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为何最终联手蒙古灭金,不知道唇亡齿寒吗?
迪丽瓦拉
2025-10-02 22:04:56
0

全文共3039字 | 阅读需7分钟

1118年,宋徽宗派使者从登州登上了前往辽东的船只与崛起的金人商讨结盟灭辽之事。然而,北宋军事上的孱弱,在对辽作战中暴露无遗,为后来的靖康之耻埋下了祸根。那么百余年后的南宋,面对北方邻居金国被蒙古打的节节败退的时候,为何还会做出联蒙灭金的选择呢?它难道不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海上之盟

辽天祚帝登基后第三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带着整合后的女真部落揭开了反辽大旗,并在随后的战争中摧枯拉朽的歼灭了大批辽军。

完颜阿骨打

辽国境内崛起了这样一股强劲的新兴势力,北宋自然是注意得到了。1118年宋徽宗就开始遣使接触金人,终于在1120年双方达成了“海上之盟”:宋金共同伐辽,金人把汉人旧地燕云十六州归还宋朝,宋朝则把每年给辽的岁币转送给金。

1122年4月,宋徽宗任命宦官童贯为河北河东宣抚使出兵伐辽。而此时的河北宋军百年未经战事,武备废弛,当初为了防御辽军骑兵而构建的水长城防御体系如今已变成干涸的河床。童贯也自觉不妙。果然五月底便被辽国末代名将耶律大石所败,损失惨重。

对金军屡战屡败的辽军,面对宋军却爆发出了超强的战斗力,面对这样的结果,宋徽宗不免惧怕,急忙下诏班师回朝。直到七月才又派刘延庆(南宋中兴四将刘光世的父亲)率领大军再次攻辽。

第二次的结果也不顺利,刘延庆有了前车之鉴,畏缩不前。即使有辽国降将郭药师冒死前去偷袭燕京,刘延庆甚至都不敢派人接应。郭药师在燕京城内拼死抵抗,最终只率领数百人狼狈逃出。而辽将更是断了宋军粮道,扬言集结起三倍于宋军的部队,以火光为号,要全歼宋军。

刘延庆见火光起,吓得战意全无,赶紧南逃,期间甚至发生了一次营啸。至白沟被辽军追上,被杀的大败,只得退守雄州。

如此孱弱的军队,自然是无法武力收取燕云十六州的,宋人只能祈求金人帮忙。再经过讨价还价之后,金人只同意在补交一百万岁币的情况下,交还宋朝燕京六州。即使宋朝使臣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也只得到了被金人洗劫过的燕京周边州县。

燕云十六州

伐辽之战前,金人对宋人还有些忌惮,可是伐辽之战扯掉了宋军最后一块遮羞布。几年后,金人就灭掉了这个无能的盟友。

蒙金战争

正如辽国曾经疯狂压制境内的女真人一样,金人在灭亡辽与北宋后,面对当时蒙古高原上一盘散沙的蒙古诸部,也进行了疯狂压迫。可是随着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曾经上演于金与辽的剧本便在金与蒙古重现。

新兴的蒙古部展现出强大的实力,而金国在经历了金章宗的“明昌之治”之后盛极而衰,国力开始下滑。1211年铁木真率领的蒙古铁骑先后在野狐岭之战、会河堡之战歼灭了数十万金军主力,金军势力大损。

1211年蒙金战争形势图

1213年,铁木真再次攻金,金国的北方防线千疮百孔,蒙古铁骑先是在怀来大败金军十余万主力,而后又围攻金中都(今北京),金国被迫求和。

在接连失败中,在1214年,金宣宗下令迁都,放弃了北方的广大地区,龟缩在中原腹地。而面对被蒙军打的节节败退的盟国西夏,昏庸的金宣宗无动于衷,甚至面对丢失北方的巨大损失,金宣宗甚至提出了“北失南取”的战略,先后在1217-1224年三次攻宋,企图掠夺南宋来弥补巨大的损失。在南宋的反击下,金宣宗的战略破产,承受不起两线失败的金国停止了南侵。

1224年1月,金哀宗完颜守绪即位,即位之初,着力修复与南宋、西夏的关系,重用完颜陈和尚、完颜合达等名将,构建以潼关、黄河一体的“关河防御体系”暂时抵御住了蒙军的进攻,蒙金战争进入了对峙状态。但是大厦将倾,独木难支。1232年,金国在三峰山之战遭遇惨败,金国最后的主力,十五万精锐被全歼。金国灭亡进入了倒计时。

1234年正月,迁都蔡州的金哀宗面对着宋蒙联军的进攻,急急忙忙的下诏禅让皇位给宗室将领完颜承麟。可是,金国怎么能以一州之地抵抗有备而来的宋蒙联军。正月十一日,宋蒙联军攻破蔡州,金国灭亡!

