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末最神经质的抗清英雄:既贪财好色,又忠贯日月!
迪丽瓦拉
2025-10-01 06:32:05
0

一个59岁的老头娶了23岁的名妓,一句"水太冷"成为千古笑柄,一生降清又反清。

钱谦益这个名字,承载着明末士大夫最复杂的矛盾,既是风流才子,又是政治投机者;既是卖国贼,又是抗清英雄。

这样的人格分裂,恰恰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撕裂。

东林领袖的崛起与波折

万历三十八年,29岁的钱谦益走进殿试考场,他本该是状元。

内阁首辅叶向高已经内定了他,消息甚至传到了宫中,钱谦益在会试中的策论颂扬张居正,文采飞扬,震动朝野。

突然,宣党宾尹掏出了重金。

太监们的手伸向了榜单,韩敬被推到第一名,钱谦益屈居探花。"士论大哗"这四个字记录下了当时读书人的愤怒。

钱谦益的人生,从第一天起就充满了不公。

他出身不错,祖父钱顺时是嘉靖进士,父亲钱世扬也是读书人,他有个好老师,东林书院的顾宪成。

15岁那年,钱谦益拜见了顾宪成,这位东林学派的创始人,在钱谦益心中埋下了"正统"的种子。后来,钱谦益又师从孙承宗,自称"余举进士,出吾师高阳公门"。

东林党给了钱谦益政治理想,也给了他政治灾难。

天启年间,魏忠贤掌权,阉党制作了《东林党人同志录》,钱谦益被列为党魁,《东林点将录》更是把他比作"天巧星浪子"。

1625年,御史陈以瑞弹劾钱谦益,削籍南归。

1628年,崇祯即位,东林党平反,钱谦益重新出山,担任礼部右侍郎。

好景不长。

十一月,朝廷会推内阁大臣,11个候选人中,钱谦益名列其中,礼部尚书温体仁不在名单上,心中不服。

温体仁抓住了钱千秋科场作弊案。

这件事发生在1621年,钱谦益担任浙江主考时,考生钱千秋将"一朝平步上青云"拆开,分别写在答卷的段落后面明显作弊。

钱谦益其实发现了这个问题,主动上报。但温体仁不管。

十一月初五,温体仁上疏攻击钱谦益"关节受贿,神奸结党"。

次日,文华殿对质。

温体仁"言如涌泉",对崇祯帝说:"钱谦益结党受贿,举朝无一人敢言。"他成功让崇祯帝相信"满朝俱是谦益一党"。

崇祯帝当场调出钱千秋的答卷,看完后斥责钱谦益:"要不是温体仁,朕就要被欺骗了。"

钱谦益被"革职听勘",11名候选人全部弃用。

这是钱谦益政治生涯的转折点,从此,他对明朝彻底失望。

1637年,温体仁指使常熟人张汉儒诬告钱谦益贪肆不法,虽然最终查无实据,钱谦益依然被削籍归乡。

连续的政治打击,让这个东林领袖的心开始变冷。

风流韵事与"贪财好色"

1641年,59岁的钱谦益做了一件震惊天下的事。

他娶了23岁的名妓柳如是。

不是纳妾,是正娶。

明末士大夫狎妓是风流,但娶妓为妻是丑闻,钱谦益全然不顾世俗偏见,在一艘船上举行了婚礼。

婚礼当天,岸边围满了人,石头像雨点一样砸向船只。

为了这场婚礼,钱谦益卖掉了珍藏多年的宋刻《汉书》。

婚后,钱谦益为柳如是建造了"绛云楼"和"红豆馆",楼中陈列着数万卷宋刻书,秦汉鼎彝,晋唐宋元书画,各种名贵瓷器砚台。

两人每天在藏书楼里读书写字,做历史考证,开玩笑,钱谦益戏称柳如是"柳儒士"。

这种文人雅士的生活,需要大量金钱支撑。

钱谦益的诗文透露出他的另一面,他会在艳诗中用佛典,在佛教诗中写情欲之句。

《病榻消寒杂咏》第三十五首写柳如是:"朝日妆铅眉正妩,高楼点粉额犹鲜。横陈嚼蜡君能晓,已过三冬枯木禅。"

