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发动玄武门之变前,李渊有想过除掉李世民吗?不是不想,是不敢
迪丽瓦拉
2025-10-01 08:32:44
0

隋末天下大乱,烽火连天。就在这个人人自危的年代,李世民跟随父亲李渊,从晋阳起兵,一路势如破竹,攻下长安城,唐朝建立。

可以说,唐朝的基业,几乎一半以上是靠李世民的血与汗拼出来的。

可谁能想到,天下初定,父子之间的关系却迅速紧张起来。李世民并不满足于“秦王”“功臣”的身份,他要的,是那个最高的位置。

于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发生了,兄弟相残、骨肉成仇,最终李世民除掉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逼得父亲李渊退位,自己成功登基。

在这个过程中,李渊难道看不出李世民的野心吗?一个父亲,真会对儿子心中所想一无所知?显然不可能。

李渊不笨,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李世民的锋芒。那为什么他迟迟没有下手,反而眼睁睁看着儿子一步步坐上皇位?

答案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李渊根本杀不了他。

一、李世民的开国地位

要说唐朝谁的功劳最大,恐怕不是坐在皇位上的李渊,而是他身边那个年轻的儿子李世民。

晋阳起兵是他出的主意,攻下长安是他带兵冲锋。随后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这些地方割据的势力,一个个都倒在了李世民的铁骑之下。每一场关键的硬仗,几乎都有他的身影。

百姓们在谈论唐朝时,常常第一反应不是“高祖李渊”,而是“秦王李世民”。

换句话说,李渊虽然是名义上的开国皇帝,但在无数人心里,真正打下天下的,是李世民。

这就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如果李渊贸然动手杀了李世民,天下人会怎么看?

杀掉一个从战场上拼命打天下的功臣,还要是自己的亲儿子,这种事不但不容易收拾,反而可能直接动摇大唐的根基。

二、李世民不只是皇子

更要命的是,李世民不仅有军功,他手里还握着实权。

作为秦王,他的地位本就不低,皇帝亲封天策上将,兼中书令、雍州牧,在军中,他还是京师禁军的最高指挥。

这样的地位,已经不是“皇子”能形容的了,而是开国功臣与实权大臣的结合体。换句话说,大唐朝廷的权力网络,以他为中心在运转。

李渊要是真想杀他,不仅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更可能在动手的那一刻就引发叛乱。

三、李渊的制衡失败

李渊其实不是没想过办法,他也尝试过各种手段来制衡李世民。

比如,他先是干掉了李世民的智囊刘文静,接着,他大力培养李元吉,让这个小儿子多带兵打仗,希望能成长为李世民的对手。

甚至,他还把宗室子弟李神符、李孝恭送去领兵练权,寄望他们能独当一面。

就连瓦岗军悍将徐世绩,李渊都收为义子,改名李勣,好让他将来能牵制住李世民。

可以说,李渊把能想到的手段几乎都用上了。

但无奈的是,李世民实在太强。他不是靠父亲的庇护长大的,而是靠一次次刀尖上的胜利打出来的。

与之相比,李元吉们的成长太慢,甚至还没站稳脚跟,就被李世民彻底压制。

更讽刺的是,那些李渊想要用来制衡李世民的人,最后反而纷纷倒向了李世民。李神符、李孝恭、李勣,这些人都成了秦王的支持者。为什么?

因为他们看到了李渊的优柔寡断,李世民的果断有魄力。跟谁才能有前途,不是显而易见吗?

四、李世民的威望远超父亲

说到底,李渊能当皇帝,靠的是家族势力和时势机缘;而李世民能立于不败,靠的是真刀真枪拼来的声望。

这种差距,哪怕李渊真下诏要杀他,也未必有人愿意替他执行。毕竟在将士们心里,李世民才是那个能带他们赢得未来的人。

所以,李渊其实很清楚,能压得住最好,压不住,那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一步步走到自己头上。

历史的结局大家都知道,玄武门血战之后,李世民成为太子,几个月后李渊禅位,李世民登基,成为了千古明君唐太宗。

有人说李渊是心太软,其实不尽然,他不是不想杀,而是杀不了。

因为他面对的,不只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儿子,而是一个功劳赫赫、声望如日中天、权势滔天的秦王。

李渊也许早就明白,这个儿子迟早会走到最高的位置。与其铤而走险,不如保全自己和大唐的局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金... 金字塔到底是由谁建造的?多年来我们对它的猜测似乎一直走错了方向。作为世界建筑史上最神秘、最引人遐想的...
他来自晚清潮汕首富家族,中举弃... 8月3日,汕头市博物馆内,两件珍藏超70年的清代服饰首次“亮相”。这两件服饰是著名爱国侨领高绳芝及其...
原创 日... 前言 世界都以为原子弹结束了二战,但日本专家长谷川毅花了20年时间,用三国档案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
首都博物馆上新,180件套文物... 首都博物馆上新“北京历史文化展”系列首展。28日,“太保墉燕——房山琉璃河遗址专题展”开幕,180件...
原创 曹... 千里马与伯乐的故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一则关于才能和机遇的经典寓言,讲述了一个千里马因未能遇到赏...
一条生命线|退役日本军舰成了新... 报社的会客室里,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69岁的张黎光身上,他面前的桌上铺满了泛黄的照片与手稿。今年是抗日...
原创 宋...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六月,宋高宗赵构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将帝位禅让给了养子赵昚,并自...
原创 秦...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始皇帝第五次东巡,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远行。此行自咸阳启程,...
须弥山石窟:主体区考古调查基本... 黄土高原上有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叫丹霞地貌,远看山体赤红,景色别致。宁夏南部六盘山余脉的须弥山上,就分...
原创 郑... 郑成功,这位出色的民族英雄,在中国悠久的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极为鲜明的印记。他以惊人的勇气和卓越的军事才...
香山革命纪念馆:百余张历史照片... 8月28日,“烽火记忆——《晋察冀画报》影像史料展”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开幕。100余张历史照片、20余...
李公明︱一周书记:以宏观历史研... 《中国绘画:元至清》,[美] 巫鸿著,上海人民出版社丨世纪文景,2025年3月版,600页,168....
字古以来丨最早的“雀”字原来是...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借助AI技术...
原创 仁... 后世的网友们常常喜欢讨论古代的太子,因为这个位置堪称“刀尖上跳舞”。身为储君,如果表现不佳,就会被视...
原创 常...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过去喊着反日口号的韩国总统,上台没多久就跑去日本“握手言和”,还飞到美国跟特朗普“...
黄河清风·丝路人物史话|权德舆...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县)人,唐朝宰相、文学家。略阳权氏是当地豪...
原创 日... 日本近期的一系列军事举动,越来越显得不寻常。防卫预算猛增16.5%,达到战后最高纪录,“加贺”号护卫...
原创 朱... 大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年仅二十岁的燕王朱棣正式就藩,前往北平镇守一方。两年后的洪武十五年...
原创 康... 清朝的盛世由一位少年天子开创,他便是康熙皇帝。康熙不仅是清王朝历史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统治者,也是将清...
原创 慈...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慈禧太后无疑是一个颇具争议且极为知名的人物。她不仅打破了古代封建王朝中“后宫不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