蒙古重骑兵

蒙金战争中的南宋

其实面对蒙金战争,南宋朝廷的态度也是经历了多次转变,并以灵活著称。对于崛起中的蒙古,南宋朝廷并不是一无所知。朝中大臣就分为了两派,其中一派认为应当以金国为北方屏障,抵御蒙古的进攻,毕竟当初靖康之耻的教训犹在眼前。乔行简就持这种观点,可是当金宣宗极其短视出兵攻宋之时,也就在这一阶段断绝了南宋给金国输血的打算。

这一阶段朝中另一派主张出兵伐金,一雪靖康耻的大臣便占了上风。南宋朝廷在1220年分别遣使去往成吉思汗处和中原蒙军统帅木华黎处,都受到了热情款待,这一时期宋蒙关系开始升温。

1224年,即位后的金哀宗便停止了对宋战争,加之衰弱的金国已经不需要蒙古进行压制了,随后宋蒙关系便开始降温。1227年,铁木真在攻打西夏的时候,派人向南宋四川制置司送了两块金牌以威慑南宋,同时派了一直蒙古铁骑进行武力炫耀。这支蒙军轻而易举地捣毁了南宋初年吴玠、吴磷兄弟构建的”三关五州“防御体系,后来这件事被成为“丁亥之变”。

铁木真

“丁亥之变”给南宋当头一击,新兴的强大异族对宋人进行了打击,熟悉的剧本再次浮现于宋人的脑海之中。宋蒙关系降至冰点,甚至南宋朝廷开始派人与金人接洽商谈在两淮战区共同防御蒙古的计划。

事情的第三次转机出现在三峰山之战的前后。蒙军被金人的“关河防御体系”弄得焦头烂额,蒙古诸将想起成吉思汗临终前说的“假宋伐金”的战略,意欲借道南宋四川绕开金国重点防御的潼关,由后方攻破金国的防御。

1231年,托雷由凤翔南下,在宋境大肆掠杀造成了“辛卯之变”后,又一路向东而去进入金国境内,即使南宋派出了名将孟珙也没能及时拦截蒙军。之后托雷在三峰山之战中全歼十五万金军。此时的金国如同风雨飘摇中的破船,对于南宋来说,已经失去了充当屏障的价值。

蒙古骑兵

金哀宗在蔡州落下脚后,一面派人一唇亡齿寒的道理游说南宋,一面密令金国将领武仙率领招募而来的十万乌合之众攻取南宋四川,经略巴蜀。而南宋名将孟珙的一番话则是给金国判了死刑。

孟珙判断到:“金国如今已经奄奄一息,不如联合蒙古将其攻灭。一方面是在灭金时尽量多收复失地,壮大自己,以期在未来的宋蒙战争中有更多的资本。另一方面在灭金战争中要展现更多的实力,使蒙古不敢轻视我们。”南宋朝廷采纳了孟珙的建议,派孟珙参与灭金战争。

此前孟珙已经剿灭了驻扎在宋金边境的武仙军团,在1233年十月,南宋朝廷派孟珙率军两万,粮草三十万石与蒙军会师。终于在1234年的正月,宋蒙联军攻克了金国的最后据点蔡州,宋人终于为靖康耻报仇。

宋朝的将与兵

如何评价联蒙灭金

如果评价北宋和海上之盟,笔者认为好大喜功、利令智昏是最恰当不过的。宋徽宗并没意识到金人的可怕与贪婪。在伐辽战争中的拙劣表现被金人看在眼底,金人对这个外强中干的帝国自然是垂涎三尺。