更离谱的是写给临济宗高僧汉月法藏的《休休歌示禅人汉月》:"呵手频偎酥粉胸,啮唇屡窃鹦哥舌。"

一个给高僧写诗还要描述女人胸脯的文人,确实够"神经质"。

钱谦益早年就有贪腐传闻,他曾为太监王安写过碑文,与司礼太监曹化淳关系密切。温体仁多次指控他"贪肆不法",虽然最终查无实据,但绝非空穴来风。

崇祯十四年,就在钱谦益娶柳如是的同年,他被人诬告五十八条罪状。幸好巡抚张国维、巡按路振飞为其鸣冤,才逃过一劫。

钱谦益的"贪财好色"不是道德问题,而是生存策略。

在一个充满倾轧的政治环境中,没有足够的财富和人脉,就无法立足。娶柳如是,既是真爱,也是政治投资,柳如是在江南士林中人脉极广。

"水太冷"事件与降清争议

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

五月,南京建立弘光政权,钱谦益被任命为礼部尚书,达到政治生涯的巅峰。

这是他等了一辈子的机会。

可是,弘光政权内斗不断,马士英、阮大铖把持朝政,钱谦益为了入阁,竟然为阮大铖这个阉党余孽说好话。

东林党的老战友们看不下去了,钱谦益的威望一落千丈。

1645年五月,清军逼近南京。

弘光帝、马士英、阮大铖抢先逃跑,钱谦益作为留守大臣,面临艰难选择。

柳如是找到了他。

"我们一起投水殉国吧。"

钱谦益沉思无语,他想到了屈原,想到了文天祥,想到了东林党的理想。

他们来到水池边。

钱谦益探手试水,抽出来对柳如是说:"水太冷,不能下。"

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被钱谦益硬托住了。

这句话,比钱谦益任何一首诗都要出名。

五月十五日,钱谦益率领文武百官在滂沱大雨中开城迎降,清军统帅多铎接受了投降。

更屈辱的还在后面。

清朝颁布剃发令,要求所有人剃成满洲人的发式,几乎全剃,只在后脑勺留一根老鼠尾巴那么细的辫子。

有人宁死不剃。

钱谦益却说:"头皮痒甚。"然后出门。

家人以为他去梳头,不一会儿,他剪了头发,留着辫子回来了。

时人作诗讽刺:"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

钱谦益在《与常熟乡绅书》中承认:"诸公以剃发责我,以臣服削我,仆俯仰愧怍,更复何言?"

秋天,钱谦益北上京师,顺治三年正月,被任命为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

柳如是留在南京,拒绝北上。

晚年反清与"忠贯日月"

钱谦益在清朝只干了五个月。

1646年夏天,他托病辞官,返回江南。

表面上,他是个降清的"贰臣",实际上,他的抗清活动刚刚开始。

回到常熟后,钱谦益成为联络东南与西南抗清复明势力的总枢纽,他的绛云楼,变成了秘密联络站。

钱谦益与郑成功建立了联系,他不仅提供情报,还亲自视察过郑成功的海上舰队。

1659年,郑成功进攻南京,前期形势大好时,钱谦益写下振奋人心的《金陵秋兴》:"长干女唱平辽曲,万户秋声息捣砧。"

功败垂成后,他又写下悲凉的《后秋兴》:"荷锄父老双含泪,愁见横江虎旅班。"

年近八旬的钱谦益,甚至想随郑成功入海抗清。

钱谦益的文字中,处处可见"尊周攘夷"的观念,他推重胡安国《春秋传》,认为其"尊周攘夷,发抒华夏之气",可以"用以斡持世运"。

1656年,钱谦益在《与严开正书》中写道:"国初与张洽传并行,已而独行胡氏者,则以其尊周攘夷,发抒华夏之气,用以斡持世运,铺张金、元以来驱除扫犁之局。"

