏一决高下?更何况,孙权已经背叛了刘备,报复之心何以能灭?

赵云的这番话,可以说是相当理想化了。他认为先灭掉曹操这个"国贼",东吴就会自动归顺刘备。但这显然是一种过于乐观的想法。

当时的形势是,刘备已经失去了荆州,实力大大削弱。而曹魏虽然也有些内忧,但依然是三国鼎立中最强大的一方。在这种情况下,刘备要独自与曹魏一决高下,几乎是不可能的。

更何况,孙权已经背叛了刘备,杀害了关羽。刘备如何能够再次与之联手抗曹?这无疑是一种天方夜谭。赵云的这番话,可以说是完全脱离了现实。

诸葛亮的隆中对

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略,也可以说是一种理想化的想法。他希望借助南方蛮夷的力量,来夹击孙权。但这显然忽视了当时的实际情况。

关羽的遇害,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这不仅让刘备的实力大大削弱,也使得"隆中对"的策略难以实施。毕竟,没有了关羽这个重要的支柱,刘备的军事实力已经大不如前。

因此,诸葛亮的这一策略,也只能成为一种理想化的设想。它与现实情况相去甚远,难以真正付诸实施。这也是刘备最终没有重用诸葛亮的重要原因之一。

结语

孙权能够全身而退,的确也有一些运气的成分在内。但从更深层次来看,这其实是曹丕和刘备继任者们的短视所致。

这无疑是一个遗憾。如果曹操和刘备能够联手出击,孙权必将难逃一劫。但现实往往残酷,英雄也并非永远有用武之地。这也让人不得不感叹: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宋... 谈及宋朝时期,朝堂上长长的翅帽便是一大亮点,这成了许多人好奇的一点,这翅帽究竟有多长,如此不方便的设...
原创 老... 1987年苏联发行的乌克兰雅尔塔的明信片。 雅尔塔(乌克兰语和俄语:Я́лта)是乌克兰南部克里米...
大禹IP《少年禹传奇》亮相特色... 近日,由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绵阳北川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指挥部共同主办的“绵阳经开区—北...
原创 刘... 建安二十四年是三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年份,蜀汉大将关羽镇守荆州,遭到曹操和孙权的联合攻击兵败被杀,...
原创 1... 在《宋史》中,对徽宗的记载是:“绍兴五年四月甲子,崩于五国城,年五十有四。”而对钦宗则更加含混:“绍...
原创 摄... 我眼里的爱新觉罗·载沣,有着他爹醇亲王奕譞的怯懦!还有着他哥光绪皇帝载湉的平庸!更有难能可贵的自知之...
原创 毛... 今天,历史君和大家分享一组毛主席宣传画。这组宣传画,保证是真的。从这些宣传画上,我们能够领略主席的伟...
原创 湖... 对于考古这一活动,人们的态度褒贬不一。有人对其漠不关心,甚至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历史既往不咎,未来才是...
原创 一... 1987年5月28日,一个19岁的少年开着一架普通的民用小飞机飞到了莫斯科,随后三天,苏联75岁的国...
原创 从... 有位粉丝提出了一个问题:“一个知县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升到巡抚?”这个问题确实很有趣,因此我想借此机会详...
原创 明... 大明王朝的崩塌,从来不是女真一只巨手可以推倒的,而是无数只巨手共同努力的结果。 有李自成的农民军,...
在霍元甲的墓穴中,究竟发现了什... 霍元甲是一位著名的爱国武术家,他创办武术馆,培养了许多的武术人才,为传承我们的武术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贡...
原创 一... 905年,一颗光芒万丈的彗星扫过即将落下帷幕的大唐帝国的灰暗天空。 在古代,这是一件大事,代表着国家...
原创 哪... 说起封神演义中的混世魔王,哪吒敢说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为什么小编要这样说呢?我们先来看看哪吒在助...
原创 扶... 字数:1531建议阅读时间:5分钟 文/小枫 插画师/丁香 公元755年,安禄山以清君侧之名在范阳起...
原创 李... 这不就是唐朝版本的靖难之役嘛,建文帝作为皇帝,占据了绝对的实力优势,到最后还是输了战争。 明显谁更有...
原创 一... 咱们中国是一个尊重历史的国家,毕竟咱们所推崇的历史都是有据可查的,不像韩国那样,既没有史书,也没有相...
原创 历...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人,有些真实存在,有些却是虚构杜撰出来的,但是很多人却被蒙在鼓里,以为他们是真实存...
原创 明...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明朝以其独特的统治风格和众多传奇皇帝而著称。作为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原创 你... 中国文化中有许多神秘的图腾,比如麒麟、凤凰、龟、龙等,“四灵”在中国古籍和民间传说中广泛存在,对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