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楚国留下一千古难题,直到北宋时期,一位官员用一则公告解决
迪丽瓦拉
2024-11-17 18:18:12
0

原标题:春秋楚国留下一千古难题,直到北宋时期,一位官员用一则公告解决

芍陂和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是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修建的。

修建芍陂虽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却还有一个难题没有解决。

这个难题持续了一千多年,一直到宋朝,被宋朝官员李若谷用一则公告解决,究竟是什么样的难题?他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千年难题终解决

在如今高达发达的社会,我们依旧能够看到很多人在河边种植农作物,这一现象很难避免,大部分老百姓都觉得这免费的土地,不使用也是浪费了,倒不如种些农作物。

在民风还不如今天的古代,这种现象则更是要多,芍陂周围的很多百姓在河道里种农作物,把这块地方占为私有。

在雨水充沛的季节,他们为了不淹死农作物,就在河堤上偷偷挖口子放水,久而久之,芍陂就经常会决堤。

这芍陂是由春秋楚国令尹孙叔敖所修建,孙叔敖是一位治水名臣,他就是凭借自己高超的治水技术,才得到楚庄王的赏识,做上了楚国的令尹,也就是相当于楚国的丞相。

在孙叔敖修建芍陂的时候,估计也没有想到会有百姓挖堤口,毕竟芍陂是有利于民生的基础事业,百姓都十分感恩孙叔敖,又怎么会主动去挖堤口。

后来由于时间的推移,百姓们发现可以在河道上种农作物,而且这片土地上的农作物还长得十分的肥沃。

刚开始的时候只是一户两户人家再种,后来就变成很多户人家再种,由于人数越来越多,对芍陂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芍陂的千古难题也由此而产生,历朝历代都屡禁不止,甚至到了要调动军队来维修堤口的程度,但是到宋朝的时候就被李若谷一则公告解决了这千古难题。

李若谷是北宋时期一位比较有作为的官员,为官十分清正廉明,受到百姓的称赞。

只要是李若谷做过官的地方,基本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为百姓解决民生困难。

李若谷担任寿州知州的时候,发现有百姓偷偷挖开芍陂的堤口,这让他觉得十分的不可思议,百姓怎么会毁坏他们赖以生存的芍陂,这不等于自掘坟墓吗?

后来李若谷亲自到芍陂视察时才发现,原来百姓们在河道上种了农作物,这一刻李若谷也终于理解了老百姓的心理,他们是害怕自己的农作物被淹死,就偷偷挖开堤口。

虽然说百姓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种行为短期来看,可能对他们有好处,但是长此以往则会导致水灾、旱灾的发生。

此前也有很多官员给当地的百姓讲过这些道理,当时百姓们也觉得有道理,但是时间一久他们还是继续偷偷挖开堤口。

普通的百姓没读过什么书,哪里有这么长久的眼光,他们只知道眼前的事情,李若谷一直和底层老百姓打交道,更加知道怎样才能更好的约束他们。

李若谷出了一则公告,上面写着芍陂再次决堤,就让附近的百姓去修复堤口。

之前芍陂每次决堤的时候,都是由朝廷派士兵去修建堤口,虽然这样修复起来很快,但是对于那些霸占河道的百姓来说,则是十分不痛不痒的。

等修复好堤口之后,那些百姓继续再上面种植农作物,就这样周而复始,一直恶性循环了一千多年,中间朝代更迭,可是对于百姓来说没有什么变化。

李若谷这一则公告发布,让那些霸占河道的百姓一下子不知所措,他们如果再私自挖掘河堤,那么下次就得自己去修建,自己挖了,然后再自己去修建,恐怕傻子也不会这样做。

李若谷看百姓不再偷偷挖河堤后,就把那些霸占河道的农民驱逐了出去,让他们受到一定的惩罚,这样才能以儆效尤。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之后,芍陂的河堤再也没有被人偷偷挖开过,不得不说,李若谷十分了解底层百姓的心理。

他知道和这些百姓讲什么长期的利益,他们根本不会放在心上,只有切实的关乎到自己的利益,才能触动他们的内心。

本来每次决堤后,都是军队来修,这下改成他们自己修,这些人无论如何也不至于蠢笨到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其实能想到这种办法并不难,关键是要了解这些人的心理,李若谷是一位真心为百姓做事情的父母官,他自然能够了解普通百姓的需求和畏惧的地方。

不仅仅体现在芍陂河堤这一件事情,还有很多小故事也说明了李若谷是一位为国为民的父母官。

一心为百姓

李若谷在担任宜兴县令的时候,就为百姓们做了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当时宜兴的茶农每年都要交上等的茶叶给官府,如果有不符合要求的茶叶也不会退回给他们。

