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楚国留下一千古难题,直到北宋时期,一位官员用一则公告解决
迪丽瓦拉
2024-11-17 18:18:12
0

原标题:春秋楚国留下一千古难题,直到北宋时期,一位官员用一则公告解决

芍陂和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修建的。

修建芍陂虽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却还有一个难题没有解决。

这个难题持续了一千多年,一直到宋朝,被宋朝官员李若谷用一则公告解决,究竟是什么样的难题?他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千年难题终解决

在如今高达发达的社会,我们依旧能够看到很多人在河边种植农作物,这一现象很难避免,大部分老百姓都觉得这免费的土地,不使用也是浪费了,倒不如种些农作物。

在民风还不如今天的古代,这种现象则更是要多,芍陂周围的很多百姓在河道里种农作物,把这块地方占为私有。

在雨水充沛的季节,他们为了不淹死农作物,就在河堤上偷偷挖口子放水,久而久之,芍陂就经常会决堤。

这芍陂是由春秋楚国令尹孙叔敖所修建,孙叔敖是一位治水名臣,他就是凭借自己高超的治水技术,才得到楚庄王的赏识,做上了楚国的令尹,也就是相当于楚国的丞相。

在孙叔敖修建芍陂的时候,估计也没有想到会有百姓挖堤口,毕竟芍陂是有利于民生的基础事业,百姓都十分感恩孙叔敖,又怎么会主动去挖堤口。

后来由于时间的推移,百姓们发现可以在河道上种农作物,而且这片土地上的农作物还长得十分的肥沃。

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一户两户人家再种,后来就变成很多户人家再种,由于人数越来越多,对芍陂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芍陂的千古难题也由此而产生,历朝历代都屡禁不止,甚至到了要调动军队来维修堤口的程度,但是到宋朝的时候就被李若谷一则公告解决了这千古难题。

李若谷是北宋时期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官员,为官十分清正廉明,受到百姓的称赞。

只要是李若谷做过官的地方,基本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百姓解决民生困难。

李若谷担任寿州知州的时候,发现有百姓偷偷挖开芍陂的堤口,这让他觉得十分的不可思议,百姓怎么会毁坏他们赖以生存的芍陂,这不等于自掘坟墓吗?

后来李若谷亲自到芍陂视察时才发现,原来百姓们在河道上种了农作物,这一刻李若谷也终于理解了老百姓的心理,他们是害怕自己的农作物被淹死,就偷偷挖开堤口。

虽然说百姓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种行为短期来看,可能对他们有好处,但是长此以往则会导致水灾、旱灾的发生。

此前也有很多官员给当地的百姓讲过这些道理,当时百姓们也觉得有道理,但是时间一久他们还是继续偷偷挖开堤口。

普通的百姓没读过什么书,哪里有这么长久的眼光,他们只知道眼前的事情,李若谷一直和底层老百姓打交道,更加知道怎样才能更好的约束他们。

李若谷出了一则公告,上面写着芍陂再次决堤,就让附近的百姓去修复堤口。

之前芍陂每次决堤的时候,都是由朝廷派士兵去修建堤口,虽然这样修复起来很快,但是对于那些霸占河道的百姓来说,则是十分不痛不痒的。

等修复好堤口之后,那些百姓继续再上面种植农作物,就这样周而复始,一直恶性循环了一千多年,中间朝代更迭,可是对于百姓来说没有什么变化。

李若谷这一则公告发布,让那些霸占河道的百姓一下子不知所措,他们如果再私自挖掘河堤,那么下次就得自己去修建,自己挖了,然后再自己去修建,恐怕傻子也不会这样做。

李若谷看百姓不再偷偷挖河堤后,就把那些霸占河道的农民驱逐了出去,让他们受到一定的惩罚,这样才能以儆效尤。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之后,芍陂的河堤再也没有被人偷偷挖开过,不得不说,李若谷十分了解底层百姓的心理。

他知道和这些百姓讲什么长期的利益,他们根本不会放在心上,只有切实的关乎到自己的利益,才能触动他们的内心。

本来每次决堤后,都是军队来修,这下改成他们自己修,这些人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蠢笨到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其实能想到这种办法并不难,关键是要了解这些人的心理,李若谷是一位真心为百姓做事情的父母官,他自然能够了解普通百姓的需求和畏惧的地方。

不仅仅体现在芍陂河堤这一件事情,还有很多小故事也说明了李若谷是一位为国为民的父母官。

一心为百姓

李若谷在担任宜兴县令的时候,就为百姓们做了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当时宜兴的茶农每年都要交上等的茶叶给官府,如果有不符合要求的茶叶也不会退回给他们。

