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今:“采药”和“采药昆陯”
迪丽瓦拉
2025-10-02 00:03:09
0

青海新发现秦刻石遗迹中有“采药昆陯”文字,有质疑者提出“采药”一语使用年代较晚,不见于先秦乃至西汉的文献。其实以《史记》《汉书》为例,除年代先后的差异外,作者的社会立场、文化态度和历史视角均有各自的特性。对照这两部史学名著的不同用语,可以发现很多复杂的因素。《史记》据司马迁自己说,“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在当时是一部体量巨大的书。但是如果要求《史记》保留成书时代所有社会通行语汇,也是不切实际的。见于秦简与秦封泥的“采金”“采青”“采铜”以及“采珠”等词,均不见于《史记》。与此构词方式一致的“捕羽”,数见于里耶秦简,也未见于《史记》。这样的历史文化现象,应当是容易理解的。

正史所见“采药”文例,较早见《汉书·郊祀志上》载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春,“公孙卿言见神人东莱山,若云‘欲见天子’。天子于是幸缑氏城,拜卿为中大夫。遂至东莱,宿,留之数日,毋所见,见大人迹云。复遣方士求神人采药以千数”。同书《武帝纪》:“春,幸缑氏,遂至东莱。夏四月,还祠泰山。”《汉纪·孝武皇帝纪》元封二年条略同,均未言“求神人采药”事。汉武帝元封二年上距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101年。《汉书》大致成书可能在章帝建初中叶,在“五大夫翳”刻石之后约290年。

然《汉书·郊祀志下》再一次说到新垣平、公孙卿等相继劝汉帝信“仙人”说,入海“求神采药”“汉兴,新垣平、齐人少翁、公孙卿、栾大等,皆以仙人、黄冶、祭祠、事鬼使物、入海求神采药贵幸,赏赐累千金。”而“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见《史记·孝文本纪》,事在汉文帝十五年(前165)。此后,文帝“十七年”即后元元年(前161),新垣平诈令人“献玉杯”,“事觉,夷三族”。如果《郊祀志下》之说可信,则其“入海求神采药贵幸”距秦始皇三十七年不过四十五、六年。这样的时间差,似不足以否定秦刻石“采药”文字的可信度。

其实,已有学者注意到《汉书·郊祀志下》明确记述了秦始皇时代采药事:“秦始皇初并天下,甘心于神仙之道,遣徐福、韩终之属多赍童男童女入海求神采药,因逃不还,天下怨恨。”这是我们在这一主题的讨论中应当特别注意的。容易产生疑点的是“采药昆陯”。“入海求神采药”行为出于“燕齐海上之方士”的宣传。为什么司马相如《大人赋》所谓“西望昆仑”,即“西戎”所在“临羌西”地方(见《史记·夏本纪》司马贞《索隐》),也成为“采药”之地?

里耶秦简“琅邪献昆陯五杏药”,已经提示“昆陯”有可献之“药”。而“琅邪”与“昆陯”的关系,讨论颇多,或以为“昆陯”乃“昆隃”误释。这样的意见还有待于论证。顾颉刚曾论述昆仑神话系统与蓬莱神话系统的关系。他认为,昆仑神话系统发生于“西部高原地区”,“流传到东方以后,又跟广阔无垠的大海这一自然条件结合起来,在燕、吴、齐、越沿海地区形成了蓬莱神话系统”。有些文化迹象可以反映东方海洋与西部高原在神秘主义层次的早期文化关联。

胡文辉等学者提到西汉末年的谷永用了“采药”这个词。成帝末年颇好鬼神,谷永所上的政论中批评了所谓仙人“览观县圃,浮游蓬莱”诸说,将“县圃”与“蓬莱”对应。《汉书·郊祀志下》颜师古注引李奇曰:“昆仑九成,上有县圃,县圃之上即阊阖天门。”“县圃”,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代表“昆仑”的符号。而“羿请无死之药于西王母”故事(《续汉书·天文志上》刘昭注补引《灵宪》),也说明昆仑河源方向的仙药传说发生之久远。