这个意思就是上等的茶叶送外京城,普通的茶叶则被官府的人占为己有,那些可怜的茶农虽然不满官府的做法,但也是敢怒而不敢言,毕竟民不与官斗,这是祖祖辈辈得出的真理。

等到李若谷上任之后,立马改了这一惯例,他把那些不符合要求的茶叶,全部都退回给茶农,允许他们重修卖这些茶叶。

虽然这些茶叶可能有一些小问题,但民间大部分的人都可以接受,毕竟上等茶叶的价格,是很多普通百姓所无法承受的。

这一政策使茶农的收入增加了很多,这些茶叶本来都不会退给他们,如果还可以自由买卖这部分茶叶,这无疑是一笔额外的收入。

李若谷为普通百姓做的事情并不止这些,他在上任的途中看到吃不饱饭的百姓,会把他们安置到寺庙中吃饭。

在他的管辖范围内,如果有年轻男女,因为没有钱结婚,他甚至会拿出自己的俸禄帮助他们成亲,有这样的父母官,也真的是当地百姓的福气。

也因为李若谷一心为百姓,他也很快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提拔,最后官至太子少傅,后来他因为耳背听不清言语,自请告老还乡。

皇帝本来是不想让他告老还乡的,无奈李若谷一直坚持,只能同意。

能够解决困扰朝廷一千多年的难题,并不是李若谷多么的聪慧,而是他十分了解普通百姓的心理,也正是因为他把百姓放到心中,才能流芳千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姜... 公元前1084年,姜子牙受妲己陷害,带着老婆逃到了渭水河畔,然而,刚死里逃生,却遭老婆休夫。 70岁...
原创 他... 能力不亚于商鞅,对功名利禄的渴望,为出人头地,竟狠心杀妻子 提及战国时期的变法,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秦孝...
原创 此... 春秋战国时代,是旷世奇才辈出的时代,而很多大才都出自贫苦之家,也历经磨难。尤其是这位,曾被打断肋骨,...
原创 他... 提起清朝,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封建、腐败等贬义词,的确,清朝统治期间,是华夏最屈辱的一段历史,不管是闭...
原创 南... 在2010年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在对尧化门新尧新城地块进行考古勘测时,意外地发现此地下居然有一座古墓,...
原创 品... 品三国:君主孙权,没有这两位大臣的辅佐,他成不了一方霸主! 文|夜阑听卧风 品味三国,阅读人生,且看...
原创 李... 说起中国历代帝王,那么毫无疑问,李世民必然会被多次提到原因无他,因为他是历史上的第一位天可汗,同时也...
原创 英... 【历史】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放在国家层面,更是如此。在世界范围内,很多原本...
原创 当... 引言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是晚清著名的爱国革命家谭嗣同在日本侵占台湾的时候有感而发...
原创 张... 山东曲阜孔家大名鼎鼎,皆因他家出了一位“孔圣人”。再加上汉武帝朝的董仲舒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
原创 唐... 在中国一直就讲究血统,这种思想一直都在支配着古人的思想,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做华夷之辨,说的就是中原人一...
原创 有... 提起唐太宗李世民,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李世民一共有二十一个兄弟,皇室争夺战可谓异常激烈。而这最后的赢家...
原创 战... 秦国是当时最为有名的国家。秦国当时可以完成统一,从多个国家当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便在于这四位功臣。如果当...
原创 人... 从世界历史来看,很多时候,世界的变化和发展,那是万变不离其宗,而且甚至殊途同归,从一个终点走向原先的...
原创 被... 《大秦赋》还没上线,就已被众多观众所期待。播出后,倘用剧中台词形容,那就是“彩!彩!彩!” 《大秦...
原创 刘... 陈赓打仗,十分灵活,并且敢于独断专行。在上党战役中,上级命令他率部去东、西峪堵击逃敌,他却跑去了佛庙...
原创 为... 导语:为何说,战国七雄之一齐国是海王之国?海洋信仰和海上丝绸之路,入海求蓬莱,通舟楫之便,名副其实海...
原创 1... 现在社会中技不如人最多丢掉饭碗,但在历史中技不如人往往意味着丢掉性命,甚至是整个种族都会被入侵者灭绝...
原创 赵... 毛主席曾在诗句中曾提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几位君主都是在中国历史上赫赫...
原创 在... 易中天老师在讲曹操小时候的时候,曾经感叹过一句,但凡小时候老实听话的孩子,长大了大多没有出息,不得不...