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为秦国挡住六国无数次的进攻,汉武帝为何却要毁掉它?
迪丽瓦拉
2024-11-16 20:19:46
0

原标题:函谷关:为秦国挡住六国无数次的进攻,汉武帝为何却要毁掉它?

前言

函谷关,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战略要地,曾经为秦国挡住六国无数次的进攻,是一道不可或缺的屏障。然而,当汉武帝在位时,却偏偏要毁掉这座关隘,这引发了无数人的疑问与争议。

那么,为何一个曾经如此重要的关隘会被毁掉?汉武帝的这一举动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同探寻这段被时光掩埋的历史真相。

一、军事结构的变革,函谷关地位渐失

在战车为主导的先秦时期,函谷关作为连接关中与中原地区的咽喉要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座坐落于秦岭之巅的关隘,曲折狭窄,林木苍翠,车马难行。任何试图由此通过的军队,都将遭受重创。正如当年蹇叔对儿子的叮嘱:"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这种险峻的地形,正是先秦时期战车部队的克星。当时的战车多为木制双轮独辕结构,车身宽长达3米,需要四匹马拉动。在崤函古道这样的狭窄山谷中,它们根本无法纵横驰骋。

只能艰难地从谷底的相对平坦之处缓缓前行,成为敌军攻击的绝佳目标。然而,随着时代的推移,军队的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步兵和骑兵开始取代战车,成为军队的主力。

他们行军更加灵活,不再被函谷关的地形所限制。绕道别处,也未尝不可。安史之乱时期的两次战役,生动地展现了这一变革。756年,唐将哥舒翰在灵宝西原与叛军交锋,被困于狭路之中,无计可施。

叛军乘机从南山越岭而来,将官军前后夹击,大获全胜。一年后,郭子仪与叛军再战新店,叛军占据高地,回纥骑兵从南山袭击官军后方,叛军遂溃。

这两次战役充分说明,在步骑兵时代,函谷关已不再是不可逾越的天险,它的战略地位正在逐渐式微。曾经的险要关隘,如今已成为可以绕过的障碍。军事格局的变迁,注定了函谷关的命运。

二、汉武帝扩张中央权力,函谷关东迁

作为一代英明君主,汉武帝深谙集权的重要性。为了加强中央政权,他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其中就包括扩大以长安为中心的京畿地区权力范围。

在汉武帝的统治时期,中央政府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政治上,设立"中朝制度",削弱相权,实行"刺史"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专卖;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些措施无一不体现了汉武帝集权的决心。

而函谷关的东迁,正是这一进程的一个缩影。元鼎三年(前114年),汉武帝下令将函谷关东迁至新安县,并在此设立弘农郡,归长安管辖。这一舍旧谋新的决策,使得长安的管辖范围由原来的关中地区,一直延伸到洛阳近郊。

对于这一决策的原因,史书上有不同的解释。应劭等人认为,是楼船将军杨仆出于私心,请求汉武帝迁移函谷关。然而,也有学者质疑这一说法,认为杨仆当时并无立下什么了不起的功勋,不足以提出如此重大的要求。

无论如何,函谷关的东迁无疑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个重要体现。它标志着中央政权正在向东扩张,将更大范围的地区纳入直接管辖之下。这一决策的背后,是汉武帝对于统一王朝的执着追求。

三、新函谷关的设置,失去天险之名

随着函谷关的东迁,一座新的关隘也应运而生。它坐落于新安县境内的两座土丘之间,地形平坦,已不复先前的险要。更重要的是,它已失去了屏卫关中的作用。

从洛阳出发,前往西安有两条路线可选。北道经今天的新安、渑池,直达函谷关;南道则绕道宜阳,沿洛水西行。无论走哪一条路,最终都必须在函谷关会合,方能继续西进。

然而,新函谷关的设置,打破了这一格局。来自关东的军队,完全可以绕过新函谷关,直捣黄龙。它已不再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关隘,更多的是一个象征性的存在。

这种变化,也反映了军事格局的转变。在战车时代,函谷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连接关中与中原的必经之路。但随着步骑兵的崛起,军队的行动范围大大拓展,不再局限于固有的道路。

新函谷关的设置,无法阻挡来自关东的进攻,它的军事价值已大不如前。更有甚者,新函谷关的地理位置也大大削弱了它的防御能力。

先前的函谷关坐落于秦岭之巅,险峻异常,车马难行。而新函谷关则位于两座土丘之间,地势平坦,丝毫不见当年的威武雄壮。它的设置,更多是出于政治考量,而非军事需求。

四、新函谷关的没落,潼关崛起

果不其然,在新函谷关设立之后的一系列战争中,它都很少扮演重要角色。西汉末年,绿林军西征长安,王莽的军队选择在华阴自守,而非新函谷关。

更始帝时,赤眉军东征,他也是在弘农而非函谷关布防。到了东汉末年,董卓退保长安,更是将重兵布置在黾池、华阴、安邑等地,对新函谷关视而不见。

这些战役的情况,充分说明了新函谷关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它不再是守卫关中的最后一道屏障,反而成为可以绕过的障碍。军事行动的重心,也逐渐转移到了其他地区。

