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博物馆有看头| 这幅画为何成为宋代名臣范仲淹的“标准照”
迪丽瓦拉
2025-10-01 22:32:34
0

近日,南京博物院新推出“如是观——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特展。本次展览精选院藏的70余件/套明清肖像画作品,通过对明清肖像画的功能分类,立体生动的展现这一时期肖像画的演变和艺术价值。展览中最受关注的当属一幅明代佚名《范仲淹画像卷》,它不仅是研究明清肖像画与宋代官制的重要实物遗存,更成为这位北宋名臣在今人心中的“标准照”。

明代佚名《范仲淹画像卷》纵29厘米、横25.5厘米。画面中,范仲淹头戴黑色貂蝉冠,冠前饰博山状金银额花,左侧插貂尾,三梁冠结构清晰可辨;身着绯罗朝服,双手执象牙笏板于胸前。专家认为,这些细节与《宋史·舆服志》“貂蝉冠,一名笼巾,织藤漆上,形正方……左插貂尾”的记载完全吻合,准确还原了宋代三公级官员的朝服制度。

画作左上角钤有“子子孙孙永远供奉”朱红篆书方印,表明其原为苏州范氏家族宗祠供奉之物。艺术史学者韩飞在《明代范仲淹画像考证》中通过冠服、配饰等多重考证,确认此画“服饰纹样及官制特征与宋代制度高度吻合”,为研究宋代文官服饰提供了直观图像资料。

引人注目的是,面部刻画中采用的西洋高光处理手法。范仲淹眼部以留白技法突出高光,展现出上朝奏对时的专注神态。这种技法在传统中国画中罕见,印证了晚明肖像画对西画技法的吸收与本土化改造。这种艺术创新与南京博物院藏《明人肖像册》的“超级写实主义”风格一脉相承,均体现了“略用淡墨勾出五官大意,全用粉彩渲染”的江南画派技法特征。

据考证,此画原为苏州范氏后裔旧藏,可能创作于明代中晚期,或为宋代原作的临摹本。1989年苏州市钱币研究会发行的“范仲淹诞辰纪念章”即以此画为蓝本,使其成为公众认知中的范仲淹标准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可/文

图片来源:南京博物院

校对 陶善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收... 《决胜千里之外》 张一湖 在广袤的新疆南路,除哈密以外,从辟展(即今鄯善)、吐鲁番开始,东至托克...
原创 刘... 赵云,三国时期名将之一,以其非凡的武艺和忠诚的品格闻名,与关羽、张飞并列为蜀汉的三大猛将之一。然而,...
明朝灭亡,老天也出了“一份力”... 00.引子 崇祯六年的冬天,冷得邪门。 华北大地早已不见半点绿意,连呼啸的北风都像是带着刀片,刮在...
原创 张... 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有一个南下还是北上的决定在红军干部中产生巨大的漩涡,此时处于中央领导地位的...
这面旗前,一名小学生默默地站了... 强晓玲 “23岁、26岁、24岁、24岁……” 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八九岁的儿子,一边用手翻动着...
【历史上的今天】8月29日 历... 8月29日 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的今天大事件 214年8月29日 东汉末年著名谋士庞统中箭身亡,...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图片...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月28日,由山西博物院、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
澳门持续出版抗战历史图书 新华社澳门8月30日电(记者刘刚、郭雨祺)由澳门文化公所出版、纪录片导演冯雪松所著的《方大曾:消失与...
原创 因... 太监,又称宦官,是中国古代宫廷内专门为皇帝及其家族服务的官员。到了清朝时期,太监已经成为宦官的特定称...
原创 家... 在重庆市的一处居所中,杨先生家中静静躺着一件穿越百年时空的历史瑰宝 —— 一枚中华民国三年的袁大头试...
一部河套争夺史,半部中华边疆史... 以地理之钥,观文明之光!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球局开讲!今天我们继续沿着黄河东进,来讲讲对中华文明影...
紫禁城里的慈宁宫,除了孝庄可以... 现代人对历史的认知很多时候都是来自影视剧,尤其是一些宫斗的古装剧深受大众欢迎,不过这些剧都是仅供娱乐...
原创 河... 这个河南大哥叫拖鞋哥,本名不太清楚,但大家这么喊他,因为他总穿双便宜拖鞋在非洲到处跑。来自河南周口农...
原创 韩... 韩信向刘邦索要齐王之位,其实并非因为他不懂政治,而是他理解的政治思维还停留在春秋战国时期。在韩信的潜...
用微短剧赋能江西红色文化破圈传... 中国传媒大学 李佳霏 江西是一片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红土地,有着“四大摇篮”的美誉。在革命战...
陈济棠的真相(7—3) ——陈济棠早年从军时间细考(3) ⑫ 8)成晃(成桄)任钦廉道尹,林虎任高雷镇守使,(驻海康),陈任...
河北新增2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 (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第四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公...
南梁红色记忆丨倒水湾整编 开栏语 历史长河奔涌向前,岁月的尘埃掩不住璀璨光芒。南梁,这片浸染着革命先烈热血的红色沃土,铭刻着中...
电影《南京照相馆》在德国慕尼黑... 28日,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为历史背景的中国电影《南京照相馆》在德国慕尼黑举行首映式。中德两国政商界...
150余万字档案传承宋庆龄精神 昨天,上海宋庆龄研究会联合中国福利会、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于上海展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