这些文字,表面是学术讨论,实际是政治表态。

钱谦益还策反清军将领,资助反清义士,他的这些活动,柳如是都参与其中。

1664年六月十七日,钱谦益去世,终年82岁。

乾隆年间,清廷发现了钱谦益文字中的"诋毁本朝之处"。皇帝大怒,下诏禁毁钱谦益的所有著作。不仅如此,任何引用钱谦益文字的书籍,都要销毁。

乾隆斥责钱谦益"反侧贪鄙","大节有亏,实不足齿于人类"。

但历史是公正的。

20世纪,史学大师陈寅恪重新评价钱谦益,他认为钱谦益是"复国之英雄","应恕其前此失节之愆,而嘉其后来赎罪之意,始可称为平心之论"。

陈寅恪说,钱谦益与柳如是的诗文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钱谦益的一生,就是明末士大夫的缩影。

他们有理想,但理想在现实面前粉身碎骨,他们有操守,但操守在生存面前一文不值,他们有民族情怀,但表达方式扭曲复杂。

"水太冷"这句话,不是怯懦,而是清醒,钱谦益知道,死得轰轰烈烈容易,活着做事很难。

真正的英雄,不是死得壮烈的人,而是在绝望中依然坚持的人。

既贪财好色,又忠贯日月,这就是钱谦益,明末最真实的知识分子。

参考资料:
《钱谦益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详述其文学成就与政治立场变化
《明清史料》- 中华书局出版,收录钱谦益相关史料及乾隆朝对其评价
《柳如是别传》- 陈寅恪著,三联书店出版,重新评价钱谦益的历史地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慈...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慈禧太后无疑是一个颇具争议且极为知名的人物。她不仅打破了古代封建王朝中“后宫不得干...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张瑞麟传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8月2...
原创 如... 有三位出自瓦岗军的大唐开国名将,至今仍在史册与民间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分别是名号繁多、后来被称为李勣...
原创 焚... 前言 在历史的迷雾中,秦始皇这一传奇人物的身影总是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下,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谜团之一...
原创 曹... 曹操未能统一天下的原因,往往被历史学者归结于他的军事战略失败。然而,诸葛亮对曹操的军事能力有过一番独...
镇江人张谨农:他为南京设计了大... 1945年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解放路2号的南京军区大礼堂低头在投降书上签字,呈交中...
四寸人偶竟是立体的“西汉医学教... 四寸人偶竟是立体的“西汉医学教科书” 成都博物馆展出的经穴髹漆人像。 图据成都博物馆 绵阳出土...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中的“英国”:一个曾经的法治国 翻阅中国古籍,不经意间你会发现,英国、韩国、巴西这些国家的名...
原创 从... 在非洲辽阔的大陆上,曾经有一个国家被世人誉为“非洲的明珠”。它的土地蕴藏着无数财富,黄金与钻石储量丰...
原创 最... 孙耀庭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监,见证了紫禁城的最后辉煌和末代皇族的悲凉命运。他经历了清朝的灭亡、民国...
原创 曹... 谥号的意义与历史背景 谥号是古代中国对去世者进行评价的方式,尤其是对于地位较高的个人。其评价基于逝...
原创 “... 炎帝与黄帝被视为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在华夏文明最初的曙光乍现之时,还有一位与炎...
原创 康... 清朝康熙帝的继位之谜,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与文化爱好者热衷讨论的话题。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之一...
原创 为... 唐朝的李世民与明朝的朱棣,都是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夺位者。他们以非凡的勇武和坚定的决心,为各自的朝代建...
原创 李...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历史上以卓越的政治眼光和军事才能闻名,他所统治的唐朝被普遍视为中华文明的辉煌时期之...
二里头遗址荣获“年度文化影响力...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雪娜 通讯员 刘辰裕 8月25日,“2025微博文化之夜”活动中,二里头夏都...
原创 唐... 唐代疆域辽阔,在西域设有安西都护府来管理边疆事务,而王维的名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
原创 梁... 梁山108好汉中,36天罡大部分武功高强,如卢俊义、林冲、鲁智深、武松、杨志等人,72地煞的战力普遍...
清朝十位因无子嗣而绝嗣的光头王... 《——【·前言·】——》 清朝宗室王爷看似尊贵无比,富贵荣华,地位显赫。 但历史翻检,竟有十位王爷因...
原创 黄... 建安二十四年,乱世风云正急剧翻涌。刘备在历经坎坷、凭借一场场血与火的胜利后,终于站在了自己人生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