新函谷关的没落,为潼关的崛起留下了空间。这座新兴的关隘,很快取代了新函谷关,成为守卫关中的最后一道防线。

潼关的地理位置,比新函谷关更加险要。它坐落于黄河之滨,两岸悬崖峭壁,车马难行。这里曾经是秦汉时期西行必经之路,任何企图由此通过的军队,都将遭受重创。

正是凭借着这种天然的地理优势,潼关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史之乱期间,唐军在此与叛军展开激烈交战,最终取得胜利。此后,潼关更是成为守卫关中的最后一道屏障,在历次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比之下,新函谷关的地位日益势微。它不再是军事行动的焦点,反而成为可以绕过的障碍。这一变化,标志着函谷关在中国军事史上的地位正在逐渐下降。

结语

函谷关的东迁,绝非一蹴而就。它背后蕴含着军事格局的深刻变革,以及统一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努力。

这座曾经的天险,最终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了原有的地位,但它的历史意义,却永远铭刻在华夏文明的长河之中。

从战车时代到步骑兵时代,从先秦到汉武帝,函谷关的命运变迁,折射出中国军事史的一个缩影。它的兴衰,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兴衰。而它的东迁,则标志着中央政权向东扩张的决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新... 新四军第四支队,先后三位司令员,一位被错杀,两位被授大将抗战开始后,南方八省游击队被改编为了新四军。...
原创 贾... 贾诩,三国时期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被誉为毒士,有着卓越的智谋和权谋手腕。他的一生经历曲折,早年的寒门...
原创 《... #三国风云录# 《三国演义》中,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是脍炙人口的段落。在这个段落里,充分显现了关羽恩怨...
原创 汉... 巍峨的华夏大地上,孕育着五十六个民族,其中五十五个少数民族。 各有各的特色,他们都有着专属于自己的风...
原创 历... 清朝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之战,无疑是清朝历史上诸位皇子对于帝位争夺最为激烈的一战。无论是哪一场战役,大...
原创 好... 读书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热门话题。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宋太祖赵匡胤,从开始深...
原创 黑... 欧亚之所以有昌盛的文明本来就是交流的结果,美洲大洋洲的停滞不前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缺乏交流。而黑非洲的隔...
原创 立... 欧洲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而在这个拥有英国、法国、德国等知名大国的欧洲大舞台上,一个鲜为...
原创 王... 王莽,西汉历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功绩在史书上被认可,但由于篡位称帝的行为备受指责。然而,现代...
原创 官... 序章:谨以此文向已经辞世一千多年了的袁绍同志郑重地表达一下歉意。因为在我少不更事的时候,亦曾很长时间...
原创 康... 对于曹雪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他所著写的红楼梦非常有名,位于中国的四大名著之列。因为种种原...
原创 清...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皇宫有着格格这样的女子存在,很多人以为格格就是皇帝的女儿,但是其实不是这样的,清朝的...
鹿鼎记里,他是康熙一生唯一真正... 韦小宝磕头道:“奴才虽然身在天地会,可是对皇上忠心耿耿,没做过半点对不起皇上的事。”康熙森然道:“你...
原创 面... 蒙古的战力曾经让亚欧大陆震撼,他们的铁骑跨越大地,摧毁了40多个国家。然而,在金国覆灭后,南宋竟然能...
原创 成... 首先邓艾的兵马不是两千人,是三万人。 【四年秋,乃下诏使邓艾、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馀人,艾趣甘松、沓...
原创 为... 清朝最后三位皇帝都没有子嗣,即使是咸丰皇帝这个朝代算得上有儿子的,也只有一个同治皇帝。这个绝后的现象...
原创 陪... #深度好文计划#在这个竞争激烈、强者为王的时代,无数人怀揣梦想,拼搏向前,渴望获得成功。然而,真正能...
原创 从... 刘备是否刘邦的后代,这一问题可通过推算得出。刘备在起义时声称自己是汉室后裔,追溯到具体人物,他表示自...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五次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今,共经历了五次统一战线。在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原创 慈... 慈禧为什么可以掌握大清政权半个世纪,为什么没有人出来推翻她呢?清朝的衰落和这位大清皇太后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