可是如果把南宋联蒙灭金放到时代的大背景下来看的话,可以充分看得出南宋朝廷对待蒙古的态度以及蒙金战争的态度还是相当谨慎的。

宋徽宗

汲取了靖康之耻的教训,南宋并没有在金国节节败退之时在背后来上致命一击。但也因为金宣宗的“取尝于宋”战略,并没有全力的支持金国抗蒙。对待蒙古也一样,时常在礼遇和冷落之间徘徊。可以说这是一种迫于自身实力不济的无奈,可又是当时的最优解。

当金哀宗停止攻宋,而蒙古人也对南宋展现出了咄咄逼人的态度时,南宋便开始认真考虑与金国的协同作战。如果在1231年孟珙成功拦截到借道宋境的托雷大军,且不说能不能歼灭,即使让托雷部实力受损,那么三峰山之战的结果可能便是不同的。

蒙古骑兵

但是等到三峰山之战之后,金国最后的精锐全军覆灭,灭亡进入了倒计时。鉴于蒙古人的强大实力,南宋也不得不考虑充实自己的实力了。于是同意了孟珙的策略,同蒙古人联合灭金。

在灭金之战中,南宋也收复了两淮等地区,算是为即将到来的宋蒙战争创造了战略纵深,南宋也是灭金战争中的受益者。这种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是对于军力不强的南宋的最优解,在尽可能消耗两大强敌的同时默默壮大自己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英雄时代,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年代虽然仅持续了百余年,却孕育了无数令...
原创 原...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宗族势力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一条条暗流,在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
原创 三... 陈到:蜀汉的无名英雄与白毦军统帅 陈到,字叔至,豫州汝南人,是三国时期蜀汉阵营中一位低调却功勋卓...
原创 一... 《一诺千金的季布:从项羽猛将到汉朝重臣的传奇人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诺千金\"这个成语可谓家...
原创 2...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战神霍去病的传奇人生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气壮山河的豪言...
原创 三... 诸葛亮的历史定位与军事才能再探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绝非仅是一位普通谋士,而是一位集政治家、军事统...
原创 张... 三国风云:刘备的生死逃亡与长坂坡之战 在三国纷争的早期岁月里,刘备的运势可谓坎坷多舛。这位汉室宗亲...
刘备重用法正超诸葛亮?英年早逝... 《蜀汉第一谋士法正:被历史低估的超级智囊》 前言 在三国历史长卷中,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故事...
这块近2米长的木板,浙江首次展... 近日 浙江省档案馆推出 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
原创 1... 你有没有想过,一条比北京二环还短的通道,竟能让美国、俄罗斯、伊朗、土耳其、阿塞拜疆全都心神不宁?别看...
原创 岭... 朱元璋在制定北伐方略时,采取了一个绕远而稳妥的策略:先攻取山东,再进入河南,同时派兵进驻潼关。虽然在...
原创 不... 项羽分封制的历史背景与深层考量 秦末乱世与项羽崛起 在秦朝末年风起云涌的起义浪潮中,项羽凭借其卓越...
原创 偷...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猛将层出不穷,吕布、关羽、赵云、马超这些名字几乎人人皆知,他们不仅战力惊人,还留...
(抗战胜利80周年)中新时评:... 中新社北京9月2日电 题:弘扬正确二战史观 捍卫和平正义 中新社记者 张蔚然 80年前的今天,日本正...
原创 朱... 明宣宗朱瞻基,被认为是明朝历史上少见的贤明君主之一。在明朝两百七十余年的历史长河中,他的名字常常与“...
“日本八路”之子:日本扮成战争... 抗日战争期间的日本籍八路军老战士小林清之子小林阳吉今年受邀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原创 《... 【热血初心难敌温柔乡:抗联兄弟的信仰拉锯战】 (倒叙开场) 松林镇酒馆的灯火将云虎的身影拉得悠长,大...
原创 决... 努尔哈赤是清朝的奠基人之一,自幼身处草原的风沙与贫苦之中,靠着顽强的毅力和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一步步...
北宋在这几个人的合力推动下灭亡... 看到这个标题,大家心里第一个疑问一定是:这些人究竟是谁?那就按照他们登场的顺序,一一拉出来见见吧。 ...
原创 溥... 溥仪,清朝最后的皇帝,在光绪病重之际,慈禧太后决定由摄政王载沣的长子来继承大统。光绪驾崩后,年幼的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