《博物志·杂说下》载:“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查上,多赍粮,乘槎而去,果然得“到天河”。此传说后与《史记·大宛列传》张骞“穷河源”相联系,形成张骞浮槎寻河源见织女、牵牛神话。“海槎”“河源”情节,对应着昆仑神话系统与蓬莱神话系统的奇特关系。年代更为晚近的文学作品,如明人徐熥撰古乐府《飞龙篇》:“海上三神山,中为仙人居。金楼高崔嵬,玉堂结绮疏。朝乘飞龙去,翱翔登鼎湖。骋风周八极,飘飘凌紫虚。安期同遨游,八公相为徒。看日扶桑巅,采药昆仑区。桑田有变迁,人世多荣枯。安得乞灵药,蜕此凡浊躯。一朝生毛羽,白日升天衢。”也将“昆仑”与“海上”一西一东相距遥远的地理空间联系起来。诗句说到“采药”“乞灵药”,也有值得品味的意蕴。

作者:王子今,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原载:《文史哲》2025年第4期,封二

原题:“采药”和“采药昆陯”

青海新发现秦刻石遗迹中有“采药昆陯”文字,有质疑者提出“采药”一语使用年代较晚,不见于先秦乃至西汉的文献。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开国之初,定都南京...
原创 围... 荆州的主体区域如今即是位于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这个地方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于当时的刘备与孙权...
原创 从... 李靖:大唐封战神,灵霄曰天王 若论唐代名将谁堪称第一,这个问题本身就颇有争议。像苏定方、郭子仪、...
原创 为... 如果一定要追究东汉末年分裂为三国的根源,很多人会把矛头指向刘焉,认为他是“罪魁祸首”。但从历史的深层...
原创 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对于预言和占卜的看法往往充满怀疑。毕竟,预言学几乎和神学一样神秘,谁能真...
原创 张... 张飞是《三国演义》中极具传奇色彩的角色,被誉为“万人敌”,他是众多超一流猛将中的佼佼者。作为三国时期...
清朝时期的“扬州瘦马”是什么? 一个瘦马能卖1500两以上,是普通丫头的百倍,扬州瘦马是什么? 据说,在娱乐圈有这么个传闻,谓之神仙...
原创 为... 李世民和朱棣在历史的镜像里常被并列对照,他们的父亲分别是开国的君主李渊与朱元璋。两人都不是确立的正统...
天津旧书肆的“史书” 由曹式哲整理的雷梦辰先生文集《津门书肆记》(其中《津门书肆二记》是未完稿,整理者依资料卡片续补完整)...
原创 李... 在洺水之战之后,李世民的威望在唐朝朝廷中日益提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太子李建成的压倒性优势。这...
原创 关... 在董卓乱政的时期,关东的诸侯曾两度联合起兵讨伐董卓。第一次起义的发起人并非曹操,而是东郡太守桥瑁。根...
原创 赤...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赤壁之战”前后的谋略描写得跌宕起伏,不仅把这场“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刻画...
清帝退位诏书有什么历史作用? 宣统三年十二月,公元1912年2月,隆裕太后临朝称制,代6岁的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颁布《退位诏...
原创 秦... 秦始皇病逝后,历史留下了许多谜团,其中最引人深思的就是李斯为何在关键时刻选择支持胡亥,而不是自己的女...
原创 收... 《决胜千里之外》 张一湖 在广袤的新疆南路,除哈密以外,从辟展(即今鄯善)、吐鲁番开始,东至托克...
原创 刘... 赵云,三国时期名将之一,以其非凡的武艺和忠诚的品格闻名,与关羽、张飞并列为蜀汉的三大猛将之一。然而,...
明朝灭亡,老天也出了“一份力”... 00.引子 崇祯六年的冬天,冷得邪门。 华北大地早已不见半点绿意,连呼啸的北风都像是带着刀片,刮在...
原创 张... 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有一个南下还是北上的决定在红军干部中产生巨大的漩涡,此时处于中央领导地位的...
这面旗前,一名小学生默默地站了... 强晓玲 “23岁、26岁、24岁、24岁……” 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八九岁的儿子,一边用手翻动着...
【历史上的今天】8月29日 历... 8月29日 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的今天大事件 214年8月29日 东汉末年著名谋士庞统中箭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