这个意思就是上等的茶叶送外京城,普通的茶叶则被官府的人占为己有,那些可怜的茶农虽然不满官府的做法,但也是敢怒而不敢言,毕竟民不与官斗,这是祖祖辈辈得出的真理。

等到李若谷上任之后,立马改了这一惯例,他把那些不符合要求的茶叶,全部都退回给茶农,允许他们重修卖这些茶叶。

虽然这些茶叶可能有一些小问题,但民间大部分的人都可以接受,毕竟上等茶叶的价格,是很多普通百姓所无法承受的。

这一政策使茶农的收入增加了很多,这些茶叶本来都不会退给他们,如果还可以自由买卖这部分茶叶,这无疑是一笔额外的收入。

李若谷为普通百姓做的事情并不止这些,他在上任的途中看到吃不饱饭的百姓,会把他们安置到寺庙中吃饭。

在他的管辖范围内,如果有年轻男女,因为没有钱结婚,他甚至会拿出自己的俸禄帮助他们成亲,有这样的父母官,也真的是当地百姓的福气。

也因为李若谷一心为百姓,他也很快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提拔,最后官至太子少傅,后来他因为耳背听不清言语,自请告老还乡。

皇帝本来是不想让他告老还乡的,无奈李若谷一直坚持,只能同意。

能够解决困扰朝廷一千多年的难题,并不是李若谷多么的聪慧,而是他十分了解普通百姓的心理,也正是因为他把百姓放到心中,才能流芳千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刘备共杀过5位手下:诸葛亮逼着... 原标题:刘备共杀过5位手下:诸葛亮逼着他杀两位,张飞替关羽出气杀一位 一、跟曹...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他忽然想起来... 原标题: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他忽然想起来自己和曹寡妇还有一个儿子,他就去沛县找人 ...
刘邦承诺:见天不杀,见地不杀,... 原标题:刘邦承诺: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吕后杀韩信是抗旨吗? 汉初,张...
公元前389年,战国阴晋之战,... 原标题:公元前389年,战国阴晋之战,以少胜多成就大国崛起 阴晋之战是中国战国...
为何赵云死了诸葛亮没哭,而这个... 原标题:为何赵云死了诸葛亮没哭,而这个将领死后,诸葛亮直接吐血昏厥? 为何赵云...
关羽墓现世后,坟墓中有2名陪葬... 原标题:关羽墓现世后,坟墓中有2名陪葬女子,身份揭晓后让人感慨 1966年在当...
春秋战国五次人才流动:每次都产... 原标题:春秋战国五次人才流动:每次都产生霸主,最后一次灭六国 任何一个时代,综...
著名的外交政策“连横”其实并非... 原标题:著名的外交政策“连横”其实并非张仪首创 张仪在历史上可是鼎鼎大名的一号...
为什么秦国能统一六国?这3件东... 原标题:为什么秦国能统一六国?这3件东西,那个年代就不该存在 中华民族具有几千...
战国末期,齐国拥兵40余万,为... 原标题:战国末期,齐国拥兵40余万,为何秦国攻来齐国却不战而降? 公元前221...
嬴政为何能统一六国?学者:有几... 原标题:嬴政为何能统一六国?学者:有几样东西当年不该出现,尤其是武器 “秦王扫...
春秋头七十年的先行者:郑氏一家... 原标题:春秋头七十年的先行者:郑氏一家首创的权谋之术,远超后世诸霸 春秋开始的...
区区赵国就能把匈奴“打趴下”,... 原标题:区区赵国就能把匈奴“打趴下”,为何匈奴却消耗了汉朝100多年? 匈奴是...
春秋时期名相管仲,是个怎样的人... 原标题:春秋时期名相管仲,是个怎样的人?他身上又有哪些历史故事? 平生勋业载成...
假如秦始皇传位于扶苏,是否能够... 原标题:假如秦始皇传位于扶苏,是否能够挽救秦国?司马迁:只有一种结局 前期认为...
曹操为何杀孔融?《魏氏春秋》揭... 原标题:曹操为何杀孔融?《魏氏春秋》揭开真相,难怪没有人敢替孔融鸣冤 一、曹操...
春秋楚国留下一千古难题,直到北... 原标题:春秋楚国留下一千古难题,直到北宋时期,一位官员用一则公告解决 芍陂和都...
战国时人们国家概念很模糊,为什... 原标题:战国时人们国家概念很模糊,为什么屈原的爱国之情如此强烈? 端午佳节念屈...
楚国有甲兵百万,为何还是被秦国... 原标题:楚国有甲兵百万,为何还是被秦国打败了?只因错杀一人,名字耳熟 望门投止...
春秋战国石门之战,魏军被秦军斩... 原标题:春秋战国石门之战,魏军被秦军斩首六万多,魏武卒去了哪里 春秋战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