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夏朝在中国史书中被记载为第一个实行世袭制的朝代,但由于缺乏确凿的出土证据,其存在性一直备受争议。胡适、顾颉刚、郭沫若等学者均对此持怀疑态度,他们否认夏朝曾经存在过。另一种说法是,尽管夏朝在史书中有所记载,并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但由于缺乏实证性的出土文物,使得其存在性受到质疑。包括胡适、顾颉刚、郭沫若等在内的多位学者均对此表示怀疑,并不认可夏朝的真实存在。再有一种表述是,尽管夏朝在中国古代史书中被记录为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但由于缺乏可靠的考古证据,很多人,包括胡适、顾颉刚、郭沫若等著名学者,都对夏朝的存在性表示怀疑。他们并不认为夏朝真的存在过。
尽管《史记-夏本纪》所记录的夏朝世系与《殷本纪》中描绘的商朝世系具有相似的清晰度,然而,鉴于商朝世系已被广泛确认,这导致许多学者倾向于信任《史记-夏本纪》所记录的内容。因此,可以认为《史记-夏本纪》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实际上,夏朝的存在性得到了众多史书的证实,其中包括《史记》、《尚书》、《左传》、《春秋》、《大戴礼记》和《国语》等。这些古籍中均有关于夏朝的记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除了二里头遗址,石峁遗址、城子崖遗址以及河山龙山文化遗址群也为我们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线索。这些遗址的存在,都证明了在商朝之前,存在一个古老的时代。经过碳14的检测,这些遗址的年代大致在公元前2000年到2500年之间,这一时期恰好与史书中记载的夏朝相重合。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在夏朝时期,有一位篡夺王位的君主。然而,由于其行为不端,名声狼藉,因此并未被以孔子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中国传统历史所接纳,未被尊为正统的帝王之一。
一、16岁成为相国
寒浞,身为伯明氏的后代,原本居住在名为寒国或伯明国的地方。由于他自幼受到父母的溺爱,导致他行为放纵、肆无忌惮。因此,族长决定将他驱逐出境,而此时的他年仅十三岁。
不同于商朝对君主的称呼,夏朝将君主尊称为“后”。在夏后仲康离世后,他的儿子相顺利继承了王位。然而,不久后,有穷国的君主“羿”发动了一场政变,成功将相从王位上赶走,自己取而代之,成为了夏朝的第六任君主,人们也常将他称为后羿。
年轻的寒浞,在听闻后羿攻陷夏都并建立自己的统治后,对他充满了敬仰之情,因此决定投奔后羿。不久之后,寒浞凭借其才智和机敏赢得了后羿的信赖,更被后羿收为养子,权力迅速攀升,最终成为了夏朝掌握实权的首席大臣,一时之间,他的影响力遍布朝廷内外。
在后羿统治的第三十一年,他做出了一个引发争议的决定。他坚决地任命了寒浞为相国,无视了朝中众多大臣的反对声音。这一决策使寒浞得以全权处理国家事务,掌握了朝政的大权。
二、20岁篡位为王
虽然寒浞表面上对后羿毕恭毕敬,但在私下里却常常对后羿出言不逊,称他为“老不正经”。这是因为后羿在年近花甲之际,仍然娶了一个年仅18岁的妃子,名为纯狐,此举让寒浞对后羿心生不满。
纯狐与寒浞年龄相近,都同样对后羿持有不满之情,因此他们很快就走到了一起,秘密地往来。他们共同策划了一个计划,那就是要消除后羿的存在。
纯狐巧妙地运用策略,表面上对后羿表现得极为亲近,暗地里却不断诱导后羿赋予寒浞更多的权力和责任。而他们两人联手,在背地里不断策划阴谋,逐步削弱后羿的亲信力量,以便寒浞能够更顺利地除掉后羿。
随后,当寒浞与纯狐暗中苟合之际,恰巧被酒后失态的后羿发现,他愤怒至极,立刻拔出宝剑想要置寒浞于死地。然而,年事已高的后羿体力不支,哪里是寒浞的对手,结果反被寒浞所杀,尸体甚至被剁成了肉酱,下场极为凄惨。
后羿遭害后,寒浞接任夏朝君王之位,据史书记载,他对后羿所领导的有穷氏族实施了残酷的杀戮,致使有穷氏族人几乎灭绝,难以寻觅其踪迹。
三、统治华夏六十年,被历史抹去!
一旦成为君主,寒浞并未有片刻的放松。原因在于,后羿当初虽然篡位,却未能将夏朝根除。如今,寒浞手中掌握的,也仅仅是夏朝的半壁江山。正因如此,他下定决心,奋发图强,誓要一举消灭夏朝,完成一统。
自寒浞统治第十一年起,他便积极筹划对夏王相的征讨。历经十年激战,至寒浞统治的第二十年,夏后相终因不敌而败北。在这场战争中,城中军民、夏后氏的大臣,以及夏王相和他的族人悉数遭到寒军的残酷屠杀,整个宫殿内外血流漂杵,惨不忍睹。
此时,夏朝的统治已不复存在,它的全部领土都落入了寒浞的手中。然而,这是否意味着这段历史的终结呢?并非如此,接下来的故事仍然充满了转折与波折。
尽管寒浞深信自己已将夏朝王室子孙斩尽杀绝,但他所不知道的是,夏后相的一个儿子,名叫少康,却侥幸逃脱了他的魔爪。
在寒浞统治的第六十个年头,少康率领着他的复兴军队突破了都城的防线。他们将八十岁高龄的寒浞从温柔的床榻上强行带走,并对他实施了严酷的刑罚。此外,少康还下令将寒浞的整个家族彻底消灭,无一幸免。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信念,少康最终实现了复国的伟大目标,成功延续了夏朝的辉煌历史。这一段传奇的历程,被后人誉为少康中兴,成为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审视文献记载,寒浞的成长轨迹和行为举止,无不引发世人的非议与诟病。由于其声名狼藉,孔子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将其排除在帝王之列。因此,寒浞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被遗忘,许多人甚至不知晓这位帝王的存在。
点和
说说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